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产出导向的非参数 DEA-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 2001-201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形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在趋缓,各区域之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 “ 马太效应 ” 特征;贸 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积累、
2、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空间集聚及外资持股比例等因素均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下载 关键词: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一、 引言 早期的文献主要采用索洛增长核算法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其本质上是将技术进步等同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亦即假设所有生产者的技术效率均是完全有效的,但是现实经济中并非所有生产者均处于有效率的生产状态。为了解决生产率测算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Farrel( 1957)提 出了技术效率和生产前沿面的概念,其认为只有部分生产者处于技术有效状态而大部分生产者处于技术无效状态,亦即只有部分生产者处于生产前沿面上
3、。目前,基于生产前沿面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已得到了学术界比较广泛的认可,其具体的测算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 DEA)的非参数Malmqusit 生产率指数,另一种是基于随机前沿分析( SFA)的参数化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鉴于 DEA 方法具有无需预设生产函数形式、不必确定指标之间权重并可提供效率改善建议等诸多优点,本文将采用DEA-Malmquist 生产率 指数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 TFP 进行测算并检验其相关影响因素。 二、 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1. 测算方法。 DEA-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是以距离函数来定义的,它用来描述不需要说明具体行为标准的多
4、个投入变量和多个产出变量的生产技术。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产出导向的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算 2001 年 2010 年中国省际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导向的 DEA-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可以数学形式表示为公式( 1),其中当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SE,公式右边 的第一项)大于 1 时,表明外资工业企业通过改变要素投入而提高了规模效率;当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PTE,公式右边的第二项)大于 1 时,表明外资工业企业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而改善了技术效率;当技术变化指数( TP,公式右边的第三项)大于 1 时,表明外资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在样本期间实现了积极
5、跨越;当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M0)大于 1 时,表明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实现了有效增长。 2. 数据选取及来源。本文所使用的外资工业企业投入和产出数据是2001年 2010年中国大陆除了海南和西藏之外其余 29个省份的数据。产出指标采用的是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 Y),本文根据各省份工业品出口价格指数将外资工业企业的历年工业增加值折算为以 2001 年为不变价计的工业增加值。投入指标包括劳动投入( L)和物质资本投入( K),其中劳动投入使用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进行衡量,本文以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作为代理变量;物质资本投入使用经过适
6、当处理之后的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进行衡量,参考朱钟棣和李小平( 2005)的计算方法,本文以 1990 年为基期并根据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各省份外 资工业企业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进行各年可比价格的折算其中, kit 为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在基期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pit 表示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驻 kit 是第 t 年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增加量,本文以相邻两年固定资产净值原值的差值表示。以上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 三、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1.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与既有相
7、关文献不同的是,本文采用几何平均值而非算术平均值的方法,计算样本期间中国 外资工业企业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项的平均值,这是因为几何平均值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均值计算过程中样本期间内各年度离散程度差异的影响。从外资工业企业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项的全国平均值可发现,虽然在样本期间外资工业企业的规模效率下降致使其综合技术效率仅有些许提高,但是得益于 6.5%的快速技术进步,其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仍保持了 7.4%的较快增长。这一发现与张建波和张丽( 2012)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在 2001 年 2010 年期间各年度 Malmquist 生产率
8、指数及 其分解项的测算结果还显示,各年度外资工业企业的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均大于 1,这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行业技术进步是各年度 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样本期间外资工业企业的规模效率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 2003 年度 “ 非典 ” 疫情的爆发和 2008 年度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在华外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冲击,这导致相应年度的外资工业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对相应年度的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向影响。 2. 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本文还进一步计算了全国和地区层面的外资工
9、业企业 TFP增长率变化趋势,发现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和地区层面都呈现出波动起伏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但其增长速度在样本期间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一发现与严兵( 2008)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究其原因在于外资工业企业为了防止技术外溢而不愿意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中国大陆,虽然近年来外资企业逐步增加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研发力度,但这些研发活动大多属于适应型和实验型的产品推广活动而非基础科学研究,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促进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融入中国 大陆的特殊市场需求为目的。相比于其他年度, 2003 年 2004 年度和 2008年 2009 年度的外资工业企业 TFP 增长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
10、的回落,究其原因在于: “ 非典疫情 ” 爆发和 “ 金融危机 ” 蔓延分别均对在华外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巨大冲击,这种冲击的预期延续导致外资工业企业直接减少了当年的研发创新,这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下年的技术进步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此外,从图 1还可发现,与四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 TFP平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这表明我国 各地区之间外资工业企业 TFP增长具有明显的 “ 马太效应 ” 特征。 四、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结合外资工业企业的行业特征和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并借鉴以往文献对全要素
