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通常情况下,通货通胀由经济过热引起,治理措施重点放在紧缩信贷、减缓经济增速方面。而我国货币发行量已经有所节制,经济增长幅度也在缩小,通胀却在攀升, 2008 年 5 月 12 日,国家统计局发表 4 月 CPI 指数上涨 8.5,比 3月的 8.3,环比增长 0.1。此次我国发生的 CPI指数上升与以往通胀不同,显然我们还有疏漏。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涨价中有合理因素,如农产品涨价;二是进口型通胀。三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导致原来的价格体系转化,新的与世界密切联系的价格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产生的价格波动、拉升 ,连带滋生出泡沫。在分析
2、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应对性策略。 关键词: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应对策略一、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 对农产品、食品涨价因素分析 (1)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合理性因素。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价格必然存在上涨动力。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涨价实际上存在合理性因素,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依靠科技和管理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不大,提升速度也慢。经过一段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和服务业的差距就会显现。而农业又是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为 了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工业、服务业部门只能 “ 让渡收入 ” ,将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农业部门,实现结构均衡的发展。进而这种收
3、入转移通常是通过两条途径传导:一是涨价,二是财政补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正是收入转移机制自然地发生作用的结果,存在合理性、正当性,国家统计局 5 月 12 日公布 4 月份我国 CPI 指数,城市上涨 8.1,农村上涨 9.3,以及食品涨价 22.1,非食品涨价 1.8再次证明这一轮物价上涨,农村是主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是主流,如果扣除 “ 三农 ” 因素,我国物价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状态。 2008 年 4 月 30 日世华财讯报道,我国农业部 2008 年 4 月调查,了解到农户普遍反映当前物价水平与 2007 年初比鸡苗、饲料、煤炭
4、和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养鸡户方东明反映,大肉食鸡苗价格由 2007 年 3 月份的 4.05元上涨为 2008 年同期的 5.15 元,饲料由原先的 90 元袋上涨为 116 元袋,人工费由原先的 30元天人上涨为 40元,煤炭由 550元吨上涨为650元吨。一只鸡的生产成本比上年度增加了 5.67元,增幅为 29.73。但是鸡的销售收入由 20.37元上涨为 2008年的 25.75元,只上涨 26.41。养鸡农民的纯利润比 2007 年反而减少 0.29 元。方东明称,尽管 2007 年以来鸡肉价格上涨很大,但是养鸡的利润在下降。 显然,如果对此采取 “ 强迫措施 ” 压低农产品价格,等
5、于让农民以低于成本价格生产农产品,这会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可能造成农产品进一步短缺,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何况,这几年我国政府一直实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类似手段可能对此形成相互抵消的矛盾。 (2)人工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上涨存在合理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劳动力因素。但是从2004 年起我国珠江三角地区企业招工开始遇到困难,不久扩大到长三角等地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如果按照男性 15-64 岁而女性为15-59 岁的标准来衡量劳动年龄人口的话,到 2010 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开始下降,或者说增量为负值。而实际上从 2007 年开始我国
6、新增劳动力数量已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民工荒现象就是对这一事实的真实反映。其结果导致农民工收入增加。根据中国社科院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系统调查,2003-2005 年,农户家庭经营雇工平均工资由 560 元月提高到 658 元月,增长了 17.5。同样 2005 年以来我国水、电、煤及用于环保的费用都在大幅上涨,都增加了企业成本、费用,由此引发的涨价也带有合理性。 (3)采取简单、粗放的方式,试图以行政干预和增加供给的方法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缺乏可操作性。实际上农产品养殖、加工、流通各环节的企业、个体经营单位相互竞争都非常激烈,没有暴利,涨价是其无奈的选择,而不是集体哄抬,对此不宜采取强行抑制政策。
7、 相比之下以增加补贴的方式增加供给,达到降价目的也许更加合理一些。2 对进口型通胀的分析 2002 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超常增长, 进口规模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约三成,而初级产品进口规模增加更快,随着初级品进口价格飞涨引发通胀影响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从 2002 2003年间我国外贸进口原油,矿石等初级品价格开始上涨,例如原油价格 2003 年比上年涨价 18.0,铁矿石涨价32.3,铜矿砂涨价 23.4。 2004 2005 年涨价势头扩大到进口的农林牧渔产品。这期间我国进口产品大幅涨价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涨价因素传导至国内产业链上游、中游,基本上就会被我国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消化
8、掉,进口涨价对国内经济影响基本上停留在生产资 料阶段,消费物价虽一度上升在 3 5之间,对经济影响基本处于温和状态。然而随着国内企业降低成本潜力逐渐用尽,进口涨价开始渗透到产业末端,至家庭消费领域。2007 年 5 月我国 CPI 指数开始关联性上扬,越过警戒线,达到 3.4, 9 月以美元贬值为背景农林渔业、采矿业、制造业进口分别涨价 20.2、 16.3和 4.9, CPI 指数也升至 6.2, 12 月上述三类产品分别涨价 20.8、42.5及 14.2,而 2008 年 1 月 CPI 也升到 7.1。具体到一些主要的进口产品,涨价情况更加严重。如 2008 年 1 3 月我国进口 玉
