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3421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在简要概述城市智能交通背景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从城市智能交通对道路交通警卫的作用、道路交通警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智能交通系统改进交通警卫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对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进行研究。 下载 关键词:智能交通;道路交通警卫;关系 中图分类号: U4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8-0063-03 1 城市智能交通概述 城市智能交通 (CITS, Cit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作为一个概念性新名词出现于 20世纪的 90年代初期,城市智能交通的技

2、术雏形则可以追溯到在此之前近 30年里,即 60年代的静态路径诱导技术、计算机交通控制等技术,这种技术出现在美国。只不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智能交通的优势以及其重要性和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相比并不明显。本世 纪初以来,城市智能交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城市智能交通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世界上每年对于城市智能交通的总投入都超过了 200 亿美元。 1.1 城市智能交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城市智能交通的巨额投入有些深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首先, 20 世纪60 70 年代以来,交通问题伴随着西方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恶化。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已经成为最难消除的社会公害。面临日益严

3、重的交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单靠增建、拓建道路交通设施的传统办法已不可行。以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等为基础的城市 智能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智能交通将人、车、路等因素综合起来,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渴望,使得智能交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智能交通技术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气污染的社会效益,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利益巨大的智能化交通电子设备产业。此外,冷战的结束促进了军用高新技术的民用化过程,如卫星导航技术、信息采集与提供技术、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电子技术等,为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1.2 城

4、市智能交通的应用 范围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智能交通研究与开发的状况,目前城市智能交通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先进的监测、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向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提供不间断地道路交通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功能。主要内容是城市集成交通控制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交通公害减轻系统和需求管理系统等。 智能交通出行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对交通出行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出行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 、咨询电话、咨询广播系统等,查询各种交通信息,以选择最合理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 智能公共交

5、通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公共车辆定位系统、客运量自动检测系统、行驶信息服务系统、自动调度系统和电子车票系统等等。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事故规避系统和检测调控系统等。主要应用于智能汽车的研制,智能汽车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以及自动控制调整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车辆智能运营系统。该系统专为运输企业提高盈利能力而开发 的,目的在于提高运营车辆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卫星、道路旁边的信号标杆等设施,完成整个运输活动。 2 智能交通技术对交通警卫工作的作用 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就是为确保警卫对象的行车安全在警卫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主要包括指挥调度、现

6、场清障、线路控制等部分工作。它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道路交通警卫工作不仅是公安警卫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而且它与公安机关的交警、治安、巡警等部门密切相关。 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顺利完成交通警 卫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主要有:在交通警卫中的实施实时疏导和控制,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为保卫对象提供沿途的路线信息;对公共交通系统实行局部交通管制等。保证了警卫对象的安全、快速通过。 3 道路交通警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城乡交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带来了交通运输的空前繁荣局面。特别是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流动人口流量的剧

7、增、车辆增长速度加快、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以及各类警卫任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道路交通警卫工作的形式与做法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当前,道路 交通警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干扰和危害警卫对象人身安全和正常活动的不利因素大大增多。首先是指各种治安案件居高不下,如团伙犯罪案件、持枪杀人案件、爆炸案件等暴力犯罪较为突出,警卫对象的警卫如果不够严密,则有可能会受到暴力犯罪的威胁。其次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作案的现象,即 “ 打一枪就跑 ” 的所谓 “ 游击战术 ” ,也有可能造成对警卫对象的威胁,而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占

8、有较高的比例,成了城市发展的顽症之一。第三是对重点区域人口的监控,特别是警 卫路线沿线的人口的控制难度,和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第四是近年来由于各种经济利益的调整,导致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因为非法集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各种利益分配不公平以及对党的政策不满等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聚众闹事、阻断交通等群体事件不断发生,更有甚者在交通要道上蓄意制造事端或拦车上访告状等。如 2008 年 4 月 22日 14 时 40 分,昆明市北辰片区 3 个小区近 500 名业主结队,因反对修建北辰片区昆曲高速公路上下匝道,自发形成了一个利益诉求群体,将北京路延长线与北辰大道交叉路口

9、4个方向的交通堵 断近4 个小时,造成市区大规模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城市区域车辆增长速度较快,城市道路拥挤,极容易对警卫车队的正常行驶造成威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各类车辆急剧增加,而城市道路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交通事故相对呈上升趋势等。以成都市为例, 2009 年该市机动车首次突破 200 万辆,同年 1-7 月,平均每天新增 1000 辆。其中私家车数量 118 万辆,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 85左右,居全国第三。同年,成都被誉为 “ 私车第三城 ” 。

