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七版教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394473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七版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药学-七版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药学-七版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药学-七版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药学-七版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学教材来源:http:/ 、药材、饮片,以方便学习者更加方便快捷地学习中药学 。本站的中药学教材仅收取中药学七版教材中所有474 种中药,不包括总论,因此,章节从第八章解表药开始,并配以各种索引方式,如按章节索引、按出处索引等,可以给学习者以不同的角度,以使学习者对中药学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第一节 现代中药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经营(19491954)1949 年到 1954 年,中药主要是私人经营,据商业部门 1954年统计,全国私营中药商有 10.4 万余户,为西药商 6600 万户的 15倍多,中药从业人员有 27 万多人,私营业起主要作用。1954 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医

2、工作明确指出“中药应当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遗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所以,对各省主产药材应加以调查保护。鼓励生产,便利运输,改进推销。对中药研究光做化学分析是不够的,应进而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上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 。毛泽东这一重要指示,对中药事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药涉及多部门,为了便于协调进行工作,分工负责,由中央卫生部、商业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全国合作总社等单位组成了中药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部负主要责任,统一管理中药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二、中药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体制形成与发展(19551985)195

3、5 年 3 月 1 日,商业部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土产公司、中国医药公司和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的中药业务同时移交中国药材公司。1955 年 7 月,鉴于中药材生产和供应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广大农村,为了加强中药经营,有利于生产及市场的统筹安排,自 7月 4 日起中国药材公司由商业部移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更名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药材管理总局。1956 年,为便于对私营中药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自 4 月份起中药业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移交商业部领导,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1957 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指出:“中药材是技术性较多的商品” 。 “我们是全国产、供、销安排的,着眼第一点是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

4、物质基础” 。 “农业部门主要抓粮食,药材生产,由经营部门兼管” 。之后,药材生产也由中药行业统管,各级药材公司不仅负责中药材的购销经营管理,并负责中药材的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形成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专业公司。1958 年,国务院在关于各地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的通知中,提出了有多种用途的交叉商品“首先保证药用”的原则。在“大跃进”期间,中药材生产收购一度出现不顾药用需要,盲目发展的趋向,造成部分品种大量积压。1959 年,卫生部全国药政会议研究解决某些紧缺药材的措施,提出“首先保证饮片配方的供应” 、 “先饮片、后成药”以及“先人用、后兽用”等供应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是中药供应工作的

5、准绳。1960 年到 1963 年,根据卫生部发出关于普查野生药源的通知 ,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工作。1964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商业部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管理体制的报告 ,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建制在商业部,以商业部为主,与卫生部共同领导。1969 年,中国药材公司与中国医药公司合并为商业部医药组,后扩建为商业部医药局。1971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展出 2.3 万多件展品,其中有新鲜植物药 430 种。1977 年,商业部与卫生部国家计量局协作,经过调查研究作出决定,从 1978 年起,对中药的计量

6、单位由旧制改为分制,中医处方计量改钱为克,并统一了全国中药计量单位,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计量习惯。三、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阶段(19781990)从 1979 年起,中药又由商业部移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管理,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的建制。1982 年 10 月,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厥文,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胡子昂,农工民主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扶持振兴中药事业的建议书 ,要求进一步解决中药供应紧缺,饮片质量下降和中药后继乏人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对建议书的批示,1983 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召开全国建立中药工作会议。为了加快饮片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国家投资

7、扶持全国 44 个重点饮片厂开展了技术改造。国家医药管理局1984 年、1985 年连续召开了两次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开展了饮片质量的评比、检查,加强了饮片的质量管理,饮片的质量逐步有了改善。1987 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改变了过去中医中药多年互相分离的管理和中药的从属地位,发迹改变中药工作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状况,推动中医药事业同步发展和振兴。1989 年 4 月 7 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中药工作形势,对中药的管理体制、治理整顿中药市场,以及给中药以一定的优惠政策问题,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同有关地方协商后,选择几个省、市进行中医药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加强对中药工作的领导,支

