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 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
2、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 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 .意义的行
3、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 .。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 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砚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二质性研究
4、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以归纳逻辑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中重视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人际互动来诠释研究现象的意义。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建构和深度理解的过程。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在自然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密切的互动,通过一种或多种资 料收集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以演绎逻辑为主的量化研究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讲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质性研究好量化研究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
5、为下表 : 比较内容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主要概念 意义、常识、情境定义、日常生活、了解、过程、实际的研究目的、社会建构 变量、操作定义、信度、效度、假设、统计 显著性、复制验证 有关理论 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现象学、人种学、批判理论 结构功能论、实在论、行为主义、系统理论 研究目标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研究设计 开展的、弹性的、一般的、设计基于直觉,指出可能进行的程序 结构化的、预定的、正式的、特定的、设计是操作程序的计划 研究资料 叙述的、个人文件、田野记录、照片、个人言语、正式文件和其他资料 量化的、可量化的编码、计数、测量、操作型变量、统计的 样本 小量的、不
6、作代表性抽样、“理论抽样”、滚雪球抽样 大量的、分成抽样、精确的 、随机抽样、控制外在变量 研究方法 观察、概览各种文献、参与观察、开放性的访谈 实验、调查、结构化的访问与观察、资料以分组方式提问 与研究 对象的关系 同理、强调信任、平等、深入接触 有界限的、短期关系、保持距离、不介入 研究工具 录音机、研究者本身 测量汇编、问卷、索引、计算机、量表 资料分析 持续进行的、模式、主题、概念、分析的归纳、持续比较法 演绎的、资料搜集完成后进行分析、统计 使用文 本取向的问题 耗时、归纳资料的困难、信度、未标准化的程序、研究大团体较为困难 控制干扰变量、物化、研究者介入 所造成的干扰、效度问题 1
7、.2 质性研究概述 一质性研究的含义 由于质性研究方法尚未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同时又受到多种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也众说纷纭。纽曼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避免数字、重视社会事实的诠释。”斯特劳斯对质性研究的过程和策略做了这样的说明:“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及观点之融合;同时,质性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和统计的分析程序,而 是强调借由各种资料手机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总的来讲,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
8、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被研究者的感受和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由于人类社会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社会现象往往因为不同的时空、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质性,对研究对象要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密切互动 ,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与量化研究方法相比较,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以理解作为认识论的原则。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
9、解,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社会情境以及与社会情境相关的社会规律。研究者只有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和环境的解释,进而才能理解他们的外显行为。 2.强调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质性研究在了解社会现象时倾向于把现象放在当时发生的具体场景或社会网络中去考 察,并试图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的了解。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的目的是借助对现象整个背景的了解去解释现象。 3重视参与者的个别经验。质性研究特别重视参与者个别经验的特殊性。一是因为每个参与者都有特殊性,研究结果无法被复制或被进一步退轮到相似的情境的对象,二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必须以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特殊经验以及感
10、受为基础。虽然研究者可以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但是只有基本掌握了参与者的个人解释,才能真正弄清楚参与者行为的动机。 4.强调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质性研究者认为社会生活是动态的发展的 ,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因此质性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采取“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固定方案行事。 5.以文本形式呈现资料。研究者所收集的资料最终都要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呈现,研究者要经过资料转录的过程,才能进入资料分析的阶段。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放空自我,让自己和资料不断进行对话,让资料与理论进行对话,再从参与者的立场来解读资料语境的意义。
11、 6.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反思性。在质性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这一行为本身会影响现象的变化。研究者是他们所研究的世界的一部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研究者是无法做到“客观性”“中立性”的,因此,研究者自身可能对研究过程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反思性,不仅清楚地认识整个研究过程,把握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7.研究者使用多面的、反复的和同步的复杂推理。虽然推理大多是归纳性的,但事实上归纳和推理都在起作用。思考的过程同样是反复的,总是从数据收集与分析到问题的重构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收集、分析和补写 s 数据也是同步进行的。 三质性研究理论取向 虽然质性研 究主要遵循“解释
