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学教研部 巴莎 教授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坚持什么理论、巩固什么制度,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概括为经过 90 年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 三 大成就”。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十七大报告关于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论断的认识, 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以新的深刻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境界。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丰富内涵、特点优势等,对于我们高举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意义任何一种理论、制度与实践,都不可能凭空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2
3、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基本国情和具体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封建制度形态被打破,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重大历史选择。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以后,在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各种派别展开“制度之争”。有的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有的主张实行资产阶级的共和制,结果都失败了。而代表大财团大地主利益的蒋介石攫取了政权,也没有提出任何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设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
4、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创性思想理论和制度设计,即新民主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制度成果。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是 1949 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在全国范围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的政治格局,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全面实践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在经济上,只
5、用了三年时间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根本好转。在军事上,取得抗美援3朝的胜利,在国际上逐渐拥有一席之地。因此,从制度的角度来说,新民主主义是独创性的制度成果,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途径、动力、领导力量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保证,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础。2、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形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 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
6、度基础。 ”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只是 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制度条件和基础。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制度设计。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 们在经济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以为这就是社会主义。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让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一些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导和前奏。但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 单一的公有制、完全的配给制度,束 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僵化、呆板的“ 苏联模式” 日益显 露其弊
7、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4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科学的概念,明确了前进的道路。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到党的十七大。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从九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 30 年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就“ 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
8、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十七大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实现了两大理论整合:一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简称“三大理论成果 ”)。第三个阶段:从党的十七大召开后至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在胡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9、义制度” ,并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这里的“ 集中体现”表明,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历程和根本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律地位和根本保障,形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总之,中国特色
10、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成果。(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提出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1、制度建设是根本。有了制度建设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如果失去了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能会因人而异、因时 而异,甚至是因人而废。 1997 年,党
11、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强调,依法治国的落脚点就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6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里强调的“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实说的就是制度建设。 胡锦涛同志提出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强调我们党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避免人治的弊端。2、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 四位一体”建设的落脚点和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能否得到健康发展,能否卓有成效,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制度的保障上,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有了制
12、度保障才会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才会有重大决策上纠错纠偏的机制保障,才会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固化下来,要落实到哪里呢?最根本的,是落实到制度上,即要形成和见诸于一整套完善的、严密的制度甚至制度体系。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设想过,到建党 100 周年时,要争取在各方面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把“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并在实践中矢志不渝地推行,胡锦涛总书记则在建党 90周年之际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 作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的三
13、大成就之一提出并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选择。它为我们党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7是对中国共产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明确回答,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和信心。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制度是一个社会得以有序运转的根本,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和谐稳定的基石。从理论上讲,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从实践上讲,强调我们已经建立了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的特点和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味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了根本制度保障。回顾历史,从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中,既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又有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 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制度各司其职,有机协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逻辑上讲,大致包括四个层次:1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制度系统的主要标志和代表者。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8地位,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这一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与前苏联的苏维埃制度也有所不同,是完全符合中国具
16、体实际的独特而科学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的经济制度。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面貌和经济格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性制度保障。(1)基本的政治制度 。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特定斗争形式和政治主张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团结合作、互相监督,既有利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加强合作,又有利于避免多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制造成的高度集中、破坏民主等种种弊端。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
17、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创举。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三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把这一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9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范畴,这一制度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2)、基本的经济制度。创建符合中国国情
18、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年,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稳固社会制度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
19、,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它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从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永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定的正确方向下创新发展。104、体制与机制。即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与机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也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办事程序和规范。这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化,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表现方式
20、和实现方式。若是没有社会体制机制发挥作用,社会基本制度就会悬空,其维护社会关系、社会性质、社会秩序的目的便无法实现;若是社会体制机制不恰当不适宜,其中的具体制度不全面或者相互不配套,也会影响社会基本制度的贯彻落实。我们强调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体制机制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更加适应。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同一制度系统内的各种制度必须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同制度系统间的制度不能简单“拿来” ,否则会出现制度之间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的状况。制度之间的冲突,不仅使得制度本身失效,还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权威性与制度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西方制度系统中的那些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等等制度,不加改造地简单照抄照搬,不仅于事无补, 还会造成我们自己的制度系统紊乱,进而引发社会混乱。(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1、“两个前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了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说,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对本国国情的清醒判断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是一条方法论,也是一个历史逻辑。就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现状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人均收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