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填空题1) 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 、 、 和 。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2) 信息的维度包括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4)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5) 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6) 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7) 管理信息系统的
2、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 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六个阶段。8) 原型法的 4 个步骤包括 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9) 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面向 过程 而不是面向数据的。1) 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有 70%左右是由于 规划不当 造成的。2)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 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_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_。 一 一 成败3)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大致经过环境分析、 、 、拟定信息技术标准和 。制定战略 设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项目分派和管理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_,而
3、方法描述了实施规划的_。指导模式 步骤5) 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和_。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6) U/C 矩阵是用来表达_ 和_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 MIS 开发中用于_阶段的一个重要_。过程 数据 系统分析 工具7) U/C 矩阵中的 U 表示_,C 表示_。数据的使用者 数据的建立者业务流程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客户驱动和_。跨边界8) 业务流程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识别、发现、诊断、_、_、_、执行和控制。计划 设计 配置9) 业务流程重组的 5
4、个主要步骤是:建立企业目标和过程目的、找出需重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 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和建立一个新过程的原型。10) 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_、_、_,最后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的过程。可行性分析 详细调查 系统化分析11)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_”的问题。 如何做12)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_二_阶段。13) 详细调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定性调查和_定量_调查。定性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流程的调查、数据流程的调查、_和_。 处理特点的调查
5、系统环境的调查2一、 填空题1) 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_阶段,主要解决系统“_”的问题。三 怎么做2)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_详细设计_两大部分。3) 按功能划分,可将代码可分成:顺序码、_、十进制码和_。层次码 助忆码4) 与实施过程相反,系统设计对输出/输入设计的设计是从_到_。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5) 在 E-R 模型中,用菱形框表示_,用椭圆形框表示_,用矩形框表示_。联系(或关系) 实体的属性确 实体6) 假定一个 E-R 图包含有 A 实体和 B 实体,并且从 A 到 B 存在着 m:n 的联系,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型应包含 3 个关系模式。7) 假定一个 E-R
6、 图包含有实体 A 和实体 B,当转换成关系模型后只包含 2 个关系模式,则实体 A 和实体 B 之间存在着 的联系。一对多(或 1:n)8)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两个实体之间为_的联系。一对多(或 1:n)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包括 、 、 _、_、_、系统转换和用户验收等。硬件准备 软件准备 人员培训 数据准备 试运行2) 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比,系统实施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 。组织管理工作繁重3)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动脉要包括了 和 两个方面。限制使用GOTO 语句 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4) 程序设计的标准主要有:可
7、靠性、_、_、_、健壮性和高效率。规范性 可读性 可维护性5) 系统调试大致经过程序调试、 和 3 步。联合调试 系统调试6) 测试步骤分为模块测试、集成测试、 和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7) 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_、_和_。并行转换 试运行转换 逐步转换1) 系统维护分成_维护、_维护、_维护和_维护 4 种主要类型。纠错性 适应性 完善性 预防性2) 系统评价的指标有_评价指标、_评价指标、_评价指标和_评价指标等。系统质量 系统运行 系统性能 经济效益3) 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安全一般包括计算机安全、_安全和_安全。网络 信息2、单选题1) 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A
8、)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2) 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 B ),而信息是数据的( )。3A、来源结果 B、载体含义 C、含义载体 D、结果来源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C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4)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C )。A、机器系统 B、物理系统 C、人-机系统 D、人工系统5) 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 B )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A、管理职能 B、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C、从上到下不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D、B&C1) 在系统
