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阳一中分校 20112012 学年度毕业班语 文 模 拟 一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 ,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 ,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
2、艺” ;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 ,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 ,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 ,放置在地上从“土” ,炉中烧木炭从“木” ,木炭燃烧从“火” ,风炉上煮茶汤从“
3、水” ;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
4、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 ,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
5、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 ”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 (3 分)A.“怡” 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2以下理解符合
6、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 “静” “怡” “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 ,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 ,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 ,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 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
7、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 “静” “怡” “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 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 ,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 ,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
8、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日:“王佐才也。 ”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日:“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
9、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已掩其不意。 ”太祖遂行。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
10、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或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除亢父令 除:授予官职。B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冲:冲击。C其辞悖慢 悖:悖逆。D太祖乃以绍书示彧 示:给看。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苟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3 分) ( )举孝廉,拜守宫令 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待彧以上宾之礼 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已掩其不意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以彰殊勋,密以咨彧A B C D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1、)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颗就认为他不同寻常,很推重他。董卓之乱时,荀彧辞官到了冀州,后来跟随太祖。B迎天子回都后,太祖接到袁绍给他的信,太祖看后勃然大怒,出入的举动和平常不同,大家都说是败给张绣的缘故,只有苟彧认为有其他忧虑。C荀彧很有见识和谋略。他分析太祖在气度和谋虑上都胜过袁绍,即使袁绍目前实力雄厚,也难有所作为,太祖听了很高兴。 D十七年,董昭等人说太祖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为国公;荀彧却持异议,认为太祖兴义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不应该受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5 分)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
12、寿春,以忧薨。 (5 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 分)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8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5 分)9请从动静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6 分) (1 )涉江采芙蓉,_ 。采之欲遗谁?_ 。 (古诗十九首 )(2 ) _,而不知其所止;_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 )莫道不消魂,_,_ 。李清照醉花阴 )乙 选考题(在三、四题中选做一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3、25 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遗 璞 贾平凹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璞遗璞。住在这孕璞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夜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
14、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多亏?”“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
15、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
16、村了吗?”“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 , 流放是什么意思?”“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以后还能来吗?”“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
17、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
18、多人前来游玩观赏。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E.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2 )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 分)(3 )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 分)(4
19、)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25 分)物理学定律“错”了吗?20 世纪 20 年代发现了宇称守恒定律,人们运用这个定律解决了不少难题,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1947 年,有人在宇宙射线的云雾照片留下的径迹中看到一个新的奇异粒子,该粒子发生衰变时宇称不同;1953 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和宇称守恒定律不符的奇怪现象,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起初,李政道、杨振宁也都力图在不改变守恒定律前提下
20、,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并先后提出不少假说,从实验上加以检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也许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本来就是不守恒的”这个念头在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头脑中萦绕,这意味着拒绝承认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天深夜,李政道家的电话又响了,是杨振宁的声音:“我借来了西格本所编的有关核谱学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明天你到我这来,咱们逐个推算,我感觉到原来的宇称守恒实验好像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 ”“行!我明天一早就过去。 ”李政道兴奋地回答。第二天,李政道一跨进杨振宁的办公室,就看到杨振宁桌上的一大堆书和一大摞稿纸,再看看杨振宁那熬红的双眼,笑着说:“杨兄,要注意身体啊。 ”“
