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现代化范式的反思摘要:巴林顿?摩尔本书的亮点是从权力结构视角考察了通向现代化的三条不同政治道路。从透视历史的高度揭示了专制与民主的起源,认为各个社会农业商品化程度、商品化冲击下地主与农民阶级地位的变化,决定了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方式。但是,摩尔在用历史分析法进行剖析时,也暴露了方法论断的缺陷。此外,本文旨在回应摩尔提出的“中国问题”。 下载 关键词:现代化;民主;农民问题摩尔在本书中提到了通往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并详细阐述了权力结构决定论,区别马克思的唯物论和阶级分析观,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现代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宽广的范畴,现代化路径也不能一概统摄。本文就此提出自己关于现代化范式的思考、对
2、民主的认知、对实现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担忧。 一、走向现代化的“四条道路” 摩尔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历史考察,其实揭示了通往现代化的四条道路。英国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行议会主权政治制度的国家,圈地运动与工业的兴起极大地增强了大地主阶层的势力,摧毁了英国农民阶级的根基,消除了农民阶级,从而建立了民主制度;而法国的葡萄酒主要用于国内消费,而且葡萄栽培种植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与基本实现技术密集型和规模化经营的英国羊毛纺织业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结构特点,法国的民主化进程比英国晚。法国农业商品化程度低,主要是上层的农民阶级的大革命,其不彻底性,揭示法国需要更长时间健全民主政
3、治。美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拥有独立经济基础的社会群体,去扫除阻止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日本和德国,走向法西斯主义道路,是因为这些国家商品经济并没有发展起来,在经历了短暂和脆弱的民主时期后便成为了法西斯主义;中国和俄国是典型的共产主义道路,农民发挥了决定作用,而在印度农民力量甚微,在摩尔看来,“印度这一实例无法用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任何理论体系来加以诠释”,既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又没有经历过自上而下的保守型改革,也没有发生以农民为革命动力的共产主义革命,虽然印度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微弱,但是印度也走上了现代工业化的道路,只是不能确定印度是否能走出一条区别与前三条的道路。 “本书旨在对土地
4、贵族和农民在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的政治作业进行解释”,农村两大群体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演变成极其重要的力量,从而推动了不同形式西方议会民主制、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出现。但是,笔者以为摩尔提到的走向现代化的三种类型不具辐射性和代表性。印度走向现代化的不同路径恰恰也证明了摩尔的权力结构理论存在不兼容的情况。 二、摩尔的民主理论及质疑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摩尔提出了进入现代社会的民主之路,认为对民主进行定义会陷入诡辩论中,民主是由三件事情构成的过程:1)制约专断的统治者;2)用公正合理的原则替代任意的规则;3)在制定规则时为底层民众争取一定的份额。 摩尔也提出了民主发展的条件,认为民
5、主发展的第一个条件是多种力量的均衡发展,在皇室和贵族阶级之间形成大致的力量均衡,拥有稳定的中产阶级。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民主;第二个先决条件是土地贵族或者是农民阶层向适当形式的农业商品化转变。在英国,农民阶级的消除是走向民主的条件之一。英国的经验,让农民不再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活动,是民主取得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第三个条件是土地贵族力量的削弱;第四个条件是土地贵族未能与资产阶级之间产生联盟;第五个条件是革命的方式。摩尔分别对英国和印度的政治用民主理论进行检验,英国具备这五种条件,是现代化的民主国家;而印度由于缺少第五个条件,即革命,所以这成为印度自由民主受阻的原因。 然而,摩尔虽然未能对民主进行
6、定义,只是提出了民主需要符合的具体条件,影响民主进程的重要因素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文化因素,而是权力结构的变化。但是笔者以为,这种民主理论是摩尔对英国历史的经验总结,并不具有普适性和抽象概括性,是对民主概念的狭隘化理解。 在当代民主宪政国家,选举是“用公正合理的原则替代任意的规则”,公民认为普选产生的代表是民意的直接体现,并且是最具有正当性的规则。但是投票、选举就意味着民主吗?刘瑜老师在观念的水位一书中,提出在政治哲学中,民主分为选举式民主和制衡式民主。选举式民主,更加注重的是民粹主义,意味着政府要回应民众的要求,政客根据民意上台执政,政府的合法性来自选票,特别关注民主的需求。这种拉美式的
7、民主,政客只要上台只会迎合民主,而没有制衡力量。在民粹主义贫富差距很大的政体会导致产生极左或者极右的政策,上台后会承诺很多与民意切合的诺言,但是很大情况下不是理性的制度就不能实现。 制衡式民主,一方面有选举,另一方面知道选举不是万能的,又有立法司法行政水平上的制衡。真正的民主是制衡,而不仅仅是选票。用各种制度去制约多数人的暴政。查维斯,十年之内发动了十四次公投,改组国会和大法官的席位变动,在这次拉美事件中,证明选举往往导致独裁,而非民主。一个民主制度的真谛在于制衡而不是投票和选举,选举式民主只会导致民粹。 “一个只注重回应民众需求的垂直式的民主而忽视水平式的,也许它的合法性很高,但合理性很低。
8、” 三、中国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 在本书中,摩尔明确提到消灭农民阶级(即完成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勒庞在乌合之众尽管侧重对于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但他对于群体心理的概括,同样适用于农民。农民阶级在聚合时往往容易导致偏执、极端,缺乏主见。 然而,现代公民应当是拥有独立的判断意识和强烈的权利意识,承担作为现代公民理应担负的政治层面的义务,公民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和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它们实现了农业商品化,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农民阶级。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很大比重。显然,农民与现代公民有些格格不入。 杨继绳老师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中认为,“农民问题不是以农民
9、为对象所能解决的,也不是农村范围和农业范围所能解决的,而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摩尔在书中提到,农民支持了二十世纪的革命,却成为共产主义政府所推行的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牺牲品。农村支持城市、土地国有,给中国农民造成了负担,黑户、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都在不断的被暴露出来。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但是由于缺乏就业能力,在城市拥有较低的生活水平。此外,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外来农民工,他们在遭受劣等待遇的同时,农民工犯罪率也高居不下。城市化开始后,农民不断地涌入城市,挑起市民都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还不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保障,农民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平等地位。 四、小结 摩尔在本书中运用的历
10、史和逻辑分析方法,以及他的“权力结构决定论”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摩尔并未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和含义,也包含了许多冲突价值于其中。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被放在“言论市场”上去竞争,促进产生思想上的灵光。作者在书中序言部分也提出,本书发现的问题有的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为人们预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注释: 刘瑜:观念的水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 年版,第 114 页。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 75 页。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48、149 页。 参考文献: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第三版。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Y 译,商务印书馆 2014 年版。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