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改革探讨摘要:当前条件下实施学分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分制的推行势在必行,推行学分制最重要的目的是调动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全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学分制下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考试管理改革。 下载 关键词:学分制 考试管理 改革 我国目前,实施学分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新形势,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而来的“宽进严出”、“学制灵活”的趋势相吻合。不仅如此,它还能适应在校大学生不受婚姻状况限制,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规定。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良好
2、的学校内部的条件和协调的外部社会条件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内部条件主要指,针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及其它行政管理都须适应新形势。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专职工作人员具有对学分制的深刻认识和研究,又需要他们精于管理,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物变得井然有序 一、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目标管理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及授予学位的标准
3、,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究其实质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计划。通过课程结构的组合、优化,达到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学分制还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计算的依据,同时亦关系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的深入改革。 学分制的计算方法。学分的计算以课程为单位,课程的地位及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课内外时数是计算总分的依据。每一学年和学期修习的学分并不平均分配,以 4 年制为例,一、二年级主要修习基础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较多;三、四年级修习专门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则较少。 其计算方法,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
4、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凡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一般每周上讲授课 1 学时,修满一学期考试及格得 1 学分;个别需自习时间较多的课程,每周上课 1 学时,可得 1.52 学分;不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如实验、实习,以每周上课 23 学时为 1 学分。学生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考试不及格,必修课不得学分,须重修;选修课也不得学分,可根据自身情况续修或改修其它课程。学有余力者,可多修课程,多得学分,达到必要学分量可提前毕业。学生因故可延长学习年限,已得学分可保留。 学分制的特点。典型的学分制应具备以下特点:(1)没有学制概念。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中途可以停学谋生,以后再来续学。(2
5、)没有升、留级概念。必修课程不及格,必须重修;选修课程不及格,没有学分。(3)没有班级概念。学生可以跨班各选各的课,上课到,下课散。(4)没有严格的上课时间概念。学生上课时可以不来听课,考试及格就得学分。上午、下午、晚间,甚至假期都可以排课,以供不同情况的学生选课。 二、继续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势在必行 它在本质上是高等学校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计划和一种教学答制度.它比学年制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推行学分制最重要的目的是调动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全而提高教学质,提高教学效益.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当前社会形势下,推行学分制势在必行。 1、学分制具有
6、学年制无法比拟的优点 (1)学分制是以选课进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教师来说,增强竞争意识,教学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通过选课,必然对课程和教师教学进行一番比较和评价,这就促进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2)学分制强调弹性制。有利于进一步推广高等教育。学分制不存在严格的年级和学习年限,便于在职人员的学习,也便于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休学或停学的学生的学习。(3)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的学校将学生的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和奖励。有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7、2、 学分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中国加入市贸组织的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实行和完善学分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分制作为高校答理的制度同样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又引起教育结构和教学答制度的改节。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最大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也是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为了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带来最大的效益.,就是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建立和完善学分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促使我国教育的发展。学分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下作的
8、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上比较灵活,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在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志趣、特点、爱好,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在必修课之外选择所学课程,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权,学生参与了培养过程。其次,有利于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尤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加了人才的多样性,增加了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即时性、多变性和融通性。再者,有利于激发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入了竞争机制,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能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的专业。不断开设大量的新课,促进了教学科研的结合,有利于将科研成果和学科的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效益原则、约
9、束.使得办学都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学分制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教育发展的水平.我们只有狠抓中国改革和开放的要求才能充分认识到学分制在目前 U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地位,把学分制作为高校教育的突破口,.以带动其他方面改革的进行。因此,学分制的推行和完善不仅特别重要.而且尤为迫切了。 三、学分制下考试管理改革 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反馈的一种手段。通过考试,既可以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检测教师教与学的综 合效果。不断完善和加强考试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 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良好学风和考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等学校
10、的考试是检验高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传统考试观念和考试管理模式一些弊端的影响,考试不能完全发挥其效能,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加强高校考试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考试的管理措施,积极探索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以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考试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考试管理指导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要将目光从专业教学扩大至学科教学,从教学范围扩大至教育范围,对考试加以重新认识。第二,确立考试价值(功能)多向性的观念,也就是说考试的作用是指向学生的,更指向教师、指向教学的
11、。第三,确立考试管理的质量观念和目标监控观念,将考试视为教学及课程质量、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评工具。 二、建立健全各项适应于学分制考试的规章制度 制订完善的考试制度是保证完成好考试工作的前提,这些规章制度是我们能严格执行考试纪律的重要依据。 三、抓好考试队伍建设 学分制下考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试管理工作责任大,而且工作量也相对较大,不能出现任何漏洞。因此,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业务水平高的考试管理队伍是搞好考试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狠抓考试管理队伍的建设, 坚持对考务人员和监考人员进行逐级培训的制度。 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考风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学风
12、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风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因此,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考试作风。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让考生感受到考试的严肃性。 五、考试管理手段的加强 学分制下教学计划管理依然是重要的,但课程管理的重要地位和相对独立性显然大大地得以提升。对考试的考核与评价在以往和目前都是考试管理(教学管理)的一个“盲点”和难点,是急待加强的管理范围。学分制下的教学大纲突出的是一般要求、最低标准,最低教学要求,所以
13、考试的性质是达标性考试而非竞争性(选拔性)考试,在考试管理上对此要进行有力和有效的引导、强化。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课程软件、质量分析软件的运用是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学分制下课程及考试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否则难以适应学分制下考试的批次多,类型多、人数多、灵活机动的特点。 六、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控 为了使考试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在校部教务处考试部门的领导下各级学校都要成立长期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整个期末考试及其它各项考试工作。同时各考点要实行考试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要层层签订考试责任书。我校还专门成立了考试纪律检查组。设专人接听举报电话,负责调查和处理各种违纪现象,积极做好违纪举报的查处
14、工作,对于违纪情况属实的坚决从严从重处罚。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要利用现代的手段,严防一些现代化的作弊手段。 七、积极探索新的考试方式 1.转变传统的教学和考试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 21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要求。2.对开卷考试、论文考试、口试、实践性教学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的应用及其程度的把握和质量的认定。3.在强化、严格保证一般要求的基础上使考试发挥教师教学个性、学生学习个性,努力形成教学特点。 考试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应该准确反映出教学质量的高低。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课程的考试方式都是以一张试卷闭卷笔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效果,这种不根据
15、课程特点、学习要求、考核目的的课程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已不适合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题型单一、答案单一、形式单一、时间单一的考试很难达到检验学生真实水平,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教育学生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支持下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利用一切网络、媒体教学资源掌握适用知识和适用能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社会基层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不同专业、不同科目可以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考试的探索。 八、
16、做好考试后的总结和分析 考试工作结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考试汇报和总结。通过汇报考试组织情况及抽查情况的对比分析,我们既能掌握考试管理总的动态,又能对各考点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为调整和改进下一步的考试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另外课程考核的统计分析能对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课程考核的统计分析工作,逐步建立起试卷分析制度。每次登分结束后,我们都对我校组织的“课程达标验收活动”的各门课程进行试卷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在教学、考试命题、考试组织、考场纪律、考试方式及阅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考试分析的结果,更好地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 考试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证考试质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去努力,同时考试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只有坚持长抓不懈,从全局出发,及时解决考试中突出的问题,加强对考试工作的不断总结和研究,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考试管理水平,把考试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参考文献 1肖起清,登含制下的教磅管理特点刍议,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3 卷第 3 期 2002 年(1) 2刘丽娟,高山,杨威,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 第 12 期(2) 3魏道祥,梁兆敏,学分制实质、特征与模式概说?,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责任编辑: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