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91113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大形成性作业金融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你认为资本市场有没有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理由何在? 答:有,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包容度和覆盖面不够,与我国 1500 余万家中小微企业、 30 余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体规模不匹配。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健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不足,创新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法制建设、诚信环境和股权文化等因素也制约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功能发挥。 推动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丰富和完善市场功能体系,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建立广覆盖、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严监管的多 层次股权市场。进一步壮大主板、中小企业板市场。推进交易所市场内部分层,在

2、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市场错位发展、适当竞争。新三板作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要充分发挥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制度优势,切实完善主办券商制度,场内业务与场外业务发展并重,公募与私募并举,丰富投融资产品和工具,健全小额、便捷、灵活、多元的投融资机制,全面增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的能力。要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使之成为企业投融资对接平台、企业改制规范平台、政府扶持资金运用平台。要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登记对 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研究设立专门服务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小微证券公司试点,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的合作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为创新创业者开辟新的

3、股权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私募市场发展壮大,增加创新创业资本的有效供给,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扩大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 2) ( 2)如果有,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 3) ( 4) 答: 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 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 )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和讲究诚信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尚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

4、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整个社会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尊重个性、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提倡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形成。 (二 )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 虽然全国上下普遍重视和强调发挥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 力 ”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并没有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1.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症结。虽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 20 多年,科研力量的主体已经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但是高层次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问题,深层次的科技

5、与经济结合的机制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与科技相互促进的新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建立和完善。 2.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目前,各级政 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有管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制约了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职能越位表现在政府 (主要是地方政府 )部门过多地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使市场机制发生扭曲,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职能缺位则表现在政府对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对支持产业创新的政策缺乏系统研究,对产业创新提供服

6、务的功能弱化等。 3.相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影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在宏观管理 体制上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决策体制和组织机制,体制分割已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统一意志的达成和重大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组织,明显地削弱了国家科技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特别是长期以来条块分立、相互封闭的行政管理格局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在决策体制上,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的机制,存在着以部门利益代替国家利益的倾向。决策权与责任不对等,没有形成与事权相一致的责任追究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竞相争取财政资金,按各自的条条块块分配,造成在很多领域国家资金的重

7、复配置和浪费。在重大 科技项目的组织上,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消费政策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甚至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现象。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最大问题不是过于集中,而是比较分散。例如,软件产业管理体系涉及多个部委,使权力和资源相对分散,增加了相互协调、配合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 4.国家对一些重要产业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部分战略性产业发展未能妥善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也难以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同时,共性技术的研 发问题很突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 5.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

8、导向不协调。我国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现行的政策体系,基本上以支持 GDP 增长为主,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明晰导向。特别是,有些政府部门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规模扩张、增长速度,实际操作中对自主创新是抑制性的,对技术引进却是鼓励性的。主要表现是:政策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政策设计缺乏公平性;政策制订缺乏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机制;部分政策目标支持创新的导向不明确。 6.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重复浪费严重。 目前,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以及一些相关部委,但部门间协调不够,导致科研经费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

9、系、分散重复,宏观统筹协调能力薄弱,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一方面是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是资源的重复,浪费非常严重 。例如,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了 16 座就足够使用,而中国两年前就已有 30 座,仅北京就有 8 座,今后还可能再建 50座。在发达国家,大型科学实验设备利用率比中国高 5 倍到 6 倍。由于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行业分割、条块分割严重,科 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三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在 “产学研 ”结合中,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企业普遍重生产

10、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很多企业处在有 “制造 ”无 “创造 ”、有 “产权 ”无 “知识 ”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 。 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经营 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 )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学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

11、大学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只有不到 10%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 。多年来,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先进性,但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把握,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 1999 年开始的科研院所转制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生存压力,有些科研院所转制后科技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出现较大下滑,短期行为严重,主要集中搞一些 “短平快 ”的项目,忽视对基础性、共性技术的研究,影响发展后劲。 (

12、五 )学术腐败严重 社会上的过度追求名利和浮躁之风,也对科学界造成冲击。近年来,腐败和造假行为已经蔓延到教育界和学术界。一些人 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粗制滥造,不顾科研工作的职业操守,弄虚作假,欺骗社会大众。学术腐败猖獗不仅是学者个人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 ( 3)你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 答: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

13、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 “不成熟 “而又 “变幻莫测 “,许多 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即便

14、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比如 1995 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 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而 199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

15、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 S克里 库珀的金融市场专着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 -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 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

16、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 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

17、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 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 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

18、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开始柜台交易。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 2006 年 3 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 1373 家,上市证券 1787 只。股市投资者 7127.95万户 ,证券投资基金 64 只,股票市价总值达 3631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4.08%。同样,以间接融资主导的中国企业融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直接

19、融资取得较大发展。在企业融资新增领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不断增高。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强了证券市场的管理。资本市场是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市场,交易涉及的是金额巨大的金融资产,关系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切身经济利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资源配置优化,必须有规范、合理、公平的法律 和法规予以保证。为此,我国建立了一些规范资本市场运作的监管机构和法规体系。例如:证券法、(公司法、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对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当事人、中介服务、企业公司和交易所等等已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行为规范

20、。 但是,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缺陷。一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仍然很高。据统计,截至2005 年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额中,银行存款占 75%以上,有价证券约占 10%,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不足 10%。二是证券市场目前规模仍然较小,结构也不合 理,表现在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比重过低,二级市场证券流通比重过低,总体上过度依赖股票。三是信息不对称,股市价格及收益与公司实质表现高度不相关。四是中国企业融资制度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规摸总体仍然较小,从企业融资的存量结构看,间接融资占到较大比例。五是在监管方面,规范的监管力度尚不够。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我国的法律

