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操控利润的现象近年来频频发生,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最近几年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手段,并且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提出盈余管理的监管手段。 下载 关键词: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 目前 Hedy 和 Wahlen对于盈余管理的界定是得到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可的,他们在 1999 年提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和确定经济业务时,有意图的运用职业判断改变财务数据,从而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现有经营状况的理解,或者影响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形成的契约关系。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2、 盈余管理本身存在成本,但是当盈余管理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盈余管理也就开始盛行,激励理论也之处只要存在需求就会产生动因,进而将会诱发相关的行为。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融资动机、监管动机、私利动机、避税动机等。 二、 A 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A 公司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建于 1958 年,是目前某省最大的综合性基础化工原料基地。 A 公司是 1998 年 6 月 15 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盈余管理迹象 通过对公司 2008-2016 年年报数据的分析,得到 2008-2016 年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5901、
3、 -1.2643、 0.0498、 -0.9108、 -1.2112、0.2029、 -1.0283、 -0.1779、 0.0256。由每股收益情况本文可以发现 A公司的每股收益呈现一定的规律,即每三年出现一次正值,而且正值的数都处于临界状态,而且该公司每年的营业利润都为负数,所以,本文有理由怀疑 A 公司存在财务数据处理上存在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方式 1.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通过对企业 2012-2016 年这 5 年的营业外收入的明细数据分析,本文发现每三年一次的大量政府补助成为帮助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由于 A公司是目前某省最大的综合性基础化工原料基地,而且是国有企业,所以政府
4、为了省份的 形象以及自身税收、就业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不希望企业下市,所以每次都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帮助企业,本文对比了每年企业营业利润以及政府补助收入和每年企业营业利润以及政府补助收入,从 2012 年到2016年,政府补助分别为 299.5万元、 3.26亿元、 1.06亿元、 1.06亿元、763.1 万元,可以发现基本每三年财政补助都能够将营业利润的亏损额弥补到接近于零或者超过一点,使得企业的利润总额可以被美化。 2.减值损失 通过计提减值时间的早晚来调整企业利润,本文认为公司有可能出现这项操作的时间是在 2012-2014 期间,通过数据可以发现, 2012 年的固定资产减值相比于 20
5、11年增加了 7倍多,但是本期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期初为 2,486, 363, 098.20 元,期末为 2, 504, 180, 022.20 元,相差并没有十分悬殊,虽然报表上解释为子公司的固定资产存在减值,但是依然持怀疑态度。有可能存在 12 年多计提减值,将 12 年的利润压低,为 13 年利润扭亏为盈做准备。而且 2014 年的减值出现了在建工程的大幅减值,刚好又是在13 年之后,让人怀疑其是否存在推迟计入减值的可能性。 三、盈余管理的控制 (一)强化证 监会监管 对中国公司的上市、退市、配股、增发、停牌等都是以财务盈余指标作为基础,所以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就会出现各种的盈余手
6、段来调控,从而达到证监会的要求,符合各项指标,但是这些指标真的反应了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吗?因此证监会需要从企业多个维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估,可以以打分的方式,不局限与财务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口碑等等,综合地对企业进行评估。同时需要加大对粉饰报表企业的惩戒力度,只有当违法成本远远超过企业可以承受的地步,非法粉饰报表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 (二)完善公司治理 ?Y 构 完善管理者的薪酬制度,更多的以股权的方式对管理者进行激励,不着眼于一年的财务数据,通过一段时间的整体业绩表现来对管理者进行评估,加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应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保证制度的完善与建立。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