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实施策略分析 摘要:目前,由于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引致的财务丑闻使会计学界和公众都对虚假会计盈余问题的探讨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认识,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下载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计政策;会计信息;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一、企业盈余管理概述介绍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
2、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 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即会计收益)。 二、现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1.为企业融资不断粉饰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经理人员向外部传递内部信息的工具之一,而财务报表又是会计信息的有力载体,加之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这两点的驱动下,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就很大。前几年我们发现银广夏、东方电子式的财务舞弊风行就是个典型代表,如今我们发现一家上市公司造假基本不用 5分钟,有的
3、甚至只要 1分钟,根本就不用进行战略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或者风险评估。我们估计在 5分钟之内能 够发现财务舞弊征兆的上市公司有 100 家左右,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7%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我们估计国内 72 家证券所很少有能幸免不被质疑的,这种现象使我们非常困惑,财务报表还需要吗? 2.领导阶层片面追求业绩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限定了我们考察领导阶层的手段还是利润,企业利润增加的多少和幅度直接影响着领导的业绩和职位升迁奖金表彰等,从而领导们只是追求短期效益,因此,管理者难免操作利润。 3.企业不堪承受税负 企业为了减少现金的流出,节约税负,尽可能的降低利润。虽然税法上对此 也有种种的规定,
4、但是依然会有一些会计政策可供企业自由选择,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加速和直线的选择。此外,我国税收制度尚不完善,这就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盈余管理的空间。 4.上市公司为追求面子和良好形象 由于市场资源的有限性,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才导致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 “ 香饽饽 ” 。上市公司为维护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些经营业绩差,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例子时有发生。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 它主要 包括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会计政策的变更等。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最能体现其现实意图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5、但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会计准则一致性的要求。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上市公司经常通过会计政策、方法的选择与变更获得额外会计收益,原因是其选择、变更成本比较低,变更程序比较容易。 2.费用与收益的提前或延迟确认 一是提前确定收入,即在销售完成之前,还没有完成满足销售确认条件下就记作企业收益,将后期利润转移到本期。二是递延收益,主要发 生在企业预期利润减少的情况下。对于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分为提前确认和延迟确认两种方法。提前确认费用的方法主要有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等。而延迟确认费用的方法有潜亏挂账、费用支出资本化等。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改进
6、建议 1.加快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是在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会计准则 理事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及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重建,重新修订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问题,将所有金融工具按照计量模式不同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两大类,且不允许在两类之间进行重分类。这样的修改显然会使目前划分标准不统一,后续计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改善。因此,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应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精华,加快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实现中国会计准则( CAS)
7、与国际会计准则( IAS)的动态趋同。 2.完善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会计准则在制定的时候,规定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可能是出于避免因企业取得该金融资产而对当期利润造成较大的干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交易性金融资产多得多。但在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又将因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到资本公积的数额转入投资收益,还是对利润造成了影响。所以从实际结果来看,对利润的影响只是延后了而已,而且这样容易形成 “ 利润堰塞湖 ” 效应,干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利性质和质量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产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
8、处理直接计入利润表,则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到当期利润,便 于及时反映市场信号,给信息使用者直观的数据。 3.充分披露公允价值信息 因为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它并不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比如管理当局利用金融资产分类及会计确认差异调节利润的行为,监管机构是不能对其进行惩罚的,所以只有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让投资者能够清楚地分析出利润的增加到底是公司经营业务水平上了新的台阶还是由于公允价值上升形成的未实现 收益。 4.加强审计独立性,提升职业素质 ( 1
9、)由于会计年报是由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企业当局与会计师事务所 “ 合谋 ” 的情况,比如早些年爆出的安达信事务所跟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合谋造假的丑闻等,所以应该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加大其承担过失的法律责任。 ( 2)建议由职业经验较为丰富和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的注册会计师编制上市公司审计计划及审计工作底稿,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盈余管理方式,尽量压缩管理当局盈余管理 的空间,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公正、可观的信息。 总结: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背景给盈余管理留下了隐患,盈余管理作为现在经济环境的产物,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监
10、管机制,如何让关联交易规范有效的运行,使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在更加公允和透明的原则下进行,将是规范证券市场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必将促进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审计等监管措施也将更加有力有效,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运作更加规范有序,最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芳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与治理 J.会计之友 .2009 年( 7) 2.付强、李洁 .探究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J.经济师 .2006年( 4) 3.王晓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透析 J.财会通讯 .2008 年( 12) . 4.陈华 .浅析盈余管理成因及其对策 J.事业会计 .2004 年(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