21、、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资本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也将继续提高。特别是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加快,资本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也将加速发展。 综上可见,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成熟阶段。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演进 1.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 要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初始功能,有必要简单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在改革初期,我们根据对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认识,在资金、利润分配方面作了以下两项改革:一是对企

22、业放权让利,实行利润按比例分成的分配制度,以改变国有企业在统收统支的传统体 制下没有任何资金使用自主权的状况。二是将原来对企业的财政拨款(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改为银行贷款,以改变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改革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国有企业按一定比例留下来的资金,由于失去了所有者的约束,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将钱作为工资和奖金分配给个人,而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的贷款。但银行本身的改革滞后,致使银行的债权对企业的财务约束也并不象期望的那么强。企业普遍负债过高。各级政府再也不给原有的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的同时,在确定建设项目时,也没有能力给新建企业注入资本金。在前几年, 地方政府靠

23、指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这些项目贷款。这些企业从建立之日起就处于所谓无本经营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权参与项目的确定,只是奉命给没有资本金、因而没有任何资产担保的企业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是奉命贷款,就没有理由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完全承担回收贷款的责任。其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也很少考虑去履行这种责任,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在日积月累,呆帐和坏帐不断增加,资产质量日渐下降。事实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很弱的原因,是相当多的企业认为项目是政府定的,项目是否 有效益责任在政府,一旦项目不成功,企业既无力也不想归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对于一个完全靠银行贷款建

24、立的企业,企业经理人员会认为企业并不属于没有实际投入资金的政府,也不属于最终要求企业归还贷款的银行。他们也许认为企业应该属于企业全体员工的。所以企业产权关系很不清楚。其结果企业经理实际掌握了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力,但却把企业负债的风险扔给了银行,这当然既不利于企业改革,也不利于银行体制的改革。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靠国家的所有权约束和靠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约束,都无法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要改变国有企业无本经营的状况,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靠国家财政也无可能。 换句话说,当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政府进行社会积累的机制被打破以后,应当建立怎样的有利于社会

25、发展的积累机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靠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进行积累除了存在着企业产权不清、缺少所有者约束、银行承担的风险过于集中的弊端之外,由于银行本身机制转换的滞后而难以形成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经济学界普遍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方式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 促使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改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形成的必然产物。 2.我国资本市场的初始功能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过程,赋予了其初始功能。 国企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在国外,证券市场出现首要的目的是融资,其次是分配资金,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行为约束是附带的功能

26、。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所赋予的责任是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国企脱困提供资金 这几年证券市场增加了一项功能,为国企的脱困提供资金。不少人把国企的问题归诸于负债率太高,希望 通过上市融资来减轻资金成本,为国企脱困服务。 3.重视资源配置功能 1999 年 9 月 22 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质性的地强调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达到提高资源配置的目的。 国有企业的问题表现为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是在产权单一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的非有效性。国有企业所面对的从形式上看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实质上是融资体制乃至企业产权结

27、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不合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除了银行间接融 资和政府财政的直接注资外,经由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管道没有打通;二是即便打通了这一管道,如果将其作用仅限于 “圈钱 “,而没有相应地引起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变,资产利用效率低、不良债务问题严重等老弊端仍将依然存在。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上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自从提出为国有企业脱困以来,资本市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角度提出的。通过资本市场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对高负债而又急需资金的企业说当然是件好事。但对处在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来说,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融资 体制的转变,

28、进而推动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变。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市场机制强加给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 4.发展资本市场对推动国企转轨的积极作用 从推动国有企业转轨的角度看,发展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大体有如下几点: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为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成为上市公司,企业首先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其次,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积极改变。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引入新的直接投资时,也就引进了新的股东。经验证 明,除去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国有股东构成的产权结构,比国有独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如果由资本市场引

29、入的新股东过于分散,如基本上是中小散户,普遍的 “搭便车 “行为也难以对企业决策产生作用。对当前的国有企业来说,有意义的是引入一些能对企业治理结构发生积极影响的机构投资者。 第三,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提供有效地资本流动机制。当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确定以后,国有资本在一些行业和企业的退出或进入,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的售出和购入而实现。在更多的情况下, 可以鼓励国有股份与其他股份在资本市场上平等竞争,通过竞争形成国有资本在行业和企业中的合理分布。 第四,推动企业并购及其他资产重组活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多年来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优势企业,特别是生产名牌产品的优势企

30、业为龙头,按照企业自身扩展的需要,由企业自己决策,对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和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活动。 第五,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它们必须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 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有股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有利于其他股东特别是个人股东以双重身份(个人股份的股东与全民所有制财产最终所有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以国有资产直接所有者身份出现的国有股东的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改进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情况的监督效果。 第六,有利于选择出有竞争力的国

31、有资产经营管理者。谁来充当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是多年来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方案,许多部门、机构、企业也提出种种理由试图说明自己可以胜任这 一角色。其实,当资本市场得到一定发展后,这基本上也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由市场决定的问题。在进入市场之前,可以规定某些机构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看谁有竞争力。竞争力强者将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竞争力弱者将不得不缩小其经营规模,乃至最终失去经营管理者的资格。 最后,通过 “股权 “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 “债权 “问题。股权与债权似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通过直接融资而扩大自有资本金比重,会相应降低负债比重,所引起的只是资产结构上的变化。然而,在这种结构变化的后面,主角是行使 股权的股东。由负债筹措到资金是由股东及其选定的经营者使用的。国有企业融资体制的问题,主要不是负债率本身的高或低,而是现有的股东及其代理人对负债而筹措到的资金缺少责任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负债冲动。所以,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除了增资减债外,关键还是要改变企业股东及其代理人的行为,否则,减下来的债还是要增上去的,而且许多债是无力偿还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增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而对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