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我国具备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及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建议进行阐述。 下载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改革,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基数大。农村养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出台的一项农村养老制度。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背景 1.国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2008 年初,
2、中央政府下发文件提出“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开展试点”,并且提出了政府加大财力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把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为我们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指明了方向。 2.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农村养老保险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加,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1985 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占 GDP 的总值为46%,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6%,2008 年,第一产业占 GDP 的总值降为24%,农村人口下降到约为总人口的 55%。以上数据已经达到了 20 世纪 60年代日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3、时社会经济水平。目前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农村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 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突破 6 万亿元,2012 年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 11 万亿元,雄厚的财政基础做后盾使我国目前具备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基础。 3.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俗称老农保。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先天的缺陷,在资金筹集方面,主要强调个人的缴费,政府的责任少,缺乏社会养老保险的福利性,实际相当于一种储蓄性质的保险。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影响力小,覆盖面小,只在个别经济发展好的一
4、些农村实行,参保率低。由于监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资金常常被地方政府非法挪用,用来其他投资等,资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存在风险大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寻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需求。 4.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一定成绩。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民工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先后在多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在农村建立新型养老保险,是我国整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关
5、系到农民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必须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1.强化政府的责任。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提高参保率,使每个农村居民都能从中受益。各级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使这项工程能够更好地发展。 2.加快立法工作,使新农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新农保政策自 2009 年出台后,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千变万化的状况,地方色彩重,缺乏法律统一性,如保险资金来源比例不稳定、保险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养老金计算
6、标准不统一等,使得新农保在发展的过程重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国家应尽快出台新农保管理办法,为新农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制保障。 3.解决好与城镇社保衔接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流动量大,身份转变得快,同时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这就出现了新农保和城镇社保之间的衔接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制定不同社保之间的详细转接办法,使不同社保之间方便衔接。 4.创新管理方式,使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建立新农保基金专门的管理机构,创新思维,制定新农保基金存储、投资途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把部分闲置基金用来投资,创造价值,才能使在通胀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资金不会贬值,能够达到保值和增值。 新农保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是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建设新农村、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处处为民着想出发,多调研,多总结,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 号 王德文.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J.经济要参,2006(44) 王国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