9、开发中各阶段紧密衔接、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具有特别转折点和阶段性成果,这样的开发方法称为( A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2) 一种从基本需求人手,快速构筑系统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称为(B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3) 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自始至终围绕着信息系统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来进行: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解,确定需要使用的对象和类,建立适当的类层次等级以及对象之间传递消息实现的联系,从而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问题领域的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模拟。这样的方法称为 C( )。A
10、、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4) 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 B )的系统开发方法。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 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验式开发策略5) 原型法是一种基于( D )的系统开发方法。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验式开发策略6) 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开发时,解决“这个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是如下哪个阶段的事( C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立项 D、编程7) 通过购买应用软件包建立信息系统的方法称为(C )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软件包开发法 D、外包法8) 将信息系统开发的部分控制权或全部
11、控制权交给从事系统服务的外部开发商的开发方式称为( D)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软件包开发法 D、外包法9) CASE 称为( B )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0) SRE 称为( D )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1) RAD 称为( C )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 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2) 信息系统的英文缩
12、写是:( B )A、 IM B、IS C、IN D、FS43) 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 20 世纪( B ) 。A、 30 年代 B、60 年代 C、90 年代初 D、90 年代末4) .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 D、用户操作手册5)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 ) 。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6) 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D ) 。A、信息的收集 B、加工C、传输和利用信息 D、决策7) U/C 矩阵中的 U 和 C
13、表示( C ) 。A、用户和客户 B、使用和创建C、数据使用者和数据建立者 D、服务器和客户机8) 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B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一、 单选题1)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C )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是如何做C、系统做什么 D、系统如何实施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 和 B3) 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C ) 。 A、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B、
14、数据字典C、数据流图 D、数据-功能格栅图4) 借助一种称为 PERT 网络图的技术,用有向线段把代表工序的结点连接成为一张网。通过分析工序的最早、最晚开始时间,最早、最晚结束时间和它们的时差,对工程开发计划进行优化并找出工程进度的关键路线,这样的计划与控制技术称为( C )。A、横道图技术 B、计划图表技术 C、计划评审技术 D、关键路线技术5) 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B )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6) 通常称数据流图为:( ) 。A、用例图 B、类图C、E-R 图 D、DFD 图1) 系统设计时( C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 B、按
15、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机构划分子系统2) 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内部联系( B )。A、弱 B、强 C、独立 D、简单3) 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A )。A、弱 B、强 C、独立 D、简单4) 层次码是一种( B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5) 系统设计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是编写( B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说明书6) 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D )。5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
16、粗到细,逐步求精1) 系统实施的具体依据是( B )。A、系统功能结构图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系统环境配置方案 D、系统使用说明书2) 通常所说的菜单模块是一种( A )。A、功能控制模块 B、输入模块C、输出模块 D、数据维护模块3) 从指导思想上来说,程序调试工作的实质目标是( B )。A、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B、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 C、检查程序的可靠性 D、验证程序功能的完备性4) 把经过测试的各个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测试,称为( C ) 。A、模块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验收测试5) 把经过模块测试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子系统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