21、彼此!彼此!来,坐下来! ”杨振宁捧出一大堆书, “我已经算了几个,确实都以极大的精确度证实了宇称守恒定律,可是这些实验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虽然在以往分析实验数据时都假定了宇称守恒,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事实。 ”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1956 年 10 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
22、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得对称的结果。 ”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的赌我倒是情愿。 ”仅靠一篇论文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要有令人信服的实
23、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美籍华人、著名的女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素以严谨著称的吴健雄教授,对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亲自把关,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常常泡在那里,一起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案。在 100 天的实验日子里,吴健雄一步也没有离开实验室。1956 年 12 月,吴健雄走到每个人身旁,叮嘱大家检查好各种仪器,她自己紧张地注视着计数器。计数器快速显示,与原来的设想吻合,她沉着地下令:改变磁场方向。计数器的荧光液晶数字显示着,在跳跃着,全组人员的心紧张得不可名状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
24、。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 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应该提到的是:1928 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遭斥为“开玩笑” ,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摘编自蒋东明李政道传 )(1 )下列
25、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 30 年。(
26、2 )尽管李政道、杨振宁“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 “又谨慎地补充” ,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分)(3 )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4 )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请从“勇气” “发现” “执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
27、犯错误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从不呵斥挖苦。B在于丹、易中天、钱文忠等“百家讲坛”的名家推波助澜下,国学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电器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看来,送货上门的做法,已成为潜在的商机。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清明上河园成为开封旅游的新名片,它的门票上古香古色地印着汴京市井风俗 画,让人们一拿到手中,就喜欢上了它。B仅仅立
28、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无法让农村真正富裕起来,农村的真正富裕,最终离不开城市的帮助,这是中央特别重视城乡统筹的重要原因。C近年来,关于励志成功学方面的书籍十分畅销,这是因为人们对成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活现状越来越不满所致。D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仍不断发生,这些损人不利已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
29、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虽然民俗在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民俗不是政令法律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A B C D16在下面横线处各续写句子。 (5 分)要求:(1)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使各段文字衔接顺畅,文意贯通。(2 )续写句子的句式与该段划线部分相同。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 “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 “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17为响应教育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号
30、召,学校将正式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更好地推动此项活动,请你为学校拟写 1 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不超过 14 个字。 6 分)标语: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18有兄弟二人,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紧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很是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进来。 ”于是,兄弟两人就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时,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 ”妈
31、妈笑道:“只要把窗子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语文模拟一答案1 C(C 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 ”,属于“ 品茶” ;“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属于“茶艺” 。 )【解析】 这是考查“理解并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它牵涉到关键信息筛选、下定义的方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判定等几个能力点。快速完成这道题目,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准确信息,针对原文意思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快速将选项进行比较。2 B ( A 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32、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 静 怡 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C 项,原文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 真” ,不是说发源于“真” ;原文说它有“ 三重含义”不是说“ 三个具体要求” 。D 项,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 ”提出的“和、静、怡、真 ”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 )【解析】 这是一道准确把握原文信息,对明显的错误信息和可能错误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的题目。3 D( D 项推断错误。 “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 ,但是陆羽只是
