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善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研究摘 要:目前,农村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本文从广西首府城市南宁市城区范围内就业的农村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现状,分析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保障措施。 下载 关键词:民生;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生活条件;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务工人员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11 年
2、对南宁市城区范围内就业的农村务工人员调查数据,对如何改善这些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 一、首府城市南宁市城区内农村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现状 (一)农村务工人员分布情况 目前,广西首府城市南宁市有约 26 万农村务工人员,分布在 2800 多个项目工地,其中西乡塘区是比较集中区。根据行业来定,农村务工人员所属行业主要是以建筑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分别为:29.13%、25.13%和 21.10%,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业比例相对较少。 (二)农村务工人员居住环境 农村务工人员在居住形式上因行业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建筑业多以男性劳动力为主,主要居住在简易工棚、工作场所或者在城中村租房。
3、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治安管理都不很完善,但住房租金相对较低,因而成为农村务工人员租房的首选。 (三)农村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广西首府城市南宁市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占 45.12%,文盲占 5%,小学文化水平占 20.14%,高中文化的占 15.57%,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14.17%,由此可见南宁市农村务工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南宁市有关部门很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教育问题,2012 年南宁市依托夜校、网校等平台,举办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免费对农村务工人员进行建筑知识、务工常识、维权知识等方面培训,共举办了 20 期, 培训 9186 人。 (
4、四)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情况 许多农村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生活需要,常常早出晚归,与学校联系少,加上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有限,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被调查家庭中,63.8%的家庭子女读书费用支出在 3000 元以下,这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相当大。农村务工人员感觉子女在读书学习方面跟不上的占 14.3%,跟上的占 71.2%,成绩突出的占 14.1%。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态:表示不够自信的 28.2%,有不平等感 12.2%,有孤独感 4.4%,有上进心的 35.2%,其他 19.6%。总的来说,农村务工人员对自己子女的就读情况感觉比较正常。 二、首府城市南宁市对城区农
5、村务工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府城市南宁市对城区农村务工人员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社会保险问题 政策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缴纳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但事实上农村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还是较低,近半数农村务工人员没有全部享受到用人单位统一办理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给予缴纳养老保险的农村务工人员比例占 55.3%,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为56.3%,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为 58.7%,缴纳失业保险的比例为 45.67%,没有缴纳任何保险的比例为 41.3%,不清楚用人单位是否给予缴纳社会保险的农村务工人员占 14.8%。多数用人单位为了降低劳动成本,拒绝为农村务工人员缴纳政策
6、规定的保险金。 (二)劳动合同不规范且签订率低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远远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比率。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包工头方式这种非正规的用工方式,使得建筑行业农村务工人员的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于其他多数行业。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松散、无组织的农村务工人员一般不具备与强势的雇主谈判的能力,他们文化水平低、掌握的信息少,难以与企业讨价还价,造成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不少企业拒绝与农村务工人员签书面的劳动合同,以口头承诺代替书面合同,以逃避劳动法义务。有些单位虽与农村务工人员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不规范,其中一些劳动合同只规定农村务工人员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
7、权利,出现不合理、不平等甚至违规的条款。一些用人单位独自占有劳动合同,农村务工人员无合同文本,也不了解合同内容,劳动合同中关键部分留空待填,签订的合同只是用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劳动监察机构还存在执法不力,无法杜绝这种现象。 (三)工会维权比较弱 一是工会维权作用有限,仅有二成多农村务工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得到过工会的指导和帮助。由于工会作用有限,影响了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的积极性和对工会未来发展的判断。77%的农村务工人员对加入工会持“不想加入、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工会组织未来的发展,只有 28%认为“更加重要”,其余 72%则认为“差不多”、“有所削弱”或“不知道”。 (四)住房问题 政府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居住方式,采取无偿提供、廉价租赁等方式向务工人员提供居住场所,务工人员自行安排居住场所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对此政策并不了解。有 56%自己租房,有 19%住在单位宿舍,6%实现了自行购房居住,2%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内,18%以投靠亲友等其他方式居住。政府廉租房和单位宿舍所占比例仅为 21%。用人单位根本不予提供住房租金补助,有些失去工作的农村务工人员不得不露宿街头。尽管南宁市将农村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纳入城市规划,但未能得到有效推进。 (五)子女受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