17、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称为( B ) 。A、模块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验收测试6) 在动态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属于( B )。A、白盒法 B、黑盒法C、条件覆盖法 D、经验推测法7) 在动态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的方法属于( A )。A、白盒法 B、黑盒法C、条件覆盖法 D、经验推测法8) 在动态调试过程中,采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属于( B )。A、白盒法 B、黑盒法 C、条件覆盖法
18、D、经验推测法9) 在动态调试过程中,采用条件覆盖法,即执行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的每一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的方法属于( A )。A、白盒法 B、黑盒法 C、等价分类法 D、经验推测法10) 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 C )和人员培训工作。A、系统设计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11) 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3、名词解释1) 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 ,为了某一目标结合而成的
19、有机整体。2) 数据 :是客观实体的属性的值 ,是记录下来的 ,可以鉴别的 ,一般来说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资料 。3) 信息 :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 ,经过解释的 ,对某一社会组织的行动或决策具有明显或实际价值的数据。4) 管理信息 :是指与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环境管理等过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5) 信息管理 :是指信息的收集、加工 (处理 )和使用。66) 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 :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1) BSP:企业系统规划法2) CSF:关键成功因素法3) DSS:决策支持系统4) ESS:主
20、管支持系统BPM:业务流程管理BPO:业务流程优化Petri 网:一种常用的形式化建模语言,可以实现离散并行系统的数学表示。BPR: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1)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2) 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3) 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4) ER 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即数据对象) 、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1) 静态测试:通过被测程序的静态审查,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错误。一般是人工脱机完成,也称人工测试。 2) 动态测试:通过
21、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被测程序,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3) 白盒测试: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也称结构测试。4) 黑合测试: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试,也称功能测试。1) PERT:计划评审技术2) 关键路径: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任务序列3) 成本估计:估算出项目的总成本以及得到各类资源所需的成本1) MIS:管理信息系统2) MRP:物料需求计划3) MRPII:制造资源计划4) ERP:企业资源计划5) ERPII:第二代 EPR4、简答题1) 企业 IT 人才
22、主要有哪些组成?企业 IT 人才主要有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电脑操作人员和计算机维护人员组成。2) 什么是数据和信息?数据与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数据一般是指未经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现象的描述,是事实性的数字、文本和多媒体等数据,数据最终将被转换为信息。信息是指经过被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的价值。联系: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的含义。区别:信息具有决策价值。3)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能及时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的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
23、理、调节和控制的人机系统。4)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的主要牲有: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71)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哪些方面?1. 答: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应当包括:1) 信息系统发展战略;2) 信息系统总体结构;3) 信息系统技术方案;4) 信息系统实施的初步方案;5) 项目预算;6) 成本/效益估算;7) 风险评估等。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括哪 4 个方面和主要内容?2. 答: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括如下 4 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 当前的能力状态3)
2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4) 近期规划3)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特点?3. 答: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具备如下特点:1) 目标明确。2) 可执行性良好。3) 组织人事落实。4) 灵活性好。4) 何为企业系统规划法?其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4. 答: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e, 简称 BSP)是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与识别数据,再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最大优点是它全面展示了组织状况、系统或数据应用情况及差距,适用于刚刚启动或可能产生
25、重大变化的情况。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帮助众多管理者和数据用户形成组织的一致性意见,并通过对管理者们自认为的信息需求调查,来帮助组织找出在信息处理方面应该做些什么。企业系统规划法的缺点是收集数据的成本较高,数据分析难度大,一些有偏见的高层管理者认为这是一项昂贵的技术,数据处理成本过高;另外收集信息往往不是集中在需要的主要管理目标上,而是集中在目前使用的信息上,其结果往往导致信息系统只是一种把手工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翻版。何为业务流程重组(BPR)? BPR 成功的基础有哪些?1. 答:业务流程重组(BPR)是指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