10、尽管截至 2009 年底,成都市为缓解交通拥堵的 “6 路 20 桥 ” 均按时建成通车,但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有 80的主要路口已经处于交通饱和或超饱和状态,特别是行车的速度已经接近了交通拥堵的临界状态。根据数据显示,中心城区 9 座以下的小客车自 2005 年来新增 40.57 万辆,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22.02。另一方面,从 2005年 -2009年,中心城区报废汽车 24842辆,车辆报废较少,造成了中心城区汽车大量增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而强有力的措施,预计到 2013 年中心城区 将出现全面的严重的交通瘫痪。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的拥挤,将大大增加交通警卫指挥疏导的难度,对警卫车队的安全、

11、畅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警卫对象活动区域扩大,点多线长,增加了路线警卫的难度。在一些省会城市,尤其是一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前来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贵宾的来访非常频繁。以昆明市为例,该城市自 1999年以来,平均每年完成近 500起大小警卫 (包括重要会议以及大型活动警卫 )都具有点多线长、活动范围广的特点,确保线路的安全、畅通,难度相当大。比如昆明至石林 线路,车队需要行进近90km 长的线路,道路沿线的情况非常复杂,部分驾驶员缺乏文明礼貌行车的自觉性,不主动避让警卫车队,甚至穿插在车队中间,对警卫对象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至于公安机关不得不投

12、放大量的警力加以控制。此外,沿线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占道堆场作业、打谷晒场等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行为严重地妨碍了沿线的道路交通警卫任务的顺利进行,道路可利用率不断降低。 通讯联络不畅、体制复杂是道路交通警卫的隐患。道路交通警卫近则涉区,远则跨县,点多线长、警力分散,尤其是在公路线路警卫中,参加单位较多 ,即在警卫线路上的警力,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加上交通工具缺乏,通讯器材不足,资金投入有限,后勤保障困难等,这种情况容易带来指挥不统一,要求不一致,通讯不能联网互通,相互脱节,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一个点上多家上警力,有的地方又没有布置警力,形成安全空白。一旦遭遇到突发事件,就有可能会贻误战机。

13、 4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改进交通警卫工作的对策 针对交通警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公安部门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之外,我们可以借助于日臻成熟的城市智能交通技术,改进交通警卫工作。 首先,针对干扰 和危害警卫对象人身安全和正常活动的不利因素,应做好应急预案,并布置妥当。应急预案中针对暴力犯罪的几种常见形态,严密加强警卫对象的安全防范,避免其受到暴力犯罪的威胁;对流动人口加强监控,特别是警卫路线沿线的人口的控制;防范群体事件对警卫工作造成影响。警卫工作中最关键的是行驶线路的选择,而行驶线路一般是固定的,一旦确定下来再行修改可能会面临很多不可知的后果,这时通过智能交通出行系统,选择合理的线路和通过时间

14、,而且还要根据需要进行事先试通行演练。此外,警卫对象的行驶路线应避开监控死角,避开流动人口密集地段和出行高 峰期, 其次,加强交通警卫指挥疏导,保证安全畅通。为有效规避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交通事故的影响,应借助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的疏导,以维持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借助于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公交系统实现有效监控和调度;借助于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车队的微观运行安全。 第三,对警卫对象活动区域进行点线面的监控。点的监控,是指对警卫对象参观访问的具体地点的监控;线的监控,是指警卫对象活动区域各条通行线路的监控;面的监控是指警卫对象活动区域整体面上的监控。为了加强点线面的监控,需要综合运用智能

15、 交通系统,使其发挥综合安全保障的功能。其中,可以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和防范,如部分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公路打场晒粮等。 第四,理顺各种关系,保障通讯畅通。鉴于道路交通警卫近则涉区,远则跨县,点多线长、警力分散的状况,整体上应做好实现的规划和预演,细节上应调配足够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投入足够的资金,加强后勤保障,完善布置警力,避免安全空白。这也需要借助于智能交通系统各个功能子系统的充分利用,达到信息共通共享,保障安全畅通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交通警卫的安全保障需要借 助于一切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优势。而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在这方面可以为其所用,促进交通警卫工作的完美实现

16、。 参考文献: 詹云霞 .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J.中国科技博览 ,20LO(25): 272. 谭峰 .智能交通 _路绿灯一路顺畅 J.广东科技, 2010, 19(13): 117. 陈宇峰,向郑涛,陈利,等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进展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0, 24(2): 30-36. 熊建平,喻剑 .浅谈道路交通警卫 J.交通管理研究 ,2001(2): 42-44. 沈季 .四川省规范警卫开道工作 J,廉政晾望 ,2004(1): 18, 李金 .论新形势下的交通警卫工作 J.交通管理研究 ,2001(5): 4-7. 殷金水 .景德镇道路交通警卫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 9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