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危机时代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适应性研究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一度饱受质疑,为何在我国却尽显方兴未艾?本文将以分析会计计量目标为切入点,指出在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特征及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以及公允价值的优势,重新梳理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从而逐步分析其在运用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 下载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适应性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人们在心有余悸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以 ABA(美国银行业协会)和IIF(国际金融协会)为代表的美国金融界将公允价值推向风口浪尖,甚至将矛头
2、直指公允价值,片面地认为是其将美国市场经济推向 “ 死亡螺旋 ”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公允价值该何去何从,再次成为会计理论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在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将公允价值重新引入会计体系,实现了与国际 会计准则的趋同。特别是 2014 年,财政部在新出台及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39号 公允价值计量中,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又作了更高层次的规定。然而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何在全球范围内遭受质疑之时,我国的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却为何方兴未艾?本文将对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适用性作深入研究。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内涵
3、公允价值在不同的组织和国家有着不同的界定。 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双方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和负 债清偿的金额。 2006 年 9 月,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其界定为:在计量当天,交易的双方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是清偿负债所支付的金额。 2014年,财政部新出台及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 公允价值计量中,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同时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
4、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各个国家或国际会计组织在对公允价值 界定时,基本将其应用条件设定为四个方面,即有效市场、公平交易、持续经营、计量时点,而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基础和具体方法方面并没有明确指出(吕玮, 2013)。以我国为例,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的计价划分为三个层级,指出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实际报价是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而在相对非正常、不活跃的无序市场条件下,却笼统地指出公允价值需依靠会计人员的估值技术或资产评估机构提供。 二、会计计量的目标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 1997 年对 SFAC NO.1 进行了修订,并将会计目标界 定为: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进
5、行决策的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同时可以反映经营管理部门对接受委托资源的管理成果。反映了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有助于为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从中可以看出,会计计量的重心已由侧重于对过去提供可靠的信息,转变为兼顾向未来提供决策服务相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计量目标发展至今,侧重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受托责任观和侧重于相关性的决策有用观成为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两种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 经存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分离,使得资源的所有者在基于契约约束的基础上将资源委托给专业的经营方进行管理,从而使其保值
6、增值。受托责任观的主要观点有:受托方通过对委托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被委托的财产资源尽可能保值增值;在经营过程中,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真实、可靠、不偏不倚并可验证的会计信息;就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而言,更倾向于历史成本;在会计计量目标方面,更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等等。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由斯多波斯( G.J.Staubus)于 1953 年首次提出。 20 世纪 70年代,特鲁彼拉特委员会( AICPA 即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资成立)在研究报告中将财务信息的基本目标确定为 “ 提供据以进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 。 FASB 在其发布的第 1 号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
7、正式明确这一观点。决策有用观的的主要观点有: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财务报告应尽可能多的为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人提供有关交易、事项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应侧重于有用性,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就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而言,更倾向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目标方面,更侧重于会计信息 的相关性等。 三、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特征要求 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FASB 在财务会计报告概念公告中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放置在介于财务会计目标和会计计量的中间环节,并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确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最根本的特征。 (一)可靠性 按照 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述,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
8、靠性,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偏差或没有重要的差错,并能够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合理的依据时,则可以认为其具备了可靠性。 FASB 在财务会计报告概念框架中认为,财 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应真实、可靠的,免于差错、偏见的反映经济业务事项。 (二)相关性 IASB 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是可以评估纠正过去、影响现在、决策未来,为相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决策的依据。 FASB 认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能够纠正先前预期、预测现在及未来的结局,具备影响决策的能力。 而英国 ASB(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其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所以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应该在确保提供可靠性信息的基础
9、上,再考虑选择最相关的信息;而 FASB 在这一问题上与ASB 所持态度恰恰相反,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优先于可靠性。谢诗芬( 2004)认为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既相关又可靠才是理想状态下的最优结果,无论在哪一种单一计量模式下,两种信息质量均会有所下降。综合而言,要想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必须同时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 四、当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适应性发展 以葛家澍为代表的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只要存在资源委托,就离不开历史成本;只要存在金融创新,公允价值就必然盛行。企业资源的使用者以完成受托责任为使命,有义务将受托资源过去的经营情况,以 历史成本形式真实、可靠的呈现在投资者
