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措施研究摘 要: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致使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财务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下载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体制;现状;解决措施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目前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校(院)长全面履行财务工作的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严格遵守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于高校财务管理 的模式,目前主要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
2、管理”两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校(院)长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在我国已难以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其职责主要是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等工作。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已设置总会计师职位的比例较低,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全国 2000 多所公办高校中设立副校级总会计师职位的仅有 18 所,所占比例不到 1%。因此要在我国高校中全面推行总会计师制度,仍然任重道远。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在我国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下,高校的财务部门、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会是预算的制订、审核、决策机
3、构,也是财权的集中机构,而其执行部门都在各个学院(系),这样学校预算就得不到广大教职员工的认同和参与。而只有在基于院系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参与预算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切合实际的预算,从而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另外,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采用的是增量调整预算的编制方法,这种编制方式只是简单地按上年基数再加一定的比例调整,上年有安排的项目不管本年需要与否基本都会编制到预算中,而预算年度有比较重要的项目预算反而得不到解决或是很难审批下来。 (三)经济责任、业绩考核以及激励机制。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不能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业绩考核和激励,也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预算管理一般停留于制
4、订预算和执行预算的水平,并没有提升到加强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惩的高度,没有相应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预算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既要进行事前预测,又要进行事中控制,最主要的是要进行事后评价。目前学校预算管理大都有点本末倒置,工作重点主要是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中控制,将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花费于审核哪些支出该开支、哪些支出不该开支,为了审核而审核,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上,没有抓住工作的重点,事倍而功半。 事前预测和事后评价是预算实施成功的关键,事前预测能保证预算制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事后评价能保证预算的权威性和有效执行情况。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问题 (一)财
5、务目标不明确.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都没有体现出比较清晰的目标,以至于经营理财观念不足,管理者风险意识不足,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没有清晰的目标,不能进行与时俱进的精细化、数量化的目标管理,目前大部分高校以及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并未表现出良好的状态,这也是当下高校在财务方面问题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治理结构不清晰。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国家是学校的主要投资者、学校净资产的最终所有者。在高校的实际运作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权力委托给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管理, 而接受委托的、政府任命的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在高校的具体工作中则是学校其他相关部门拥有资源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
6、益权。因此在高校管理中,所有者缺位,必然导致对财产增值保值方面的监管功能相对弱化,资源并没有达到合理优化配置。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国有资产私有化,而使用部门凭借其实际占有权、使用权获取收益,从而导致学校收益流失,国有资产损失难以得到有效的价值补偿。 (三)考核机制不健全。在高校管理中,正确、客观的评价以及严格、合理的奖惩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约束机制,这一机制的缺乏致使在学校管理中难以将学校发展好坏与校领导、管理层自身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学校经营的好坏、资产安全与否无人负主要责任。一些高校名义上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未按照制度执行,从而弱化了其中
7、的效力。 在考核中经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甚至违反规章制度的操作,如在干部业绩、教学成绩等考核时,经常以工作完成情况为主,考察的指标比较局限,缺乏全面、综合评价性的指标;在进行年终考核中,考核不规范、不严格;在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程序执行,为其“政绩”弄虚作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首先,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若高校内部财务工作中出现监督力度不够、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检查监督项目不全面等,将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财务运行状况。其次,内部审计监督不完善。内部审计是实施内部经
8、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内部审计监督从实际效力来看并没有达到最终审计的目标、任务。最后,民主监督不力。民主监督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不仅借助于经济、法律等约束机制,同样离不开民主监督这一机制。就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民主监督处在不利状态。 三、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为更好地发挥财务组织的核算、监督、决策职能,高校首先应完善财务组织机构的设置,优化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职能关系,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经营型财务发展转型。同时为了满足财权下放,财务处需要加强对学院财务工作的服务力度。首先,应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制度
9、,明确财务经济责任,严格按照我国会计法进行委任。其次,应将总会计师制度融入到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中,将总会计师列入高校领导班子。再次,总会计师在学校的财务地位明确, 应认真管理和监督好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以及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等。最后,要明确总会计师独立行使权力,其活动不受到任何部门的影响。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完善财权与事权统一的管理体系。高校财务预算包括高校各个部门、基层单位综合、全面的预算,因此在预算管理中必须是全员参加,而不仅仅是学校财务部门参加。其次,建立预算目标责任分解体系。为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效率,高校应该建立内部预算目标责任控制体系。该体系通常以年度预算为依据,以责任
10、中心为对象,把财务预算所确定的指标,按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层级中。最后,完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许多高校预算编制还是采用增量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修改、追加。 预算编制方法较落后,以致成为预算权威性、准确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进行部门或校内预算时,应该将多种较先进的方法结合起来灵活使用。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时应该推动“零基预算”的使用,在编制“3-5 年”中长期财务发展规划时,可以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 (三)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首先,建立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应由上级主管部门主导进行。通过借鉴西方国家采用由财政部门、审计署等独立完成的方式,我国可以采用由财
11、政、审计等部门派出专业人员,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对预算绩效进行考核。其次,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定性与定量指标,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全面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二是在实际设计评价标准时,要考虑标准的客观与公正。再次,充分利用绩效评价信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了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在对责任中心的预算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之后,绩效考核机构需要将考核结果与拨款、资金使用效果问责结合起来最后,财务监督是高校正常运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机制。 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应包括外部监督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
12、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时,需根据新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校长负责,总会计师协助”的经济责任制度、预算分配和考核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财务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等。另外还应进一步充实财会人员配备,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职称、职务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牢固树立依法治校、依法理财的观念。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李丹.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曹勇.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