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近二十年来,现代性话语的复兴是中外学术界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现象有两种不同 的看法。一些人认为,现代性话语的出现是与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危机有关。这种现代化 模式是西方国家近二百年确立的,它的主旨是试图在民族国家范围内,通过市场配置资 源,以工业化为生产模式、以形式民主为政治动员和政治合法化的机制、以大众教育作 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最后以福利国家为社会矛盾的调节形式等一整套制度架构来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模式及其原则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那里 得以学理化,成为对现代化有标准解释。但是,这一发展模式在20世纪末已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已经动摇 了民族国家本位的基础,生态危机暴露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工业 化与新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面临大量的人造风险,福利国家的收缩使社会重新陷入两极分 化等等。这些意味传统现代化模式已经陷入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认为现 代性话语是现代性危机的产物。吉登斯和乌尔里希贝克的“反思现代化”、“第二现 代性”理论就持有这种观点,他们把现代性定义为对高度现代化社会的后果和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