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391399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6《三峡》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6.三峡导学案福建省龙海市第五中学 洪井松教师寄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教学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一、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2.走近作者 3.相关资料二、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阙( qu ) 曦( x ) 襄(xing) 溯( s )御( y )湍( tun ) 巘(yn ) 漱( sh )涧(jin) 猿(yun)啸(xio)属(zh

2、)嶂(zhng)寝(qn )荇(xng)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1)朝发白帝( 早晨 )(2)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3)良多趣味( 真,实在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早晨 )( 寂静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略无阙处。 “阙” 通 “缺” , 缺口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如果 ,今义: 自从 或王命急宣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5、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_善长_,_北魏 (朝代)_地理 学家、 散文 家。撰 水经注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_综合性地理_

3、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6、文章抓住 三峡景物 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 连绵不断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 的不同景象:夏水 迅猛 ,船只阻绝;春冬景美,良多趣味 ;秋天,林寒涧肃,凌清哀绝。作者用笔匠心,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7、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 祖国河山 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 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三、 【合作探究】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4、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默读课文,把三峡划分为两部分,写出段意。第一部分 ( 第 段): 总写三峡的形势 第二部分(第 段): 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9、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 和 高。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在 ) (2)哀转久绝( 消失 )(3)不以疾也( 快 )(4)略无( 完全没有 )阙处 (5)至于(到)夏

5、水襄陵(漫上山陵) (6)自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7)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 (8)飞漱(冲荡)其(它们,指怪柏)间 11、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3)重岩叠嶂,隐天遮日。重重叠叠的岩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山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12.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1) 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 自

6、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 写夏水迅疾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 ) 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4、“重岩迭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迭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15、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

7、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17、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8、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

8、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著名的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你知道余秋雨说的是哪里吗?说说你的推断理由。 三峡。 理由:三峡风光优美。 四、 【主题阅读】(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9、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林寒涧肃) 寂静 (2)虽乘奔御风 即使 (3)负势竞上 凭借或依靠 (4)望峰息心 平息或停

10、止 21、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3.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B )A. 甲文先写了三峡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11、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2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湍急 、 清澈 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 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凄凉(悲哀) (凄清)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25、 总 结 三 峡 的 景 物 特 点 , 给 下 面 的 对 联 补 出 上 联 。山险水急三峡景; 天 高 地 厚 华 夏 情 。山峻水清三峡美; 天 高 地 厚 华 夏 情 。26.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12、 B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27.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

13、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28、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29、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疾(快) ,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急( 猛 )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 山之高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树之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