浅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5160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摘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配合和改变,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体性责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改革创新 1 引言 对于 “ 人才培养模式 ” 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教育家都对其下过定义,总体说来,它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

2、四层涵义:(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配合和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

3、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4、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 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

5、的培养模式。 2.2 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 “ 社会需求导向 ” 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 “ 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 ” 。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 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

6、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 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 2.3 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

7、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 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 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即使是

8、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 ,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3 总结 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 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参考文献: 周应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J.中国高等教育,2014( 8): 31-33. 张命华 .职业教育 “ 订单式 ” 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中国教育学刊,2014( 7): 43-44. 刘献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2): 10-13. 陈友华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J.文教资料, 2014( 16):118-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