10、面前;投资者必须在全面掌握企业相关会计信息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而这些相关的会计信息,应以在保护产权和反映企业收益质量方面无与伦比的优势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若要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两大根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共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我国会计领域必须要深谙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之处,我国会计领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 2010)。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 1.该种计量模式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资源受托者对信息可靠性的要求,而很难满足资源委托者(投资者)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经历了世界性
11、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受到收益与风险呈极大化趋势发展,如何利用会计信息为其提供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以获取最大化的投资效益,这是众多投资者的特别关心的问题。而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侧重于未来,往往让投资者有 “ 时过境迁 ” 的感觉。 2.不能满足金融市场的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出现,如 “ 远期合约 ” 、 “ 互换 ”“ 期货 ” 、 “ 期权 ” 等 ,这些以虚拟交易为特征金融创新产品,因没有原始价值,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则显得无能为力。 3.不符合配比原则。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成本费用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价,而收入却是以实际交易的市场价格来确认
12、,二者形成的收益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包含物价上涨等因素在内的市场真实情况,收入和费用不能形成真正的配比。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点 1.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作为可以有效维护产权秩序的公允价值,其可以在特定的时点以及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比较真实的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即 时价值,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相关财务风险、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 2.能够及时反映动态市场的即时价格。在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交易价格随着变幻莫测的市场信息不断变化,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能真实动态的反映其实际价值,而公允价值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3.符合配比原则。
13、在金融衍生品方面,公允价值可以及时以市场交易价格反映其入账价值,购进金融产品时以公允价值确认成本,售出时以公允价值确认为收入,客观的反映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符合配比原则。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适应性发展 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历史成本凭借其特有的客观性、中立性以及可验证性,能够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等优势,而无可争议的被公认为会计计量主要模式。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历史成本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金融创新下的众多衍生工具的计量需求,公允价值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公
14、允价值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谨慎引 入时期,上世纪 90年代末期,财政部在少数具体准则如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中首次谨慎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受西方公允价值运用的影响,当时我国会计领域为与国际更好地接轨,将这一概念引入之时,认为其可以更准确、更贴切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反映公平交易。此时,公允价值尚属于新兴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 第二阶段为否定时期, 2001 年,财政部在发布和修订的八项具体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中的运用,虽然在这些准则中仍 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公允价值,但与之前相比,其更加强调会计信
15、息的谨慎性和可靠性(李婷, 2014)。从第一次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到 2000年这段期间,财政部先后共颁布 10 项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的具体会计准则,而对于如何合理使用公允价值以及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提供可靠性会计信息等方面问题,这些准则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这段时期因为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公允价值赖以生存的活跃市场没有形成,公允价值估价模型没有科学建立。所以一旦当市场不能以正常的交易价格进行计量时,部分上市公司便人为地、主观地将 公允价值变成其盈余管理的操纵工具,最终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严重扭曲,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业绩,不仅不能提供可靠性会计信息
16、,更违背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特征要求,所以公允价值被限制使用。 第三阶段为肯定并大胆运用阶段,为了满足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迎合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006 年财政部再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此次公允价值的引入范围空前之广,过半数的具体准则均有涉及,但是与之前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相比,本次的引入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显得积极而又稳健,适度而 又谨慎,对相关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适用条件和范围的规定比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更加严格。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2010 年财政部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充分考虑基本国情的基
17、础上,将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力度,但是不会完全跟风国际上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等做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从 2012 年 5 月份开始,财政部就会计准则第 XX 号 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财政部终于在 2014年 1月公开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9号 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求于 2014 年 7 月 1 日起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中施行,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以单独的准则形式予以公布。 本次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公布虽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能否积极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信
18、息披露功能,能否在后危机时代真正适应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却仍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当前我国市场条件不成熟,公允价值缺乏可靠性、会计理论基础及法律规范不健全,公允价值操作难度较大、内外监管不力,公允价值易成为盈余操纵的工具、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职业素养亟待加强等。若要解决上述问题,政府主管部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应齐心协力,努力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强化监管,净化公允价值实施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不断完善提供更好的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吕玮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J.群言堂, 2013( 8):48-50. 谢诗芬 .公允价值会计:国际前沿问题研究 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J.会计研究, 2010 ( 2): 7-12. 李婷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J.财会通讯, 2014( 10): 68-70 (作者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