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交叉影响分析的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 摘要:本研究基于交叉影响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一个战略规划模型,通过访谈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发放问卷的形式从多家中小企业收集数据,根据调研数据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 下载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交叉影响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漫长曲折,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大多数是从理论层面,定性分析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未能从应用层面对其进行系统性动态分析,也缺乏一个清晰的展示平台;因此,有必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对中小企业国
2、际化战略进行应用层面的研究,分析各驱动因素对战略的影响,并实现研究结果的可视化。 二、决策模型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目标集 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首先需要明确中小企 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本研究基于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目标依此设置为:( 1) T1 规模经济;( 2) T2 品牌化;( 3) T3 组织学习;( 4) T4 网络化成长。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集 根据 1.1 制定的国际化目标集拟定对应的国际化战略集 S1、 S2、 S3、 S4。 S1 规模战略包括: A1 生产设备及原材料部分进口; A2 培训高素质员工;A3 技术引进; A4 人才引进; A5
3、 寻求国内外合资伙伴; A6扩大出口。 S2 品牌战略包括: B1 OEM 贴牌生产; B2 混合品牌; B3 完 全自有品牌。 S3 组织学习战略包括: C1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C2 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文关; C3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S4 网络化战: D1 同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D2 中小企业间集群合作; D3 全球供应链。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采集 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模型需要以下数据的支持:各个目标的初始可能(目标初始实现概率);各子战略的执行代价;各子战略对宏观战略的贡献值;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各目标表的影响程度。对各国际化目标初始可能赋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同
4、执行战略后的目标实现可能对比,进而判断战略组合是否有效。本研究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简化工作流程的角度出发,将国际化目标 T1T4 的初始可能设定为 50%。 交叉影响分析法是在主观概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预测方法, “ 子战略执行代价 ” 、 “ 子战略对宏观战略的贡献值 ” 、 “ 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国际化目标的影响程度 ” 需要人为的主观打分,考虑到人们无法精确描述一个事件对另一个事件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应用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评价打分。 (二)宏观战略对国际化目标的影响 本研究 设计了四个目标,分别是 T1 规模经济、 T2品牌化、 T3 组织学习和 T4网络化成长
5、,同时还设定对应的宏观战略, S1规模战略、 S2品牌战略、S3 组织学习战略和 S4“ 网络化 ” 战略。通过系统化处理问卷数据并将其导入 MdT( The Time Machine)中,分析宏观战略集合 S 对各个国际化目标的影响。 从图 1 中可以观测到,本研究拟定的宏观战略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目标成正相关且促进效果明显,是科学合理的。 (三)子战略最优组合 MdT 的 “ 想定 ” 模块能够对宏观战略 S下的子战略进行排列组合成多个集合 ,并辅助自动搜索,进而实现特定代价 &特定目标的最优战略集合。 将国际化目标 T作为分析对象,利用 MdT 搜索对应宏观战略 S 的最优战略组合(见下图)
6、。 图 2-5 为各国际化目标对应的宏观战略下进行搜索计算后的结果。根据1.2战略集合设施, S1包括 6个备选战略,因此通过选择穷举法的方式共得出 26=64 种战略组合; S2、 S3和 S3 各包括 3个备选子战略,分别有 23=8种战略组合。每个方块对应了一种战略集 .其中每个带价值对应的最上面一排的方块为特定限制条件下的最优组合。对这 88种策略进行相应战略出现频数 的统计。得到表 1的结果。 因此,认为在 S1 规模战略中,应该优先执行 A6 扩大出口、 A5 寻求国内外合资伙伴和 A3技术引进;在 S2品牌战略中,应该优先执行 B3自有品牌;在 S3组织学习战略中,应该优先执行 C3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在 S4“ 网络化 ”战略中,应该优先执行 D3 全球供应链。(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参考文献: Dirk De Clercq, Harry J. Sapienza, Hans Crimsnstferent?乔朋华 . 企业家社会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绩效 的影响研究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王明鹏 . 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 D.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赵优珍 .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D. 复旦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