11、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最终选取了贸易开放程度、外资持股比例、人力资本积累、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空间集聚、资本密集程度、国有企业比重及企业平均规模等八个影响变量。具体而言,贸易开放程度( open)采用各省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衡量,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当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中 间价折合成以人民币为单位;外资持股比例( fdi)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在各省份实收资本中所占比重进行衡量;人力资本积累( human)采用各省份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进行衡量;基础设施水平( trans)采用各省份标准道路里程密度进行衡量,沿用樊纲等( 2011)的做法将各省份不同类别和等级
12、的交通基础设施折算为标准道路里程之后除以各省份国土面积;产业空间集聚( indens)采用各省份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进行衡量;资本密集程度( percap)采用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物质资本存量与年末从业人员的比值进行衡 量;国有企业比重( market)采用各省份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在所有职工人数中所占比重进行衡量;企业平均规模( scale)采用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与外资工业企业总数的比值进行衡量。式( 3)是本文的计量回归模型,其中因变量( cTFP)是各省份外资工业企业的累积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了消除面板数据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本文对因变量和所有自
13、变量均取对数形式。自变量的原始数据全部源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2.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 析。表 1列出了中国外资工业企业 TFP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其中三种模型的标准差均经过了 White异方差修正,以处理各省份可能存在而又无法识别的异方差。面板模型设定的 F 检验和LM 检验分别表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模型, 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 Fixed 模型相比于 Random 模型更加适合,因而本文将以固定效应模型为基础进行外资工业企业 TFP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贸易开放程度对我国外资工
14、业企业 TFP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华外资工业企业 所生产商品中有相当高比例是以出口加工贸易的形式销往欧美国家的,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则正好促进了外资工业企业的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外资持股比例对我国外资工业企业 TFP增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与既有文献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亦即外商直接投资可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演示模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人员培训效应等多种途径更快地提高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人力资本积累和基础设施水平对我国外资工业企业 TFP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尤为明显;由 此
15、可见,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主要策划者和投资主体,其在促进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业空间集聚和资本密集程度均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前者与新经济地理理论有关空间集聚的生产率效应相一致,这表明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将有利于在华外资工业企业 TFP增长;后者表明资本密集型外资工业企业较之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有利于 TFP提高,这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在华外资工业企业存在着 “ 资本深化 ” 的现象。国有企业比重和企业平均
16、规模均对在华外资工业企业 TFP增长具有负向影响,但两者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五、 简短结论及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本文基于非参数的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1 年 2010 年期间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计量检验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内保持了年均 7.4%的较快增长速度,这主要得益于样本期间内年均 6.5%的明显技术进步;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 TFP 均呈现出波动起伏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但其增长速度在趋缓,而且四大地区
17、之间的外资工资企业 TFP呈现出显著的 “ 马太效应 ” 增长特征;贸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积累、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空间集聚及外资持股比例等因素均对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根据以上相关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为了进一步发挥外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创新溢出效应,本文提出 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推动对外贸易开放的全面深化,促进投资持股形式的灵活发展。鉴于贸易开放程度和外资持股比例在促进外资企业 TFP增长上的显著作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通过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创新吸收投资方式等措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同时,根据各地区外资持股比例
18、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措施进一步促进外资工业企业发展,如在外资持股比例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渠道增加外资持股比例。第二,推动教育培训投入的逐步提高,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人力资本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 文的计量结果也证实人力资本确实有助于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因此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高企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各类教育投入和在职培训投入;此外,本文的计量结果还显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因此中央政府不仅应加大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而且还应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激励地方政
19、府继续加强所在辖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金煜,陈钊,陆铭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与新经济地理 .经济研究, 2006,( 4): 79-89. 2.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研究, 2011,( 9): 4-16. 3. 盛斌,毛其淋 .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 2011,( 11): 44-66. 4.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 .FDI 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经济研究, 2006,( 2): 44-56. 5. 王志鹏,李子奈 .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管理世界, 20
20、06,( 4): 17-25. 6. 徐盈之,赵豫 .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 素生产率变动与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45-52. 7. 张建波,张丽 .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 67-74. 8. 朱钟棣,李小平 .中国工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 .世界经济, 2005,( 9): 51-6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 ” (项目号: 13&ZD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本土制造业创新能能力的影响测 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项目号: 71303030)。 作者简介:杜传忠( 1965-),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张丽( 1984-),女,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 201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