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典型模式分析与借鉴 【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一直是世界难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将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归纳为三种模式:产业延伸型转型模式、产业更替型转型模式、复合型转型模式,并给出了这三种转型模式的具体经验借鉴。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工业化初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加上对资源的长期无序开采利用以及政策的不完善,同时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
2、有限性,致使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在因矿而兴的同时不可避免走向矿竭城衰,走进开发、成长、繁荣、衰退的死循环中。要走出这个死循环,就必须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世界难题。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外典型模式分析 国外发达国 家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上的做法主要有三种模式:美加澳的市场经济主导模式、日本的政府行政措施主导模式和欧盟的政府经济措施主导模式。 1、市场经济主导推动转型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都是资源富足国家,无论资源的种类、储量,还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美、加、澳三国的资源开采与加工企业绝大部分是私企,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很少直接干预企业的生
3、产经营。因此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上,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何时进入、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 2、政府行政措施主导 推动转型模式。日本由于矿产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所以对资源型城市极为重视。 1961 年至 1991 年,日本政府先后九次制定产煤地域振兴政策,通过采取分阶段逐步减少国内煤炭产量,在产煤地域实行人员安置、复垦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吸引外来投资的产业援助和扶持措施,寻求煤炭产区经济结构多元化,实现产煤地域的振兴。 3、政府经济措施主导推动转型模式。法国洛林地区和德国鲁尔地区是欧洲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这类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主要以政府经济措施为主来推动经济转型。法
4、国洛林主要通过政府积极组织引 导,提供资金援助,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来推动转型。同时政府通过建立企业创业园,免费提供培训等措施,支持下岗工人创业、 再就业。德国鲁尔区的做法为:政府成立委员会,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完善社保体系,为失业工人提供了必要的社会保障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 4、启示。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主导转型模式还是市场主导转型模式,转型的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围绕资源型产业,使产业链后延和旁伸。比如以煤矿为主要产业,可发展以 煤为中心的炼焦、煤化工等下游产业,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
5、品附加值。另外也可以发展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延伸产业,如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等。另一类是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出发,利用资源型产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后,投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较好的新产业和替代产业。 (二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典型模式分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分布具有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地区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特征。在我国工业化的初期,为巩固国防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源型工业多沿资源产地布局,因此兴起的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地区 和中西部。本文选取焦作市和阜新市作为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来分析。 1、焦作模式 焦作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历史上煤炭资源的开发也为焦作市的发展做出
6、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996 年开始,焦作市经济发展速度变慢,表现为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升高,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 ;全市资源型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在面对产业层次低,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严重约束,第三产业比重低等一系列转型困难时,从 1999 年开始,焦作市以转变经济结构为重点,大力推动 转型。 首先,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强力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3 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 295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3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13.4%和 16.5%,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
7、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其次,通过做大做强优势潜力产业,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来推动工业转型由资源主导型向科技主导型转变。截止 2013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接近 1500亿元,形成孟州汽车零部件、焦作工业现代化 工等 4个主营业务收入超 100亿元和武陟装备制造、焦作经济技术装备制造等 8 个主营业务收入超 50 亿元的产业集群。 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焦作市转型成效明显,旅游业强势崛起,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变成国际旅游城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中国十大创新城市、跨国公司最
8、佳投资城市。 2、阜新模式 阜新,因煤而建,因煤而兴,被称为煤电之城。随着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海州露天矿走向衰亡,阜新也从兴起、繁荣走向衰退。至九五期间,阜新市 GDP 年均增 幅仅为 2.1%, 2000 年降至 0.2%,经济总量连续多年排在辽宁省最后一名。煤炭和电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 50%,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让阜新的经济在资源枯竭之后几乎停滞。 2001年 12月 28日,国务院正式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转型之初,由于煤炭产业之外的工业基础薄弱,阜新将解决燃眉之急的就业问题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统筹考虑,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虽然没有真正解决就业
9、和下岗安置问题,但却给阜新每年带来 4.5亿的利税,而且通过食品加工业的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1年的 1050元,涨到了 2008年的 5030元。其次,考虑通过发展工业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转型的主攻方向由农业产业化转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新型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阜新利用当地的巨大风能建立新能源基地,不仅带动了相关的设备制造业,还给地方财政带来了较大收入。此外,利用液压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人才基础,建成了国家级液压装备制造业基地。还借助内蒙古的煤由阜新转运的机会打造一个煤化工基地。 在转型的进程中,阜新借助各方力量同步改善民生,恢复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城市。转型以来,阜新累计实现实名
10、制就业 73.4 万 人次,实施了辽宁省面积最大的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以青山碧水蓝天工程为抓手,阜新的森林覆盖率达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2%,成为全国唯一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试点市。 从 2001年开始转型至今,阜新已取得了丰硕的转型成果:工业形成多元化格局,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与能源工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形成多点支撑 ;第三产业壮大,现代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创意文化等服务业渐成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24632 ,实现了速度、效益和质量同步增长。 3、启示 通过分析上述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转型时机的选
11、择上,在资源开采的成熟期就应进行主动转型。在资源开采的成熟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以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资源性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培育新的产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从而逐步改变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单一结构,向综合性城市发展。 第二、在转型道路的选择上,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转型道路。借鉴焦作市的转型经验,走资源型城市循序渐转的模式。在具体实施上,科学地制定多元化产业转型战略 ,必要时控制主导资源产业的发展,逐步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在产业规划上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培育一批能带动地方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资源产业向非
12、资源产业的转型。 第三、在具体的转型途径上,应当将大转型和小转型有机结合。首先应有效实施小转型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接续产业。其次,要提前筹划,积极实施大转型发展替代产业。 第四、在转型的方向和主次顺序上,要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行发展的主次顺序。借鉴阜新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一开始放弃工业,主攻现代农 业方向的思路不仅没有解决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带动经济增长不明显,无法使整个经济走出困境。 (三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借鉴 通过前面的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可以将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 1、产业延伸型转型模式。在现有资源型主导产业
13、的基础上,发展下游的深加工产业,建立资源加工产业群,增加资源的附加价值,即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这种转型模式主要适合于那些资源储量及开发成本尚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技术条件差、产业 附加值低,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单一资源型城市。 2、产业更替型转型模式。资源型城市通过扶植原有非主导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或者寻找新兴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 从而实现产业更替转型。这是一种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因为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并建立起新的产业体系。这种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原有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和资源已濒临枯竭的资源型城市。 3、复合型转型模式。复合型转型模式是产业更替与产业延伸相结
14、合的二元复合转型模式。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资源型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延伸产业链, 形成资源型深加工产业群 ;另 一方面要开发新的替代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对资源开采的依赖性很强,但同时具有其他产业优势,产业多样化发展趋势较明显的资源型城市。 参考文献: 尹牧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 2012:11-12 裴小革 .经济转型理论比较: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 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 (3) 于光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45-47. 赵亚博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探讨 以河 南省焦作市为例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6) 王涛,邱国栋 .创新驱动战略的双向驱动效用研究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