26、量、服务和速度。BPR 成功的基础主要有:信息技术和组织,除外企业领导的抱负、知识、意识和艺术也是很重要的。何为业务流程优化?通过流程优化能获得哪些优势?2. 答: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就是流程的优化。通过流程优化能获得如下优势:1) 节省时间和资金。2) 改善工作质量。3) 固化企业流程。4) 实现流程自动化。5) 实现团队合作。86) 优化流程。7) 向知识型企业转变。1) 简述数据流图的符号及含义。答:数据流图有如下四种主要符号:1) 总体设计又称概要设计,其基本任务有哪些? 总体设计又称概要设计
27、,其基本任务主要有:将系统划分为模块,并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决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及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包括计算机处理方式、网络结构主账款、软件及硬件平台设计等。2) 什么是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是一种用于概要设计的一套方法,与结构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该方法的要点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功能划分;模块化;软件结构化准则是模块独立性;模块内聚性高,模块间的耦合性低;用软件结构图来描述软件结构。输入设计的原则?3) 常用的输入数据正确性校验的方法有哪些?输入设计的原则包括:最小量原则、简单性原则、早检验原则和少转换原则。常用的输入数据正确性校验的方法有人工校对二次输入校对
28、根据输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校对用程序设计实现校对。一、 简答题1) 何为软件开发工具?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有哪些?答:软件包开发工具是指用来辅助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软件,主要有编程语言、数据库、可视化编程、专业系统的客户/服务器待。2) 何为程序调试?何为系统测试?两者主要有何区别?答:程序调试是指从表明程序中存在错误的某些迹像开始,确定错误的位置,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系统测试是指为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是对系统最终的评审。两者主要区别是前者一般由系统开发人员来承担,它是一种主动性的工作;后者往往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来进行,目的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3) 简述系统测试的步
29、骤与方法。答:系统测试的步骤分为: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系统测试的方法主要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是通过被测程序的静态审查,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错误。一般是人工脱机完成,所以也称人工测试。动态测试是通过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被测程序,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它又包括了白盒测试和黑合测试两种方法。4) 系统转换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系统转换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并行转换、试运行转换和逐步转换。直接转换的特点是:一旦确定新系统准确无误后就立刻启动,终止老系统的运行。数据源或去向,表示一个处于系统界限外的组织或人,是系统数据的输入来源或去向,也称为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30、,通常是与存储介质有关的帐册、单据薄或计算机的文件和数据库等。处理逻辑,通常是对输入数据或存储数据进行某种处理之后产生输出数据流。数据流,表示数据的流向。一个数据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基本数据项、组合数据项或记录。9特点是简单、费用小,但风险大,适用于一些不太复杂的系统。并行转换的特点是:新老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经过考验后新系统正式替代老系统。特点是安全可靠,但代价大。试运行转换的特点是:类似并行转换,安全可靠。区别前者,它是运行全部功能。逐步转换的特点是: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两种方式的结合,是在新系统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即安全可靠又节省了费用。一、 简答题1)系统维护工作包括哪
31、些主要内容?答: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如下 4 个方面的内容:1. 程序的维护2. 数据的维护3. 代码的维护4. 设备的维护 2)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视系统的具体目标和环境而定,总体应包括如下 4 个方面的内容:1. 系统质量2. 系统运行3. 系统性能4. 经济效益3)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答: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未经授权的任何个人或组织利用任何手段进入信息系统,并且修改数据文件、窃取数据文件,对系统的软、硬件或者数据文件进行破坏所引发的问题。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有许多的对策和措施,如: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硬件设备控制、软件控制、数据安
32、全控制、系统实施控制、管理控制等。除外,在系统开发中严格按照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充分考虑系统的配置和安装设备时的安全问题,系统设计中重视安全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在系统运行中注意数据的备份与系统的恢复等。应用题已知进行某信息系统规划中,有如下的计划进度网络图:请计算出各工序的最早、最晚开始时间,最早、最晚结束时间及其时间差,从而确定工程计划进度的关键路线和项目周期。解:(1)工序号 工序时间(天) 最早开始时间 最早结束时间 最晚开始时间 最晚结束时间 时差 关键路线A 20 0 20 0 20 0 A10B 50 20 70 20 70 0 BC 40 20 60 30 70 10 D
33、 70 20 90 30 100 10 E 30 70 100 70 100 0 EV1 0 60 60 70 70 10 V2 0 90 90 100 100 10 F 30 100 130 140 170 40 G 30 100 130 110 140 10 H 20 100 120 120 140 20 I 40 100 140 100 140 0 IV3 0 130 130 170 170 40 V4 0 130 130 140 140 10 V5 0 120 120 140 140 20 J 30 140 170 140 170 0 JK 20 170 190 170 190 0 K关键线路是:ABEI JK 。项目工期是:190 天。请将网络图转换为工程进度横道表。该项目的工程进度横道图如下(单位 10 天):A B C D E F G H I J K 二、 应用题2) 在教学管理数据库中,有教师、课程和任课三种关系。其中,教师关系有属性教师编码、教师姓名、担任课程 1 和担任课程 2;课程关系有属性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所属专业和学时数;任课关系有属性课程编码和任课教师编码。请根据这三个关系提供的属性,给出它们对应的关系框架。答:教师关系框架为:教师编码 教师姓名 担任课程 1 担任课程 2课程关系的框架为: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 学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