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几种方法的探讨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各种主要因素,并得出供电可靠性的各项指标都可以归结为停电次数和每次停电的持续时间。探讨了提高 10 kv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与措施,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下载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4-0099-02 近年来,随着配电网络优化的不断深入、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向工业发达国家的指标靠拢,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如何预见城市配电系统常见的故障、分析原因,缩短停电检修作业时间,以减少对
2、用户的停电时间,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解决。 1 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指标虽然很多,但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些指标都集中反映在停电持续时间和停电次数这两个方面;而造成停电的原因主要有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计划停电主要是指因为设备的定期检修或为提高供电可靠性而进行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业扩等原因进行的停电;故障停电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由于雷害、台风等的天气因素,电缆外破、撞杆等的外力破坏因素,设备老化因素,老鼠造成短路等的小动物事故因素,用户违规用电等的用户影响因素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故障一旦发生后,决定停电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故障定位,到达故障现场的时间,查找、隔离故障并
3、恢复完好部分供电,抢修前准备时间,抢修恢复供电时间等。 通过我供电辖区 2006 年-2009 上半年可靠性统计数据分析表明,预安排停电占系统停电比例的 85以上,而故障停电不到 15。因此,造成用户停电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计划停电。 2 提高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停电前的审批作业流程 停电作业前的停役审批直接决定了计划停电的多少和质量。为杜绝重负停电,尽量减少停电次数,需要统筹安排停电计划,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实行精益化管理。每月召开停电平衡会议,将各部门上报的停电计划进行协调、统筹,制定成下月的停电工作计划。 2.2 加大科学投入和维护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电网,应
4、加大科学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加强运行维护,减少配网故障率。 2.2.1 科学合理的电网建设与改造 设备增容应留有欲度。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负荷增长也较快,往往在用电高峰时期出现设备承载能力不足,需要停电实施设备增容。 实现配网“手拉手”电源。馈线不能满足 n-1 的要求,无法转移负荷,在进行停电检修时就不得不采取大面积停电的方法。实现“手拉手”双电源,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 3 回、4 回电源供电,将大大增强网络的供电可靠性。 优化馈线分段。网络改造增强了架空线的绝缘化程度,并且城网的缆化程度也逐年增加,但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科学合理的馈线分段。馈线分段的目的是缩小故障区域,提高
5、故障后非故障段负荷的转供能力。 2.2.2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撞杆、挖断电缆等由于外力破坏而引起的故障停电,采取将交通密集处的杆塔迁移、在电杆或路旁的拉线加上醒目的标示,尽量减少车辆撞杆、撞拉线的机会,必要时设置保护网。 加强缺陷管理制度。对配电网进行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违章搭盖等现象;在夏季来临时,进行夜巡;在台风来临前,加强线路巡视,对树枝进行修剪;在配电室内撒老鼠药等。 加大用电宣传力度。加强用电规范教育,对用户电工身份进行严格的认证,避免用户的违规作业造成的故障。 2.3 加强停电作业综合治理 2.3.1 大力开展带电作业 能带电的不停电作业。一些工作
6、,如抛接引流线、立杆、缺陷处理等,如若采取停电作业,需要停大段线路,但若采用带电作业,则可完全在不用停电的情况下得以完成。 2.3.2 实行合环转电管理制度 根据配网的实际情况,厦门电业局调度中心、生计部门采用满足工程需要的 10kV 配网合环操作的潮流近似计算,并对各供电分局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我供电分局于 2007 年开始采用 10kV 系统合环转电,每次合环操作前计算环流值,合环时详细记录实际的环流值,实践证明,实际合环电流与理论计算电流相差较小,完全满足工程需要。由可靠性统计数据可知,在 2007 年采用合环转电后,比 2006 年共增供电量为 15.115 万 kW.h,节约停电
7、时户数为 1162.5 时户。此外,09 年对站房内由同一电源供电的400V 母线也采取合环转电作业。 合环操作有利于减少用户的停电次数和时间,有利于电网的计划检修和运行方式变更,有利于实现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双赢,在进行验算和安全校核的基础上,对于具备条件的环网线路,我们只要充份掌握不同运行方式的要求及限制条件,进行 10kV 环网线路合环操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3.3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 “计划检修”的作业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停电次数,而且对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停电预防性试验,未必都能发现问题。而国外发达国家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对“状态检修”开始了实践工作。状态
8、检修不单纯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观念的更新,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改革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2.3.4 加强电网作业过程控制 考核施工队伍计划开工时间,确保运行人员安全措施布置完毕后及时开工;项目经理监督施工作业过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有序、不拖拉;对停送电范围大、距离较远的操作,派多组人员提前在现场待令操作,以减少停送电时间;工作票办理终结后立即执行送电操作等措施来严格控制作业过程,是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手段。 3 总结与建议 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最终归结为停电次数和每次停电的持续时间。据此,笔者提出以下是几
9、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建议。 大力推广使用电缆沟,尽量减少电缆直埋。由于电缆沟方便检修、系统扩容,且不会有因为其它施工而被挖伤,因此,它比电缆直埋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电缆沟的不利之处是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且首次施工的投入比直埋成本高。前者若早期规划得当,与城建部门早作协调就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后者虽然首期成本稍高,但方便了检修及扩容,且减少了意外的停电事故,从长期的经济角度看显然是更可取,尤其是在当前电力负荷增长迅猛、扩容频繁之际,直埋电缆需要反复挖埋,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设备的准备时间直接影响故障修复时间,为了减少设备的准备时间,可建立移动的备品备件仓库并存放一般常见故障所需的备品备件及常
10、规操作工具,做到可随维修人员同步移动。由于并不是所有维修所需物件都能在移动仓库里得到,还有很大一部分物件需要从各库存库中提取,为了缩短维修前的准备时间,可建立基于 GS 系统的适时备品备件管理详细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查询该系统,对维修所需的备品备件情况一目了然,确定从离事故点最近的库存有故障所需备品备件的存放仓库处取物,为此,每个仓库都必须全天候有人值守并保证通信 24h 畅通。 大力发展新技术,分段器和重合闸配合使用,配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网络故障后的自动重构及过负荷时的自动转移负荷。 建立、健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机构,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可靠性数据填写的真实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