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反思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在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中,最为古老同时也最为重要的是信用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入手,深入研究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改善我们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下载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在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中能否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做好金融风险管理,而不是资产规模的大小。在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的方式仍然占据主导位置,这是因为资本市场后期才起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信用风险成为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而商业银
2、行则首当其冲。所以,迫切需要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以应用到现实商业银行的管理之中。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也可以借鉴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 (一 )信用风险比较集中 这种集中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银行方面表现出集中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信用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 2012 年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 63.41%。其次,贷款集中在某些行业,致使信用风险产生行业集中性,商业银行贷款在各行业的分布出现严重不均。 2012 年末,制造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银行信贷数额位居
3、前 3,且占据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近69%。最后,商业银行将多数的贷款投向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信用风险产生地区集中性 。据统计,商业银行将 59%的贷款投向了广东、江浙、上海、京津、福建等地。一旦某些地区与行业出现周期性衰退,信用风险的过于集中,将使相关银行承受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二)新的信用风险不断产生 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工行,中行,建行等三大银行通过政策性补贴,抛掉了大量不良贷款,经财务重组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各商业银行抛开了历史形成的巨额不良贷款,本该控制住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可实际情况本非如此。据银监会统计,截至 2012 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4、为 4788亿元;自 2011年三季度末之后,连续第四季度出现上行,显示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未减。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4788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增加 224亿元,较 2011年同期 4078亿元的历史低点上升 710亿元。 2011年四季度到 2012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 4279 亿元、 4382 亿元、 4564 亿元。而截至2013 年 12 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5921 亿元,比年初增加 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1.0%,比年初上升 0.05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 制,新的风险依然在不
5、断增加。 (三)缺乏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客观的评定,对于贷款的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其通常有三部分组成,分别负责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模式,构建具有三部分(数据库、中间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分析层)的系统结构。想要完成数据分析,得到高可信度的结果,各种交易信息是基础。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正是基础数据的收集,基础数据的不完整和不准确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 用风险管理 (一)实施贷款组合管理 实施贷款组合管理是为了分散风险,即 “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对于银行来说,就是发展
6、不同行业的客户,不同产业的项目贷不同的币种,从而将风险分散,是银行的总资产不损失或者减少损失。贷款组合管理一定要减少彼此贷款之间的相关性,防止贷款风险的传染。两个负相关的贷款可以很好的抵制风险相互传播,所以,减少贷款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帮助银行防范信用风险,保证稳定收入。银行的市场定位,客户群确立,贷款类别,币种的确定,以及如何授信需要以自身的发展方向与抗风险能力为 依据,如此,方能得到较大收益和减小风险。 (二)建立高效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为使社会的资本的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是贷款的分配符合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采用内部评级的银行首先评定借款人的信用和贷
7、款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再对贷款进行审批。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外部评级机构在中国还不存在,国际上的某些评级公司,如穆迪、标准普尔在中国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且其苛刻的标准也与中国国情不符。商业银行亟须创建属于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客观评定风险,改变我国在这一方面 近乎空白的现状。 (三)实施积极的贷款定价政策 不同的贷款人和不同的贷款方式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同的,银行要根据客户的信用度和经营情况来确定可贷款额,并全面考虑其他影响风险和收益的因素之后为贷款定价。正如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一样,不同的贷款也应该有不同的贷款定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浮动贷款利率,制定相应的贷款定价。然而,一直以来,单一的
8、贷款利率在中国普遍实行。不同的客户,无论其经营效益,信用等级,贷款规模如何,都接受统一的贷款利率,统一的贷款定价。贷款利率应与风险成正比,而在这种利率管 理体制下,贷款风险与贷款收益的不对称,导致了贷款利率失去其作为资金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一方面,银行受制于固定的贷款利率,不愿贷款给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或企业;另一方面,一些带给低信用企业的钱被违规使用,用来投资风险大的项目,而无法按期收回,致使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因此,商业银行可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因素,如银行负债平均利率、中央银行利率、项目的收益度和风险程度及资金市场的现状进行不同的贷款定价。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巨头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即将来临,各商业银行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需 要立即着手创建属于自己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收集所需的数据信息,并结合其他多种措施,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提升自身的盈利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陈景新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价的历史与现状 J.经济论坛, 2013,( 18) . 夏德仁,王哗 .新资本协议、银行内部评级激励机制 J.金融研究,201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