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我就把教材中的原话逐句给大家解释一下(下划线部分为教材原文)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解读:比如生产面粉,一个工人(劳动力)可以操作两台机器(劳动资料)和5吨原材料小麦(劳动对象),注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解读:技术构成从量的角度讲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如果通俗一点描述的话,就是一个工人(劳动力)可以操作多少生产资料。一般来说,技术水平提高了,一个工人(劳动力)可以驱动的生产资料会更多,比如机器的自动
2、化程度和效率提高,上例中生产面粉的一个工人可能就可以操作5台机器和50吨原材料小麦。 现代社会甚至出现了“无人工厂”,这个也是真题考过的。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解读: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转移物质形态的意思,比如说从小麦经过工人加工变成面粉),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的英文是constant capital,所以用c来表示。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
3、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可变资本的英文是variable capital,所以用v来表示。价值构成是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所以也可以写作c:v。重点来了!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解读:前一句很好理解,技术构成的变化,比如从1个工人对应两台机器5 吨原材料小麦变成1 个工人对应 5台机器和50 吨原材
4、料小麦,显然工人(劳动力)即可变资本部分的比例变小了,价值构成c:v发生了变化。后一句往往是同学们看不太懂的,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一种价值构成(比喻:特仑苏是牛奶),用c:v 来表示,但不是所有价值构成变化都是有机构成变化(比喻: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只有那种因为技术构成变化引起的价值构成变化才叫做有机构成变化,其他情况都只能叫价值构成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真题考过多次的,原材料价格变化导致的价值构成变化。比如说技术构成始终是1个工人对应两台机器5吨原材料小麦,如果小麦涨价了,其他价格不变,那么显然c:v是变化了(c增多了,v没变),但这种变化就不是有机构成变化,只是价值构成变化,因为技术
5、构成是没有变的。这也是为什么教材原文中讲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在这个原材料涨价的例子里,价值构成的变化就没有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最后顺便说一下如果具体到计算上,比如一共100万的预付资本,其中给工人的工资是20万,买机器用了 50万,还有30万是买原材料小麦,那么资本的有机构成c:v就是80万(50+30)比上20万,即4:1 。下面上两道真题同学们感受一下,做做试试2009年第7题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2015年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 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