8、持中药事业的发展纠正有的地方对中药机构采取更名撤并等削弱中药事业的作法。第二节 现代中药事业的主要成就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195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中药材开展了异地引种试种、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的工作。天麻、桔梗、丹参、首乌、银耳、珍珠、全虫、蜈蚣、蛇、龟、鳖等野生变家种、家养成功的药材达五、六十种。活麝报麝香、活熊取胆汁也已成功。引种成功的新产区,其药材产量相当于老产区的 70%。西红花、西洋参、珍珠、木香等过去靠进口的药材已能自产,有的还可出口。1949 年以后,共组织了 3 次药材资源大普查,其中 1983 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从 1983 年起,由国家医药管

9、理局、农林部、卫生部、经贸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组成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制订了以 360 个品种为重点的普查方案 ,在全国进行中药资源大普查,全国各地约 4 万多专业人员参加。这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二、中成药工业形成与发展40 多年来,我国中成药生产经历了前店后场到工业化生产的巨大变化。目前,全国有 600 多个中成药药厂,职工 10 万多人。1988 年中成药工业总产量达 22.9 万亿吨,总产值达 51.2 亿元,比1957 年 8000 万元增长了 65 倍,比 1978 年的 8.47 亿元增长了 5 倍,10 年平均增长 50.15%,超过 1978 年前处均增长

10、5%的 10 倍固定资产原值 1988 年 15.97 亿元而 1957 年由于是前丫后场、手式操作,没有形成工业,所以固定资产基本是零。生产剂型 40 多种,品种5000 种。1973 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和国家计委关于改进中成药质量的报告 。文件下达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天津、长春、河南周口制药机械厂。10 多年来,共拨基建、技改资金 10 多亿元,使中成药工业在科研、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中药饮片工业初步形成1983 年国务院以(83)160 号文件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工作问题的报告 。文件除强调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药生产外,第一次提出了对饮

11、片工业的改革。全国确定 44 个重点饮片厂,由国家经委每年拨款进行技术改造;1989 年其中 16 个已经投产,对一般饮片厂各地区也正在投资或规划进行改造,部分饮片厂的切、洗、润、燥等主要生产环节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1986 年开始对饮片实行免税 5 年的政策。这就使饮片生产摆脱了流通的附属地位,中药饮片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中药饮片厂约 1500 家,生产能力达到 2.5亿公斤。为了振兴饮片工业,国家医药管理局从 1984 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中药饮片生产、质量会议,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四、中药科研事业日益发展1949

12、 年前,我国中药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5 年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生药研究室中国医药研究所为基础,建立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是建国后第一个中药研究机构;四川省卫生厅中药研究所是省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当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条件都很差。1956 年国家制订的发展科学技术长远规划(12 年规划)其中的 5105 项是中药研究,提出了发展中药研究的远景蓝图。“文化大革命”虽然打乱了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许多课题中断研究,发展受到限制,但在此期间,由于周恩来亲自抓医药卫生,科研部门研制出多种中药新产品,在中药材引种、栽培、炮制及中成药研究中也获得了一些新成果。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

13、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药科研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第一、中药研究机构和专业科研人员有较大增加。卫生系统的中药研究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还将四川、吉林、湖南、黑龙江、湖北、陕西和上海等省市的中医研究所调整为中医药研究院,其下所属的研究室有的格升为研究所。一些医学院校和中医学院成立了中药研究所(室)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后,充实了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市原设的中药研究所(室) ,相继成立了四川养麝研究所、吉林人参研究所、广东南药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所,陕西、浙江、新疆、河南、黑龙江等研究中药的机构,1985 年,全国医药系统已有中药研究所 14 所

14、,总人数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员约 600 人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系统也加强天然药物的科研力量。中药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成长。第二、中药科研领域逐渐扩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期间,中药专业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中药研究方面,已从药材、饮片、中成药生产工艺的研究,扩展到中药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就是根据中国医药传统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开展中药复方研究探索,参药性理论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有 43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第三、推行科技体制改革,1985 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的试点。第四、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15、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不仅增加了科研机构基本建设的投资,新建了许多科研大楼,而且添置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低温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条件显著改善。第五、发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第三节 中药的科学研究一、本草学文献的整理研究(一) 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 、 昊普本草 、 名医别录 、 本草经集注 、 雷公炙论 、 药性论 、 唐新修本草 、 本草拾遗 、 海药本草 、 日华子本草 、 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整理本草文献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做出重大贡献。(二) 历代本草语译、校点、注释1 神农本草经的语译、校注和辑校。195