12、主义”的传统,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质性研究者都按照这一理论行事。质性研究发源于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因此研究者在理论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绝大部分研究者重视解释主义的传统,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学理解,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同时,一些研究者也继承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谨的方法,可以对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获得“真实”“可靠”的了解。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意识到政治、文化、性别和 社会阶层对研究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实地研究法
13、 实地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以直接、生动和深入的特点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特殊性结论的方法。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将实地研究解释为 :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 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质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法是处于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技术之间的一种基本研究方式,它规定了资料的类型,既包括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又包括
14、分析资料的手段和技术。实地研究法收集的资料通常是质性资料,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分析资料的方法使用的是质性分析的方法。在社会学中,又有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分,分别体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实地研究属于质性研究的知识探求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对少数个案的深人理解,有时也被指责 为主观色彩较浓。 早期的实地研究多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称为田野工作或实地参与观察法,是文化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它与“民族志研究或“民族志”一起构成人类学家收集资料的有效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的具有一定程度可能性的理论都来自于将观察与假设结合在一起的归纳过程,而这种归纳只能由社会人
15、类学家在田野来完成。研究者必须做好准备 ,到他将要研究的人民或民族中生活几年,与这些人建立尽可能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实地研究的方法都旨在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构理论,而非检验理论。其基本的逻 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收集各种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之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1 参与观察法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法可以说是一切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扮演的角色,可以把观察法区分
16、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现察。所谓非参与观察,部分学者也称其为局外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 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并正在观察他们。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一参与观察法的渊源 1.参与观察法的起源 参与观察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田野工作的兴起,从某程度上讲,参与观察最早是被应用于田野工作上的。但真正在学术上确立参与观察法地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尼斯诺 .马林诺夫斯基。他是第一位与研究对
17、象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记载整段收集 资料过程的研究者。 20 世纪 20 年代,他把密集田野工作当成一个新方法介绍,并主张“在直接观察与当地人的陈述以及观察者推论”之间做出区别。他说,社会研究应该直接与当地人互动并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交往过程。马林诺夫斯基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曾两度对生活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土著居民进行考察。 由于历史文化和当时条件的限制,在 .林诺夫斯基时代,运用参与观察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一般选取的是“非文明社会”或“外围杜会” (这是一种文明中心主义的倾向 )。但是,研究 者出来运用参与观察法研究其他社会外,还针对自己
18、所在的社会进行研究,如查尔斯 .布斯和碧翠斯 .韦布、费孝通。 2.参与观察法被作为技术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末,芝加哥学派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扩大应用人类学模型来探究研究者自己社会内的团体与情境,于是便出现三个原则 : 第一,研究自然状况或情境下的人群 ; 第二,通过直接与人互动的方式来研究他们 ; 第三,获得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并对成员的观点提出理论陈述。 3.参与观察的再度兴起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田野研究再度活跃起来,田野研究从认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语言学中借来不少概念与技术,并运用到参与观察中;此外,研究者们重新检视社会科学认识
19、论的根基与哲学假定。 3.参与观察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参与观察方法因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闻名,并一度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独特研究方法。但事实上,参与观察不但被人类学者和杜会学者所采用,其他领城的学者如教育学、医学也采用。参与观察已经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田野研究者直接观察在自然情境中的成员并与之互动,以便获得他们看待事物的真实而全面的 观点。他们爱用行动主义者或社会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论述社会生活;他们强调人们通过互动来创造与界定社会意义,人类经验是 主观感应的过滤,这个主观感应左右着人们看待事物与采取行动的方式,因此,他们放弃实证主义对“客观事实”的强调,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 .集中