33、借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经过中国 茶圣的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 )【解析】 这是一道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想象的考查题。完成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三个步骤:一是推断想象的信息源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命题人恰好会将这些信息源故意搞错;二是所进行的推断想象活动必须在原文信息范畴之内,命题人会故意无端扩大或缩小;三是所进行的推断想象必须符合事理逻辑本身,有时候命题人会故意将这些推断失误,甚至不看原文都能够看出命题的痕迹。4 ( 3 分) B(冲:要道)5 ( 3 分) C(被推举为孝廉袁绍礼待苟彧董昭询问荀彧)6 ( 3 分)
34、A(到冀州有误) 7 (5 分)古代成功和失败的人,果真有才能,即使弱小,也必将强大,如果不是有才能的人,即使强大,也会变得弱小。 (大意 2 分,诚、苟、易各 1、分)(5 分)适逢征伐孙权,太祖上表奏请派荀彧到谯地慰劳军队,荀彧因病留在寿春,因忧郁而死。 (大意 2分,会、表、薨各 1 分)8在阴云低垂,野苹青青的背景下,岸边不时有一树盛开的鲜花;(3 分),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2 分)9、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2 分)。诗人静中观动,看风雨吹,潮水起伏,(2 分)表现出诗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 分)。(或“表现出诗人孤寂
35、、失意的不平静心境”)10 ( 1)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1 ( 1)答 E 给 3 分 答 B 给 2 分 答 A 给 1 分 答 C 或 D 给不给分【考点】对文学作品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结构思路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解析】E 这篇小说以对话,构建故事情节并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个性,表现现实生活,从此可以判断出,在艺术手法上对话是最为突出的手法,所以 E 项的分值应该是最高的。B 项是对小说情节中的一个细节的分析,分析出了这个细节的人物心理。所以在选项答案中选以上两项是最为合理的。A 项中“
36、地方偏远” 、 “弃石传说”和“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在文中都有相应的内容,概括的也相对准确,但是“成为旅游胜地”这一项信息在文中却是明显的错误。C 项 从文中的信息看,村民们是因为老贾当官了才表现出来的骄傲,这一项分析完全错误,违背文意。D 项,婆娘们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插嘴不妥,而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所提到的信息被男人否定,意识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这里表现的是村民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思路分析】 这是对文意、主题及表现手法的综合分析,要在全文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理解。(2 )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
37、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考点】作者的思想态度和写作思路【解析】抓到语境,理解两次提到小孩凉鞋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细节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再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这两个细节在结构上的作用。我觉得两次点到这个细节不仅在小说的主题表达上起作用,对与情节的推进也是有作用的,有了鞋,还在期待鞋,这和后文蛮儿们炸开“遗璞”是一个情节上的过渡。【思路分析】解答作用类的题目是要注意从主题思想和结构思路两个方面,联系全文来解答。(3 ) 淳朴善良,省城老贾 “犯了错误” ,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 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
38、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救济。 (每答对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解析】遗璞村人的特征要注意结合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加以概括。他们对待省城老贾,对待“遗璞” ,对待救济(粮食和凉鞋)以及对待蛮儿的几个细节可以概括出来。【思路分析】鉴赏小说中的形象,是小说阅读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注意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归纳主旨。(4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从主题上说, “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
39、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点】考查对小说的情节思路和主旨的理解【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本着
40、一千个读着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鉴赏原则,这道题设计了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特有的内涵和外延,所以考生在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意对文章主旨的正确理解。【思路分析】这道题的答题角度注意有两个,一个是情节的结构思路,一个是文章主旨。所以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考虑到思想主题和结构思路两个方面。12 ( 25 分)(1 ) (5 分)答 D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2 ) (6 分)当时物理学界关予奇异粒子的知识还很缺乏; 这种理论还有待更多的实验验证;虽然李、杨二人经过大量的推算和深入的研究,但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应该更严谨细致(每点 2 分,意
41、思对即可)(3 ) (6 分)说明宇称守恒定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表明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对李、杨二人的理论不以为然;村托在巨大压力面前,李杨二人超乎寻常的勇气。(4 ) (8 分)观点一:有勇气才敢于创新。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尊重事实,不盲从权威;敢于突破已有经验和理论的束缚;敢于建主新的理论。观点二:发现是科学进步的基础。认真研究反常现象,及时捕捉到新鲜的信息;善于发现权威理论不周严的地方;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三:执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从失败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确定研究方向坚持正确的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
42、上任何一种观点或者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正确给 3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5 分)13 ( 3 分)C(A 词义误用。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B 褒贬不当。推波助澜: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多含贬义。D 对象误用。半大不小:特指介予成年与儿童之间的年龄)14 ( 3 分)B(A 语序不当。可改为“印着古香古色的” ;C 甸式杂糅。可捌掉“因为”或“所致” ;D 成分残缺。应在 “贸易保护”后加“事件” ) 15 ( 3 分)D1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盏豪迈的潇洒, “天生我材必有用 ”是一种自信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一种高洁的潇洒,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一种不羁的潇洒“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种悲壮的潇洒信口开河、油腔滑调不是潇洒,自吹自擂、相互攀比不是潇洒,挥霍无度、公款吃喝不是潇洒,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不是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