16、3 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开设本草学概论 ,赵橘黄先生对我国楞代主要本草进行整理,对神农本草经序例、 雷公炮炙论及主要本草的序跋作了注释,并于 1960 年撰成本草新诠(初稿) 。1955 年初,为筹办卫生部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准备教材,中医研究院筹备处组织中医药专家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译语译,编成本草经语译 (初稿) ,作为西医学习中医教材教材之一。山东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于 1958 年编成本草经百五味浅释,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有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增图) 。王大观等以顾观光辑本为底本,每品先记其来源,次引录(本经)原文,然后加以评释,摘引楞代医药学家对本经药物的论述的发展,结合现代中药学研究成

17、果编成了本草经义疏 。2历代重要本草的重印与校点1949 年以来,对本草古籍的整理与出版进行了大量工作。明代兰茂著的滇南本草是重要的地方性本草,经明、清两代增补、传抄,版本各异,并有矛盾。云南省卫生局组织学者对种版本进行了校勘整理,已分册出版。我国本草纲目有很多版本。本草衍义 (颜正华等,1990) 、 本草蒙筌 、 本草纲目选译 、食物本草 、 本草备要讲解 ,等十部本草古籍,已经整理出版。二、中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一) 单味药材的考证40 年来通过本草学考证澄清市场上混乱的品种已超过 200多种。如有人曾考证威灵仙天古本草记载中最早是玄参科草本威灵仙,最近又有人从唐贞元年间“威灵仙传”的有

18、关记载为依据,考证出毛莨科铁线莲赂植物是历史上最早药用的威灵仙品种,而不是始自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 ,从而为中国药典收载铁线莲属植物作为正品威灵仙,提供了早期文献学的依据。传统的药用白头翁乃是毛莨科的白头翁, 植物名实图考上的白头翁则是菊科泽兰属植物, 滇南本草上收载的一支箭又名白头翁。目前所用的功劳叶是冬青科构骨的叶,只有少数地区应用的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经考证本草,唐本草拾遗 、明本草纲目中的均以构骨叶入药,至清代始混入十大功劳之名;植物名实图考收载的功劳叶图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及狭叶十大功劳,其描写也似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而非构骨之叶,为构骨叶作功劳叶查找到了古代本草依据。巴戟天用药混乱

19、,有的地区用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香巴戟用。考证本草所收的归州巴戟即香巴戟,而正品的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葶苈子在商品中有十字花科多种植物种子,经考证古代本草收载的就是目前认为正品独行菜的种子。并建议将 Lepidium 属的中文名译名由“独行菜属”改为“葶苈属” ,将 Draba 属的中文名由“葶苈属”改为“和葶苈属”为宜。秦皮商品药材目前有岑属植物的树皮及核桃楸皮,经本颧考证认为本草收载的秦皮为木樨科岑属植物皮,水渍之有蓝色荧光的树皮。汉代高诱在淮南子注文中对秦皮荧光现象的记载以,唐新修本草将这种荧光观察应用于秦皮鉴别的记载,对世界荧光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胡桃科的核桃楸

20、皮作为秦皮是清代中期以来的历史误用,属混伪品,不能作秦皮入药。皂荚与猪牙皂的关系,后世众说纷纭,认为是同一种树上不同发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皂荚,同时澄清了新修本草谓“此物有 3 种”的含义是相同的。即同在一株皂荚树上,即有大、中、小 3 种不类果实。本草所指的“形如猪牙” “长尺二者” 、 “长六七寸” ,园厚节促直者 3 种类型与现今民间所称的“牙皂” 、 “糠皂”和“肉皂”3 种不同果实的皂荚正相符合。古代所答罗晃子或罗望子应该是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实,即中药凤眼果,而不是豆科植物酸角,建议不应再将“罗晃子” 、 “罗望子” 、 “九层皮”等名称收作酸角的别名。Tamarindus 当称

