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食品质量安全信用建档管理的研究分析【摘要】食品不安全严重伤害了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从源头做好对食品安全信用建档管理、有效监督工作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 下载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用;建档;民生;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出不穷、屡禁不止,双汇瘦肉精、地沟油的泛滥使用、染色馒头、三鹿毒奶粉事件、河南毒韭菜事件、用老鼠、狐狸、猫等未经检疫的废弃肉涂抹羊油、浸泡羊尿充当羊肉上了餐桌,这一系列事件严重伤害了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并直接影响了中国食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地位,甚至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要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就首先对食品的来源、加工过程、销售
2、入户等环节进行记录、监控、跟踪调查,建立完整有序的食品追溯系统。这一体系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源于日本,德国在这方面做得可谓领先世界,例如一枚鸡蛋,它的标签注名的很详细,如来自哪家农场、由谁负责喂养、饲料的配比比例、饲养的方式、场地的规划形式、何日产下这只蛋等就从源头为消费者负责并接受监督。我国起步较晚,是在 2009 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指出县级以上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快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完善工作。 一、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的办法及必要性 入口食品不安全严重伤害了广大民众的身体、甚至威
3、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它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信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应从土壤、水肥、育种、农药施用、田间管理和销售全过程等源头抓起,从农户种植管理开始监督,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控制模式,分类建档,规范整理,各建档单位根据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文件材料按照国家档案局 8 号令的要求整理归档。目前,我国各省市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信用检测制度。设立食品检测室,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及时公示检测信息。确定检测频率,保证每个月对各种食品至少检测 1 次。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经营者,加大检查频率。准确、真实记录检测过程和数据,
4、检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 2 年。购货者进货和供货者销货使用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的两联票据,分别将票据作为进货台账和销货台账使用和备查。构建从“农产品到餐桌”、从“加工食品到餐桌”的全方面安全链,这样可以追本溯源规范食品流通全过程,搞清楚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问责失职主体。这是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需要。 (一)严厉打击食品生产者的失信行为,从而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食品信用档案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首要工作,一方面对信誉良好的商户给予肯定嘉奖;另一方面对失信的商户增加检查频次,实施“黑名单”制度,将不守法商户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促使其
5、转变经营理念,逐步强化责任意识,从而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定期及时公布农户、生产单位的信用等级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档案信息。从而选择信用等级较高的食品,有力规避风险,一旦被侵害之后,消费者也能通过信用等级档案进行正当的维权。 二、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在建档与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从接连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许多漏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我国疆域辽阔,企业数量众多,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另外每个地区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建档规格要求不同。其二,有些地方食品企业的档案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档案信息造假应付
6、现象严重。其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对部分企业而言负担过重。鉴于许多企业建立安全信用档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方面采用法制手段强制执行,另一方面采取奖励措施推进工作顺利开展,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承担社会责任。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管理不是一蹶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技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渠道广泛征集档案材料。首先,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能够全面完整地搜集食品档案信息。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档的产生渠道也逐步多样化,包含各食品企业、新闻媒体、消费者投诉信息、监察部门都可以成为信息生成者。以光盘、磁带、
7、胶片等为载体的电子档案逐渐增多,这比纸质档案的查询更方便。 (二)加强对食品信用档案真实性的鉴定与监督。保证档案的真实性是档案利用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及时进行实地考察与认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做到数据准确,信息完整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和重现性。这需要工商、质检、卫生和食品等多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监督到位,规范管理。 (三)尽快实现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资源的共享,让食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效益最大化。开展网络在线服务可以使人们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做到以动态的手段维护使用信息,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使档案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彰显其重要的凭证价值,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活得安心。 【参考文献】 唐钧,李丹婷.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特征、根源与政策建议J.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