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教 育 部 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专家建议第 6 期(总第 68 期)科技委秘书处编 2007 年 8 月 19 日从企业视角看技术创新中的产学合作之路王昕红 1 崔瑞锋 1 梁磊 2 陆根书 1 席酉民 11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管理 问题研究中心2浙江工 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摘要】 通过对 7 家大型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调查和访谈,本研究从企业视角探讨了企业与高校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动机、意愿、模式和新特点,进而从政府、高校、企 业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产学合作的相关政策建议。2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2006 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
2、展规划纲要 2006-2020确定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 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高校与企业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新的互动发展模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高校与企业的关系以共同促进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往对高校与企业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高校的视角出发,讨论高校对企业的贡献和推动,而较少从企业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在新形势下,企业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
3、,从企业视角出发,全面客观地评价以往产学合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建立新型的产学合作模式便成为一种应有的思路。本研究组自 2006 年 9 月至 12 月,先后在北京、厦门、山东和西安四个地区选取了 2005 年度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 7 家企业:海尔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工集团有限公司、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文中统计表格中以代码 AG 表示,但代码与上述 7 家企业的顺序无对应关系),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高校的合作意愿、动机、组织
4、形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困难,3 以及与高校开展产学合作的要求和期望,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能够有效加强和改善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一、企业技术创新中与高校合作的现状本次调研的 7 家企业分属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航空等不同行业,以主营业为龙头,业务范围相当宽泛,其在 2004、2005 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排名中处于不同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 1)。表 1 调研企业在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估中的排名企业名称次序A B C D E F G2004 年排名 1 12 43 222 262 113 422005 年排名 1 7 50 187 77 86 1481企业技
5、术研发经费及产学合作项目情况表 2 列出了本次调查企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例,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占企业全部科技项目的比例情况。从表 2 可见, 7 家企业近年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的比例平均高于 50%,有个别企业甚至高达 99%,说明这些企业很重视技术创新中的研发活动。在具体研究项目中,研发周期大于或等于三年的项目数占全部科技项目数的比例平均为 32.9%,表明 这些企业总体上还是比较重视“短平快 ”的项目,希望能 够尽快从研发活动中获得效益和回报。在全部科技项目中,产学研合作项目所占比例平均仅为 15.4%,表明这 7 家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研发活动总体
6、而言处于较低水平。4 表 2 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及产学研合作情况 (%)指 标 A B C D E F G企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例 61 99.8 75.9 72.6 59.6 30.9周期大于等于三年的项目占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的比例 17 79.2 10.7 40.0 22.4 50.0 10.9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占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的比例 16 12.5 12.3 36.5 10.3 0 20.0(资料来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企业报评数据。 )2高校参与企业对外技术合作项目情况本次调查的 7 家企业大多是行业领先企业,与国外专业技术公司、国内专业科研院所及行业联盟
7、中的合作企业之间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技术合作。表 3 列出了高校参与这些企业对外技术合作项目的情况。从表 3 可以看出,在 7 家企业的对外技术合作项目中,与高校合作的项目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平均达 47.9%,说明高校是 这些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重要依靠对象。表 3 高校参与企业对外技术合作情况指 标 A B C D E F G企业对外合作项目数(项) 420 21 10 9 6 6 105 其中:与高校合作项目数(项) 126 21 5 8 2 5 4参与合作的院校数(所) 68 1 1 5 3 3 2与高校合作项目占企业对外技术合作项目的比例(%)30.0 10.0 50.0 88.9 33
8、.3 83.3 40.0注:与高校的合作方式均为“共同研究开发” 。(资料来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企业报表。 )3高校参与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 4 列出了受调查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及软科学研究,以及高校参与这些研发活动的情况。从该表可见,高校参与的项目占企业当年项目数的比例最高是 18.3%,最低只有 1.6%,平均仅为%。也就是说,高校的参与的程度很低。表 4 高校参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及软科学项目研究情况指 标 A B C D E F G当年项目数(项) 1002 39 12 46 62 61 66其中:高校作为合作单位的项目数( 项)183 7 1 4
9、 1 5高校作为合作单位的项目所占比例(%)18.3 17.9 2.2 6.5 1.6 7.6(资料来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企业报评数据。 )4高校参与企业在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情况表 5 列出了高校参与调查企业在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的情况。从6 该表可见,高校作为合作单位参与企业在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的程度参差不齐,最高 34.8%,最低只有 3.4%,平均不到 20%,高校参与企业重点研发项目的总体水平也是比较低的。表 5 高校参与企业在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情况指 标 A B C D E F G重点项目数(项) 75 48 23 17 89 15 5其中:高校合作参与项目数(项) 12 8