21、为“酸豆属”而不是罗晃子属,以澄清“罗晃子”的名实混乱。木兰科植物的望春兰的花蕾为本草最早辛夷使用品种之一,初在陕西,后发展到河南,现今产量最大,为主流商品;玉兰汉代就作辛夷使用;淡紫玉兰为本草中记载的树高数仞、花白色带紫,主于长江流域的品种,亦为早期使用辛夷品种之一, 植物名实图考提到玉兰分紫瓣、白瓣二种,紫瓣玉兰即指淡紫玉兰,紫花玉兰始载于本草衍义已不见于商品中,我国部分地区有零星栽培,供作观赏,不宜再称其为“辛夷” 。20 世纪以前,中药半夏的原植物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而前人曾将道地药材“齐州半夏” (主于山东省历域县)误考为只分布于日本的三裂叶半夏,同时证明古代本草中常混为半夏的“由跋

22、”是同属植物虎掌的幼小块茎,而不是天南星属植物(Arisaema ringens) 。古代本草记载的细辛主流品种本身就在变迁,除华细辛、辽细辛外,细辛属的其它植物在古代就有作细辛或土细辛的历史。古代本草记载的杜衡,可能还有细辛属的其它植物,至少包括小叶马蹄香,用细辛属植物补充中医习用的细辛类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考证古本草钩吻,从古人对钩吻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和杀虫方面来分析,认为本草中的钩吻,应包括马钱科的胡蔓藤,卫矛科的雷公藤等,而以雷公藤较为对号入座。本草所载防风的植物,除现今所用正品防风外,可能包括华山前胡和泰山前胡,珊瑚菜为古本草所载防风代用品石防风的一种。沙参和荠尼的本草考证

23、,认为古本草中的荠尼应是杏叶沙参的别名,而非 A.trachelioides。从历代百余篇医药文献中记载阿胶名称和煮胶所用的动物皮的演变情况,追溯其最早用于制胶的原料“乃煮牛皮作之” ,这种以牛皮制胶称为驴皮胶,见于八世纪以后的文献,此后文献就较普遍地在“阿胶”一名下同时纲载黄明胶、驴皮胶等名称。说明了古代不同时期用于制胶的动物基原是有变化的。本草经集注的诺藤, 本草拾遗的大匏藤, 海药本草的含水藤,就是本草纲目拾遗的买麻藤。通过对本草原始所载刘寄奴图文的考证,认为其基原即为玄参科阴行草,从而找到了阴行草在北方作刘寄奴药用的本草依据。40 余年来,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已经考证的本草药品有一百

24、余种。(二) 植物品种考证40 年来应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整理古本草,在药物品种考证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谢宗万的中药材品种论述 (上、中)对150 种(组)常用中药都进行了本草考证。江苏植物研究所著本草整理资料对 39 种中药进行了考证。 药材学 、 中草药学 、中药志() 卷 、 中药检定手册 、 新华本草纲要等在药材的“历史”项目也有粗略的考证。黄胜白、陈重明的本草学(1988)收载了本草考证的文章 52 篇。此外,对植物名实图考中若干药用植物品种进行考证,并提出不少正误的意见。有人还对图考中 18 种无名种植物进行考订。杭悦宇等考证了图考记载 97 种同名异物植物,确认两种同名的 84 种

25、,三种的 11 种,四种的 2 种,为不同科植物的 31 种,同种重复的 16 种,引救荒本草图的同名植物 7 种,有数种名实不符的植物。吴征镒、杨竟生对本草纲目拾遗中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尚志钧对五十二病方中药物及神农本草经中部分品种进行了本草考释。近 10 年来,采用多学科综合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医药管理局和中医管理局先后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组织全国医药科研和教学单位作攻关重大项目“常用中药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 ,对每和药物规定的 10 项研究指标中,就将“本草考证”独立为一项,现已完成中药的本草考证 220种。该成果已于 1991 年、1995 年由国家

26、中医药管理局验收。三、中药资源普查1949 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前两次是局部的调查,为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积累了经验。1982 年,国务院第 45 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以摸清家底,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 1983 年开始,历时 5 年,对全国 80%以上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偶然性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数量和质量、保护和管理、中药区划、中药资源区域开发等。(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构成。据普查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 12807 种。药用植物 383 科、2309属,11146 种约占全部种类的 87%;药用动物 359 科、862 属,1581种,占 12%;药用矿物仅 80 种,不足 1%。1、药用植物种类:我国 11146 种药用植物中,藻类、菌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有 91 科、188 属,459 种;苔藓类、蕨类、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