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歌起源的探讨同艺术起源的探讨一样,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时至今日,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重新考虑这一课题,似可区分出诗歌的二重起源 圣诗与俗诗,分别加以探讨,可以避免许多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 简单地讲,圣诗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词、招魂曲词等等。圣诗起源较早,当与人类法术思想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 “经 ”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维斯塔、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古埃及的阿维斯塔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
2、 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俗诗是相对圣诗而言的,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 词等。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诗经中的 “颂 ”与 “风 ”,大致相当于这里所说的 “圣诗 ”与 “俗诗 ”,而 “雅 ”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却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
3、畴。俗诗的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文化。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许多本 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诗转变。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 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但它们同世俗的抒情歌诗并不同源。安德鲁 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 “民歌有长时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是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由于贵族为得到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 ”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 间,反映的是民众
4、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 兰所区分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 “圣 ”与 “俗 ”的区别。与史诗相对的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出自远离宗教圣事的民间下层阶级。所谓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说的正是下层民歌创作的情况,与 “美盛德 ”的宗教诗和史诗显然大异其趣。 (摘编自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 (1)下列对 “圣诗 ”与 “俗诗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诗与俗诗是学者运用当今的思维与文化的眼光来研究诗歌起源时似可区分出来的诗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源头。 B、圣
5、诗与俗诗虽然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它们之间互相有影响。 C、圣诗是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 “经 ”的诗歌作品即属于此类。 D、俗诗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思维与文化 的眼光探讨诗歌的起源,虽然可以避免不少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但还不能很肯定地说彻底解决了诗歌起源的问题。 B、阿维斯塔、阿维斯塔、艾努玛 艾利什等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大部分记载下来并得以流传,可能是因为
6、它在初民意识形态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C、圣诗与俗诗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从固定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变成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性的俗诗。 D、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安德鲁 兰的观点恰好说明诗歌的起源有 “圣 ”与 “俗 ”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理论上说,俗诗与圣诗起源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它们都以人类的语言能力的产生为前提,但圣诗源于宗教文化,俗诗源于世俗文化。 B、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史诗性质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
7、诗转化来的,但依然与源于世俗文化的俗诗不同。 C、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是下层百姓在自己的实际生活环境中创作的,歌者远离了圣诗作者那样的宗教目的,是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 ”。 D、在世界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 “经 ”的诗歌作品,如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中国的诗经等,都是当时及时地被文字记载下来而保存至今的圣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对联的起源,就其两两相对的艺术哲理来说,源于我国古代周易所阐述的天地赋予万物的阴阳对立与阴阳互交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就其两两相对的表现形式来说,则源于我国远古的民谣和古代诗文的对偶句,是由对偶句嬗变而来的。
8、古代民谣如: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诗经上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 ”在屈原作品中,对偶句更是不乏其例。以上各类对偶句,都含有对联对句的因素,但严格说来,都只能算作对联的影子,还不能说这就是对联的开端。 对联的正式开端究竟始于何时?以往一般都遵从清代著名联家梁章钜在他的楹联丛话中所言: “楹帖(楹联)始于桃符。 ”据蜀梼杌所载: “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梁氏所言,即据于此。于是,我国对联界即普遍认为 “联萌五代 ”。但近代以来,我国许多对联学者经多 方
9、考证,发现对联实萌于晋唐而兴于五代。因此, “联萌于五代 ”之说是不对的,至于说 “联兴于五代 ”则符合事实。 据晋书记载,张华曾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互作通报,陆以 “云间陆士龙 ”、荀以 “日下荀鸣鹤 ”互报姓名。这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古代的第一联。而我们能见到的保存至今的唐代规范联作则更多。如夏民安联人心声中有唐太宗在藏晋祠贞观宝翰门前题的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莫高窟发现的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等,还有日本人写的史馆茗话一书记载的唐人联 “闭户惟闻朝暮鼓,登楼遥望往来船 ”。 到了宋元阶段,对联进一步发展,不仅数目大量增加,而且类别除春联外,又有了题赠联、书院联、名胜联、
10、喜庆联、哀挽联、谐音联、灯联等等。就其语言运用和表现形式而言,不但坚持了从律诗借鉴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所突破,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特点,以长短句创作对联,形式更加变化多姿。同时,出现了不少联作名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文天祥等等。 明初,由于洪武皇帝除夕传旨,无论公卿士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对联创作进入繁荣阶段。清朝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对联创作更是盛极一时。明清时代,由于对联融 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得对联语体多样化,连同对联篇幅的增长,使其不仅可以写景、抒情,而且可以叙事、议论;不仅可以用来谐谑,而且可以讽刺。这一时期,不仅运用范围大为扩展,涌现
11、出大批如解缙、纪昀般的联坛高手,甚至出现了理论研究与专论著作。(选自戴本恒对联艺术探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对联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周易所阐述的天地赋予万物的阴阳对立与阴阳互交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是对联两两相对的艺术哲理的来源。 B、对 联起于哪个朝代,有很多说法。对联界根据梁章钜楹联丛话的相关记载普遍认为对联起于五代,但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说法。 C、作者认为,古代民谣、诗经以及屈原作品中的对偶句,尽管也有对联的一些因素,但还不能算是对联的开端。 D、我国古代很多诗文里有对偶句,对联两两相对的表现形式就是起源于我国远古的民谣和古代诗文的对偶句。 (2)下列
12、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五代时,蜀地的孟昶在除夕日让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因为对辛寅逊的题词不满意而自己题写为: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B、中国许多对联学者近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发现对联实萌于晋唐而兴于五代,否定了 “联萌于五代 ”之说,得出 “联兴于五代 ”的结论。 C、唐代出现了许多规范的对联作品,如: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 “闭户惟闻朝暮鼓,登楼遥望往来船 ”等等。 D、据晋书记载,张华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以对联的形式互作通报,陆以 “云间陆士龙 ”为上联、荀以 “日下荀鸣鹤 ”为下联互报姓名。 (3)根据原文内容,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时期,对联进一步发展,不仅数目大量 增加,而且类别除春联外,又有题赠联、书院联等;同时,还出现了王安石、苏轼等不少联作名家。 B、宋元时期,对联形式变化多姿。因为对联不但保持了从律诗借鉴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所突破,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特点,以长短句创作对联。 C、明代洪武皇帝下令无论公卿士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使对联创作进入繁荣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清代以后的对联创作更是盛极一时。 D、明清时代,由于对联融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对联语体多样化,使对联的篇幅增长,使对联的运用范围大为扩展。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 民