10、 1 3 5 高校合作参与重点项目比例(%) 16.0 34.8 5.9 3.4 33.3 (资料来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企业报评数据。 )5结论从上述分析可见,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研发活动,不仅投入了大量经费、 设立了许多项目,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开展国际技术合作。这其中,除了在国际合作开发项目中高校参与比例较高外,总体来说,高校在企业技术开发中参与的比例太低、所占的份量太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很弱。二、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动机和意愿通过走访 7 家企业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技术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本研究 组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与高校合作的动机和意愿。1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动
11、机7 总体来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与高校合作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将高校视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源头。对企业来说,与高校合作的初衷在于高校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移。企业利用院校引进最新的理论和思想,可以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例如,北大方正的起家源于王选院士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北大方正非常注重吸引高校学科带头人,其目的就是希望这些知名专家能够将一些重大项目引入企业进行研发和产业化。(2)将高校视为企业技术创新可利用的资源之一。企业创新的动力源于客户的需求,与高校合作是企业满足这些“ 需求” 的手段之一。加入 WTO 后, 对外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
12、。在解决 产品、工 艺 、技 术研发、经营管理 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其功利性和对效益的追求,不管是谁的技术,只要是有用、可用的资源,都可以利用,而这其中高校只是一个部分。例如,海尔认为“ 产学研合作” 的概念太狭隘了,在发展中不限于与高校的合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国外公司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实践中,海尔将技术创新服务于“ 创造用 户, 创造价值”的企业经营目标,所树立的创新理念是“没有效益的科技是无效科技”、 “能够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发明才是创新”。(3)将高校视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来源之一。依托相关高校,一些企业,特 别是高科技企业不仅得到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13、。例如,清华同方通过改制,使一部分清华教师成为科技骨干,奠定了企业成功发展的人才基础。另外,直到现在,北大计算8 机所仍是北大方正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人才(专家、研发人员、员工)的来源基地,而且其企业制度和文化也深受北大的影响。(4)将高校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产 品、技 术等 “硬件”已经不再是企业间竞争的根本了,对此具有深刻影响的人才、观念、文化、管理等 “软 件” 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和根本。例如,海尔在发展中走出了“观 念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这样一条道路,最终形成文化的竞争力。为此,海尔与某著名高校管理学院建立联盟关系,对
14、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文化建设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观念与文化创新是未来的最高竞争力,而作为先进思想、观念和文化创造与传播(传授)重要基地的高校也自然成为企业未来发展主要的合作伙伴。2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意愿由上述分析可见,尽管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与高校合作的动机,但是不同的企业对于高校所表现出的合作意愿却是不尽相同的。究其原因,合作动机和意愿同时还受行业特性、企业组织形态、以往合作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企业与高校的渊源关系、行业特点等,我们大致可以将企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从高校萌生出来,甚至至今还没有“剥离”的企业。如前述的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这类企业与相关高校存在密切的组织、文化渊源,
15、高校曾经为这类企业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原创技术和人才,乃至原始资本。因此, 这类企业深受高校理念和文化的影响,在技术创新中表现出了对高校无法割舍的感情。进而,它们与高校的合作意愿是9 主动的、积极的、 乐观的。(2)与高校没有天然联系、属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企业。这类企业长期受到国家计划和行业政策的影响,研发经费比较充足,研究实力也比较强。 这类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往往会涉及较高(特殊)的行业标准乃至军事机密等,因此,对 于合作院校的要求较高。在此类型中,一些企业以往和高校的合作不理想, “吃过苦头”,高校的研究成果与企业要求相差较大,致使 这些企业继续开展产学合作的意愿不甚强烈。(3)既与
16、高校没有特殊渊源关系,也不涉及特殊行业的企业。这类企业(以往的)研发能力可能并不强,因此在合作中更看重可能产生的效益。若能够产生效益就合作,若不能就不予考虑。这类企业乐于探索与发现各种外部合作伙伴,并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对象。对于高校,这类企业有一定的合作意愿,但通常认为比较满意的合作伙伴和成果不多。三、企业与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模式从调查和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创新的若干典型模式。1成立合资公司。 企业与高校成立专业进行技术研发的合资公司,具体可分为企业控股和企业不控股两类。例如,海尔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地理所等高校、科研单
17、位联合成立了多家股份公司。2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校企双方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10 系。通常是由企业出资金(或部分设备),高校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或咨询服务等。例如,海尔集团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的合作。此外,海尔集团还与国内著名高校管理学院长期合作,每年一个主题,共同研究海尔集团的管理创新问题。3直接购买高校科研成果。企业直接购买或买断相关适用技术、工艺、配方等。例如,海 尔集团在彩电产品开 发中关键的“ 流媒体”技术,最初是某高校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完成的,通过既了解该技术、又了解企业发展的相关人员牵线搭桥,该教师与企业开展合作,很
18、快便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移,效果显著。4联合成立工程研究中心。企业依托相关高校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联合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院)、博士后工作站等机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例如,清华同方依托清华大学成立了三个工程中心,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学科带头人和研发人员(主要是研究生),实现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企业的技术突破和人才使用的“双赢” 。5“带土移植”模式。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与清华同方产学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1996 年,针对国家急需海关口岸设备的情况,清华大学成立了同方核技术公司(威视的前身),负责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产业化工作。目前,该公司拥有的大型集装箱检测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 30%,成果获 2003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清华同方将这种产学合作机制概括为:“带土移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