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城市洛阳大型国有企业的归宿 洛阳是一个与央企有着非常关系的城市,可以称得上央地合作的典型样本。最早的“央企”之都1954年,“一五”计划中,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的7项落户洛阳,它们是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黄河冶炼厂、洛阳轴承厂、矿山机械厂、铜加工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高速柴油机厂。它们无疑是当时的“央企”。这些国家重点项目的落户,奠定了洛阳的工业基础。此后,洛阳又兴建了洛阳玻璃厂、洛阳棉纺厂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和地方配套企业。厂内有现代化的研究所和学校,如耐火研究所、拖拉机研究所、拖拉机学校等。工业企业的发展,以及从全国各地来支援工业建设的人才的聚集,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洛阳城市人口从刚解放时的不足7万猛增到1957年的52.9万,仅次于当时的上海、广州、北京和武汉。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与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在资金短缺、设备老化、技术陈旧、机制不灵活等众多因素的困扰下,洛阳的大多数工业企业陷入困境。有资料显示,当时洛阳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1998年,国务院提出了“三年国企脱困”的改革要求,被列入国务院脱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