14、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 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或诗或歌的
15、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但不论怎 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
16、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 之徒愤慨至极,认为 “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 “花腿军 ”之名。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当时民谣道:“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
17、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 “欲得富,须胡做 ”之道。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三千索, 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如对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道: “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 ”; “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 ”!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民谣;世上正事三件: “畜牧
18、、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骗盗、贪索和赌钱 ”。(摘自王春瑜著 简明中国反贪史,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初,大将张俊让 “花腿军 ”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B、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后多成为宋人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中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C、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 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D、宋朝贪官污吏崇尚 “欲得富,须胡做 ”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19、。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C、民谚 “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 ”抨击了西夏贪 官污吏的贪图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D、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 ”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A、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B、同为民谣谚语, “书中自有黄金屋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与 “何必为官去贪污 ”“宝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矛盾的。 C、童贯、蔡京、朱 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D、两宋的民谣谚语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代表了民众的意志和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
21、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 “这,便是一个体系。 ”“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 ”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 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
22、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 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 一条结实 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23、。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 “哦,思想家! ”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 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
24、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 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
25、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 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年 5 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体系和非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并列关系,后者的理论存在着母子关系。 C、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
26、不接壤的点,也就意味着那个人的知识方面很稚弱和生疏,没有形成体系。 D、非体系者的观点之间由于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所以他们必然常常陷于矛盾尴尬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你在进行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无法让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线,那么你的理论无法形成体系。 B、体系者的理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之下,具有非同一般的严密性,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体系。 C、思想完美者创造学说时都会自觉生成体系,他们比那些只创造一些格言的人更有影响。 D、人的思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产生出创造伟大思想和有伟大
27、发现的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分别在很多知识点上进行阐述,观念很多,观念之间互相并列,之间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则说明知识未形成体系。 B、 “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体系,理论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C、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体系的建立者,只能来自另一个没有建立体系的理论。 D、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等的人,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就必须创造体系和完整庄严的学说。 5、( 2015安徽)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1234有人说到 “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 “经典
28、”,而提起 “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 “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 “复数的 ”传统一样。 1234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 ”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 “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 “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 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 “道德自觉 ”的孟子和偏重
29、 “礼法治世 ”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 名著佳篇。 1234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 “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 2 页上部
30、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 “钦定 ”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 “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 “创造性的转化 ”。 12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 “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
31、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背景 ”召唤什么样的 “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 天,是需要重新 “解释 ”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 ”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 “新经典 ”。 (1)下列关于 “中国经典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 “经 ”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 “儒家经典 ”的观念在作者看
32、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 “三教合一 ”,而 “三教合一 ”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 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 “道德自觉 ”的孟子和偏重 “礼法治世 ”的荀子都关心社
