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7018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常态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问题探析 摘要:失业保险从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新的功能,从 “ 重保障轻就业 ” 到“ 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 ” 功能不断的在增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全国各地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保险在保稳定促就业方面发挥了 ?d 来 ?d 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分析失业保险在促进就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功能的改进,探索新常态下如何提升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能力。 下载 关键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改进;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F840.6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 2016)010-000-02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保险业也进入了一

2、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得到长足展,失业保险制度从初步确立并不断改进,在社会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经济增长乏力, 2014 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开始下降,习总书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也就是一个无法准确预知的新状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多地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各项社保已经普遍覆盖的今天 ,各级政府也 ?d 来 ?d 多的采用失业保险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引发的局部失业,利用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过去人们提到失业保险

3、,知道它可以暂时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很少有人提及它也有促进就业的功能,原因很简单,自从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关于这块儿的工作做的也真不算细,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d 来 ?d 向着我们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改善,近年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失业保险在保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 ?d 来 ?d 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一下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从 “ 重保障,轻 就业 ” 到 “ 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 ” 的功能的改进,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升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能力。 一、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制度不完善,重保障,轻就业 失业

4、保险制度初步确立时,从全国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实际的工作总结中不难看出,失业保险的征缴和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是重头工作,很少有地方会投入大的精力搞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在职业介绍和再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确实不到位,不是大家不想干,而是当时这项工作的开展确实缺少软硬件的条件。不仅没有好的培训环境,也 缺少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因为当时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对产业工人的技术要求也不高,再就业培训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这项工作在基层就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失业保险 “ 重保障、轻就业 ” 局面。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产业多样化和现代化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

5、专业要求,失业人员想要再就业就必须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有促进就业功能的失业保险必须要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作,而且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提供有特色、接地气的再就业培训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失业基金 征缴困难,扩面难,削弱了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有效性的发挥 众所周知,失业保险发展几十年来,基金的征缴困难重重,扩面工作也进展不快,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年来失业保险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人们对失业保险的认识不足、企业事业单位参保的积极性不高、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失业保险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这些都造成了失业保险基金不是很充裕,新的经济形势要求失业保险加大支出力度,而失业保险基金的捉襟见肘也让新修定的

6、多项补贴难以很好的落实。因为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不是很高,受益的群体非常有限,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相对来说并不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很多原因造成一些失业人员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待遇,也就不能获得再就业培训补贴,从而不能充分的发挥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促进作用。 (三)再就业培训不到位,再就业指导不科学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是再就业成功的关键。我国各地市县级再就业培训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培训时间不灵活,不能满足不定期失业的人员的需要; 2.培训的内容不丰富,科目不能满足广大失业人员对于各种专业化的需求; 3.培训环 境不好,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不足

7、,授课的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大批量失业人员的培训要求。 4.培训效果不明显,因为没有太多接地气又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培训,使得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就业水平并不很高,竞争力不强,从而使再就业的成功率不高。 (四)职业介绍不精准,就业信息不对称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各地再就业情况差异很大,职业介绍形式单一,信息交流不畅,使的用人单位找不到对的人,求职者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现在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各种就业信息便捷而且透明,但是信息量太大,普通的求职者很难快速的找 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就要求我们相关的职业介绍机构,有效整理当地的就业信息,提升它的准确度和真实性,把贴心的职业推荐给不同职业的失业人员,帮助他们制

8、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并且做出有效的就业指导,使他们快速成功就业。而失业保险对于职业介绍机构的补贴是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失业保险制度在 “ 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 ” 方面的有益做法 八十年代,失业保险初步建立,突出发挥的是它的保生活的功能, 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明确了失业保险除了具有保生活的功能,还具有促就业的基本功能。 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社保体系从初步建立到不断探索经过了多次大胆的尝试,失业保险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细处不断完善,逐渐向着有利于

9、保障劳动者社会权益的方向发展。目前失业保险 “ 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 ” 采取了很多有益的改进: (一)降低失业保险的费率 为了确实减轻企业负担,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各项作用,全国各地从2015年 3月 1日起分别降低了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率,具体标准各地有所差别,这种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发展压力。 (二)适当提高失业保险的待遇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逐步提高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补贴标准,给失业人员参加医保,发放取暖补助等,多项待遇的水平都得到提高。 (三)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失业保险 在失业保险基金充足的情况下,确保失业保险待遇发放的前提下,如果企业提出申请,当地失业保险经办

10、机构提出审核意见,提交同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企业进行失业保险费的缓缴,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 12 个月。 (四)给困难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为了有效的防范失业风险,激励用人单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对于可以有效稳定职工队伍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稳岗补贴,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享受稳岗补贴的单位可以用它来开展职工的转岗培训、技能提商培训、岗位补贴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一般不可以乱用。 (五)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利用 QQ、微信、微博等多种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准确的把自己推销出去,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职业需求,使供求双方能够

11、高效的沟通 ,极大的增加了就业机会。 (六)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培训的支持 全国各地都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培训体系,提高经办人员的管理能力、优化培训软硬件环境、加强培训队伍建设、丰富培训项目、提高职业水平,用就业率来检验培训的效果。鼓励有能力的劳动者主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适当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出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种培训机构加入到再就业培训的市场中来。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符合自己的职业技能选择。 三、新常态下我们要如何提升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发 挥更大的作用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在不断的探索,如何让失业保险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在保稳定的前题下,不断开

12、发新的就业项目,提供更多的公益就业岗位来促进就业,我们切实能感受到的失业保险的促就业的作用 ?d 来 ?d 明显的发挥出来。对于运营困难而又有发展空间的企业而言,他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得到的补贴也 ?d 来 ?d 多,最能感受到社会保险的关怀。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探索更多的途径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让更少的人失业。我们可以: 1.加大失业保险的征缴力度,壮大失业保险基金。 2.扩大失业保险的覆 盖范围,让更多的人纳入到失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中。 3.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于困难企业对失业的预防和各种补贴水平。 4 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于再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升再就业培训的效果。 5.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让失业保险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服务。 6.掌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准确的人为资源信息。 总的来说,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失业保险的各种功能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只要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做法都应该被坚持,不能适 新形势要求的部分就应该被修改,失业保险在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尤其是促进再就业方面必将会发挥 ?d 来 ?d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务院 .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