20、在日常的、面对面的协商、讨论以及社会意义建构的杜会过程。 二参与观察法的特征 1.优点 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使得研究者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人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因此,它为获得有 关社会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无论是结构式访谈或自填问卷都要求研究者事先决定好一组要求被访者回答的问题,这样做有可能使研究者把他自己关于研究现象或行为的特定猜想、判断、看法和观点强加给社会世界。在这种特定的注意力和特定的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得出的,很可能是对研究现象的变形和曲解。 2.缺点 所谓参与观察法的缺点是指其得到的
21、资料往往缺乏信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去衡最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当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体验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场合 根据对文化团体的研究, Bogdewie 总结了几个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的情况:第一,当研究者在研究场域时,团体成员不会因为研究者的
22、出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研究者是被包容的,而不是令团体成员感到好奇 的对象。在这样自然的场域里,亲眼目睹真实现象的机会相对增加;第二,当真实行为和言语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因为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不容易反映出真实行为;第三,当研究者的问题可以用团体成员的语言形式来解释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第四,事情的连续性和连接性有助于解释现象的意义,参与观察是有利的方法,因为参与观察可以看到连续性脉络的现象,远比利用重复访谈或由不同的线索建构意义要完整。 四参与观察的伦理议题 参与观察者亲自涉入他人的社会生活,引起了许多伦理道德上的两难问题。 1.欺编 实地参与观察中欺骗的出现
23、有数种形式:研究者可能是暗中进行的,或可能用假名字、假角色或假身份,或是在某些方面对成员有所误导。在这几种形式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就是“暗中研究”与“公开研究”的争议。有些学者支持欺骗,并且认为欺偏是进人入田野、获得对社会生活许多层面的充分了解的必要方法。有些学者反对使用欺骗这种方法,他们认为欺骗会摧毁研究者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虽然欺骗手法的道德地位令人质疑,但是有一些研究场域或行动只能暗中研究。 2.保密 研究者从田野调查获得私人性的亲密信息,而这 些信息往往是私下提供的,研究者在道德上有义务对资料进行保密,这包括保守资料的秘密,不让该场域中的其他成员知道,在田野笔记中,可以用假名取代成员
24、的真实姓名。 3.牵涉偏差者 对从事非法行为的偏差者进行参与观察的研究者面临更多的两难。他们知道而且有时也涉入非法活动。 Fetterman 称这种知识为犯罪知识,不仅政府官员对此深感兴趣,其他偏差分子同样也对此充满兴起。研究者面对一种两难局面,一方面要与偏差者建立信任与熟悉的关系,另一方面得注意不要涉入太深以致违反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标准。 4.有 权有势者 田野研究者倾向于研究没有权势的人,例如街头游民、穷人、儿童、科 层制度下的底层劳工等,而有权势的精英分子会雇佣有效的守门人来截断研究者接触他们的管道。研究者常常受到忽略社会上这些权势人物的指责,也常常被权势人物批评为偏袒弱势者。 5.出版
25、田野研究报告 研究者得到的与报告出来的私密知识,制造了隐私权和知识权之间的两难问题。研究者不会公开宣传成员的秘密、违反隐私权或做出伤害他人名誉的事情。如果研究者不能出版任何对某人会造成冒犯或伤害的内容,对研究者所知所闻的某些事必须保密,如果 这样导致关键细节都被删除,那么,研究者所发表的东西必然很难取信于人。 2.2 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理论渊源 追溯个案研究的渊源大约开始于 19 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学家 Le Play 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进行研究,以及后来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田野研究。到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才进一步将个案研究运用于对工业化和都市移民
26、相关问题的探讨。 1.人类学民族志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把民族志称为田野研究。所谓民族志,是指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观点 ,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类学民族志主要源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对马林诺夫斯基来说,文化是一种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信念和仪式建构出对当地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马林诺夫斯是波兰裔的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难到澳洲东北部南太平洋岛屿中的美拉尼西亚,在岛上居住了三年,迫使他对当地奇怪的异国风俗进行观察。秉承人类学的思维方式,马林诺夫斯基将研究的每个细节做了分类。对他而言,文化即意味着社会生活中行为、信念和仪式的共同形态。
27、 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和社会学 民俗方法论的主张不谋而合。就传统社会学理论观点而言,民俗方法沦主张社会建构是从不同团体的经验中建立而成,由于文化是日常生活知识建构的产物,所以知识本身其实是不稳定的。许多社会学家将民俗方法论的主张视为社会学的异类思想。一般而言,民俗方法论所关注的是人类经由什么来构成其对人类社会问题的认知。就民俗方法论而言,人类是经日常生活的互动过程,试图建构对社会结钩的知觉。通常,对社会结构的认知主要经由两个层次:一是表面规则,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生活规则;二是诠释性或深层规则,对普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规妇则重新加以诠释 。 2.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社会学应用个案研究可迫
28、溯到 19 世纪未 20 世纪初社会工作者的研究,和社会学家应用个案研究探讨美国都会市郊中移民社区的失业、贫穷和犯罪现象。然而,他们很少直接处理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官方的健康服务计划以及其他二手资料,很少面对面地去解决问题。 1916 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托马斯和帕克教授首创田野研究方案,倡导个案研究。他们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解,应超越官方文件、档案资料,直接接触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可以通过访谈方式 ,深入了解社区中贫穷与犯罪现象。 在 20 世纪初期,芝加哥就成为美国个案研究重镇。芝加哥学派所关心的是都市化与移民的社会问题。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将都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视为都市生态学的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