33、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 “道德自觉 ”的孟子和 偏重 “礼法治世 ”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 经
34、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 “旧经典 ”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 ”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 “儒 ”的古义为柔懦。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 一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 在 “周因于殷礼 ”的基础之上 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 “士不可以不弘
35、毅,任重而道远 ”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 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_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 “儒行 ”。孔子曾说: “刚毅木讷,近仁。 ”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 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 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 于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 “子路
36、宿于石门,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 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 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 “强 ”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 “强 ”道。一个
37、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 “鬼神害盈而福谦 ”,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 “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 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 “乡原 ”:只能柔而不能刚;只能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阉然媚于世 ”,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 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 “柔而能刚 ”, “恭而有礼 ”,要 “君子和而不同 ”,也就是中庸说的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选自胡适 说儒,有删改) (1)下
38、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 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 “治丧相礼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一讨生活。 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 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 “殷礼 ”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 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 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 “三道 ”,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 D、
39、无论是门徒还是时 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 B、老子有 “柔弱胜刚强 ”的思想,这与孔门 “柔道是一种 强 道 ”的看法有一致性。 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 “振衰起儒 ”,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 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美学在中 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
40、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 “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 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 “文以明道 ”;白居易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儒周敦颐明确 “文以载道 ”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 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
41、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 ”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 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
42、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 “彻头彻尾的悲剧 ”, “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因为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
43、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 ,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
44、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使得美学缺乏独立意味,使得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无法进入精神层面,而止于世俗的功用。 B、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确立了 “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的道统原则,影响到后世的文学思想。 C、曹丕提出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韩愈、白居易等人丰富了这种理论,周敦颐明确了 “文以载道 ”的宗旨。 D、佛学的东渐和禅宗的兴起,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灵的解放,严羽的沧浪诗话借禅宗之名挑战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 (2)
4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表现人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不再只是宣泄得意或失意,不再纠缠于生存谋略,文学才能体现出纯粹精神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B、一些古代小说推崇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无毒不丈夫 ”等厚黑原则,其实正是中国文学传统讲求实用和功利、纠缠于生存博弈的具体表现。 C、红楼梦体现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而拒绝暴力和权力,红楼梦彻头彻尾的悲剧背离了国人崇尚的乐天精神,在审美上具有革命性的意味。 D、王国维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不赞同文以载道,提出从宇宙的视野审视文学,打开了中国诗学的眼界,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46、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受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影响,民族也因此滋生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对人的思想、对社会会产生影响。 B、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 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状态。 C、 “文以载道 ”思想强调文学的承载、阐明、传达 “道 ”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的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之中。 D、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1、 【答案】 ( 1) D( 2) C( 3
47、) D 【解析】 1)题干问的是 “下列对 圣诗 与 俗诗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D项, “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 ”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二段 “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 ”可知俗诗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比不上圣诗。( 2)题干问的是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C 项,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错误,第三段中说圣诗向俗诗的转化是 “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 ”而发生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3)题干问的是 “根据原文 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D 项,诗经中的内容只有 “颂 ”可以算作圣诗。文章第二段说的是 “诗经中的 颂 与 风 ,大致相当于这里所说的 圣诗 与 俗诗 ,而 雅 则介乎二者之间 ”。 2、 【答案】 ( 1) B( 2) D( 3) B 【解析】 (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在文中无依据。选项中的 “对联起于哪个朝代,有很多说法 ”,原文没有相关的表述。(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张华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以对联的形式互作通报,陆以 云间陆士龙 为上联、荀以 日 下荀鸣鹤 为下联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