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研究摘 要 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是统计系统完善的重要举措,统计要素、制度、方法的滞后会严重影响服务型统计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的措施展开重点论述,旨在提升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服务性、实效性。 下载 关键词 现代服务型 统计 建设 措施 国家统计局提出“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目标,这一目标是落实建设结构优化、职能科学、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同时也是充分发挥统计工作职能、体现其本质要求的一个必然选择。各级统计部门需要转变自身存在的不足,自觉响应现阶段服务需求逐渐高涨的形式
2、,并牢牢树立“统计为民”的工作理念,推动现代服务型统计的建设。 一、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保障不到位 统计数据的准确、完善是服务统计工作的一个根本,但是一些统计部门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单位的重视程度不足、源头数据信息精准性不足、结果上报的不够及时,究其根本,就是缺乏有效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导致审计执行工作缺乏依据。 (二)统计制度、方法的滞后 现行的统计工作覆盖面不够广,且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针对劳动工资的统计中,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职工占据多数,但是现阶段民营、私营企业的数量已经远超国有单位和企业,却并未包含在统计中,导致所产生的统计信息缺乏代表性和准确性。另外,调查
3、形式的不合理,导致数据信息存在较大偏差,如在非普查性的年度核算中,关于交通运输业中增加值的情况,一直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形式,获取货周转、客运周转两项数据,但是客运行业多数为民营,并未实现统一管理,使得核算数据不够精准。 (三)统计内部的不健全 随着当前社会各行业对统计服务需求的日渐增多,统计部门效用逐渐凸显,但是现有统计内容显然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统计指标过少,当前各项统计工作都是围绕着经济发展,在社会其他事业中内容较少,例如教育、文化、住房和医疗等,导致服务型统计的建设全面性受限。另外,现有的专项统计范围也十分有限,缺少针对性内容,无法向用户提供专项有效服务。例如,某部门需要统计全社会某项
4、专用经费的投入情况,统计部门指标并未覆盖到该领域,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服务。 二、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的措施 (一)规范管理,提高统计工作的基础地位 积极地探索和总结统计科学方法与制度,展开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联网工作。结合当前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建立与完善对统计工作的考核方法,并充实统计的历史台账内容,建立专项的、有针对性的产业统计基础性台账。定期组织统计人员专项培训,提升其统计知识储备量和相关技能,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施行垂直型工作管理模式,完善数据信息的质量责任制度,确保统计工作无弄虚作假的行为。同时,建立对工作人员的督办与考评制度,施行备案制和双重管理制度,将所有统计人员注册
5、在案,对统计人员实行严格的“三管理、一考核”,即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考核奖惩和工作管理,在业务中做好周周沟通、日日联系、按月交流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垂直性监管。 (二)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基础性地位 借助单位资源库和数据库,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对比性核查,并使单位数据精确化,及时维护与更新名录库。强化“企业一套表”的制度中心地位,做好专项业务的督导工作,强化培训,并不断扩宽联网直报工作的使用范围。完善对各项新型产业、服务业的统计方法,健全对社会重点行业的统计与监测,同时加强对当前新型业态、行业的专项研究。强化对规模性工业能耗的统计信息、季度性能耗数据的审核,保证单位内 GDP 能耗总值、规
6、划化工业总值的基本内容衔接。做好对重点行业、区域的跟踪性监测,同时精心梳理好战略性产业与新兴产业。 (三)严格审核,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认真执行数据质量的控制方式,并保证 GDP 年报、季报数据的评估质量。按照固定时间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评估,积极地与金融、财政、民政等部门做好衔接,对商业、劳资等数据作出质量评估,保证上报文件的高质量。严格把控数据的质量,建立并完善核算制度与产业管理制度。协调控制评估,保证各项数据的客观性、质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加强同其他各相关部门的协作,推动资源的优势互补。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经济性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并推动统计工作
7、的纵向发展,增强其预警与监测能力。 (四)创新模式,探索科学统计方法 服务型统计建设需要转变传统的不合理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准确、全面、及时的服务数据统计,针对统计工作涵盖部门多、企业变化快、单位个数多、数据搜集困难等问题,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规整方法,实现统计模式的创新。 首先,做好对银行、电信、证券、邮政、保险等部门的统计调查,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制定由市级统一管理、收集和监管的单位资料,从市级出发覆盖到基层各处。做好线上单位的统计与调查,针对五大门类之外的服务业限额,建立限上单位的电子台账,并与普查中心所提供的数据相串联,做好实时跟踪与监控,强化限额之上的数据信息管理,反映出限上单位的变动和
8、发展,完善跟踪监督机制。 其次,需要在地级统计的基础上,做好区域内专?统计工作的调查,加强对区域内经济指标的精准化管理,从而掌握监管考核区内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严格执行在地统计的工作原则,进一步理清条块分隔的界限,突出新兴行业的发展特色。另外,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统计工作方法,将创新视为核心,并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实现统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机制,构建服务型统计 在现有的统计模式下,需创新管理与制约方法,加强对统计各项数据的监管,提升统计信息的质量,在工作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约束、保障制度。首先,建立一整套数据质量的监管制度体系,深入研究与探讨,建立完备且科学的数据监控系统,制定配
9、套的监管制度,增强统计工作与各项专业数据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做好广泛宣传与动员,扎实开展好数据统计处理工作。其次,创新激励制度,制定一套可行度高的考评方式,制定限额以上单位、基层各部门的统计工作考评体系,将考评内容、标准等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按照月份、季度等方式公布考评的结果,提升基础性数据的质量。最后,创新统计工作的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电子台账的监控作用,对那些虚报、拒保、瞒报的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以提升统计工作的执行效率。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现代服务型统计系统,有着更高的工作要求,需要在建立完善的统计机构、统计队伍、统计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数据统计处理工作,并根据各类型单位的特点,开展专项服务性单位名录建设工作,始终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做好统计工作的联网直报工作,从而做好现代服务型的统计工作。 (作者单位为运城市临猗县文物局) 作者简介:王晓丽(1977),女,山西运城人,专科,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人事管理。 参考文献 王淑芝.全面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J.统计与管理,2016,05(06):11-12. 胡再明.强化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全面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J.统计与管理,2016,07(2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