9、米同比涨价53.6,原油涨价 69.1。成品油涨价 40.5等,同期我国 CPI 指数也同步上扬。国际市场涨价与国内通胀之间已经形成某种关联性互动关系。按照我国进口贸易规模和涨价幅度相略估计, 2007年我国 CPI涨价 4.8中约有 50 -60因素,即其中有 2.4-3.3 个百分点是由进口拉开 (注:由于统计资料不系统,口径不一致,导致换算、推演出的结果粗略,但不影响基本结论 )。同样推算 2008 年 3 月 CPI 涨价 8.3,其中进口因素拉升了 50以上,可见进口产品涨价对国内物价影响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3 与世界经济接轨造成的涨价路径分析 我国经济不仅通过对外贸易而还通过
10、外资连接着国际市场。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作为其全球化配置资源的重要环节,而在中国经营已成为其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外资企业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渠道更广泛,更通畅,也更频繁。而开放型的中国经济价格体系也在开放、包容,向着国际化水准看齐。 据我国商务部统计, 2007 年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 32 万家,存量资产达到 2925.59亿美元,创造就业 2800万人, 2006年 外商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 投资比重 5.04,工业增加值占 28.3,缴纳各种税收占21.19。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范围广,涉及产业链达到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其频繁地调动内外资源和交流内外价
11、格信息,使用的资产和商品价值国际评估方法,必然对我国原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存量资产和商品价格体系造成重大冲击,旧的价格体系正在瓦解、崩溃,而新的体系尚在形成过程中,由此造成我国物价水平向国际水平看齐,必然大幅拉升。 (1)就房地产来看,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国际一流金融机构投资人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带动这些都市向着国际化方向 发展,同时也将这些大都市城市不动产价格大幅拉升,迅速向国际水平靠拢。1998 年我国开始实行住房改革,住宅建设走向商品化,价格走向市场化,与外商入驻拉动两者力量汇集成一体,带动我国不动产价格体系最早与国际接轨,在拉升我国高端房地产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供应过剩,
12、滋生了泡沫。 (2)受房地产业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不动产价格评估也大幅提高,企业营业外收入、营业外盈利大幅增加。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购地、占地优势更加明显,相应地利润增加也最多,资产价格走高进而带动我国股市2007 年滋生出泡沫。 (3)外资企 业对经营管理、人才、无形资产的评价与国内原有评价存在本质不同,影响十分巨大。我国人工成本价格体系中不仅农民工而且以外企白领、软件工程师、金融业白领及企业高管为 “ 领头羊 ” 的高级人才收入也有成倍增加,少数突出人才收入以数量级水平提高。有证券公司研究报告显示,上市公司 2006年、 2007年人工成本分别上涨 11.52和 19.43。我国人工成本价格
13、体系与国际接轨后,既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超高端,也有世界一流、中流乃至末流收入水平,形成世界罕见的大差距开放型价格体系。 不仅如此,过去以研发技术成果为代表,在 我国对无形资产普遍不予承认。随着国际评估方法引进和外资企业影响扩大,我国不仅承认了无形资产价值,而且其交易价格也在大幅上扬,在向国际水平看齐,形成了我国新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价格体系。 以上对我国企业不动产、无形资产和人才的价值评估也必然影响到产品价格的提高。这类因素引发涨价既包含有合理成份,也存在一定泡沫。二、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鉴于我国通胀属于长期性、全球性问題,根源在于资源和能源紧缺,供给面临长期性严重不足等问题,就
14、会醒悟到控制资源性、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甚至不惜实施价格管制、财政补 贴等措施不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价格洼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间接补贴出口,间接 “ 赞助 ” 初级品出口商,并且一旦超出财力,我国经济将可能陷入滞胀局面,重蹈美国覆辙,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应尽早从战略角度考量,重新审视当前国内外经济大局,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制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建议将核心目标确立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 9 10。 第二,将治理通胀置于重要位置,以确保核心目标为前提,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抑制通胀。 第三,逐渐有序地放宽包括对成品油、电价在内的价格 管制政策,让其随市场波动,与国际市场
15、价格体系接轨,由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主调节作用。 第四,增加末端、低端阶层收入水平,直接补贴涨价受害最多和较多阶层,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重新审视发展高能耗产业的政策,在确保产业安全前提下主动收缩如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钢铁等一些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适当利用国际分工体系,提倡以国际委托加工方式增加进口比重。 第六,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我国首先应从战略高度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支持技术研发和扶植产业发展的措施,尽快提高如水利、风能,太 阳能、潮汐能等发电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其次应积极发展核能发电,大幅提高核能发电比重,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一次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二次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火电的结构。 第七,大幅提高资源、能源开发税,出台燃油税,以税收形式抬高资源和能源价格,迫使人们节约使用。 第八,明确界定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着乱开采,浪费多,安全性差,所有权益得不到保证,财富严重流失等严重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产权不清晰。只有实现产权清晰,开采企业才能高效开采资源,国家和民众才能享受到应有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