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杭州市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问题研究 朱时建 潘贤春 杨欢欢 洪狄俊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推广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对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运而生,以谋求在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机制。 一、 杭州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从 1990 年起,我市 农业生产 持续、稳定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逐年提高,1994 年 -1997 年实现快速增长,
2、 1998-2002 年长幅趋于平稳, 2003 年我市开始都市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又一次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2008 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73.76 亿元 。全年粮食总产量 110.16 万吨,水产品 18.47 万吨,肉类 29.52万吨,禽蛋 13.25 万吨, 水果 76.79 万吨。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了区域和产业布局。 “ 十五”期间,我市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先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注重提升两大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 产业发展重点 ,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 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 都市农业的整体框架已具雏形,城市、平原和山区 “三大农
3、业 圈层 ” 基本形成 。建成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基地,如淳安、建德、临安、桐庐等的 蚕桑 基地,萧山的规模化生猪和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余杭的生态鳖养殖基地,西部山区县的山地蔬菜基地等 ;建设了 4 个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 9 个产业单项强县、 18 个产业强镇(乡)建设 。 二是 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优势特色产业 加 快发展, 2008 年 全市 六大优势产业 和 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 185.79 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67.9 , 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更加明显 (表一) 。 我市的草莓、芦笋、蜂产品、花木、菜竹笋、蔬菜和特种淡水产品基地都成为位列全省同类产业规
4、模之首。 表一 :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 农业总产值(亿元) 168.50 189.01 208.27 219.48 234.97 255.15 273.76 优势产业(亿元) 94.3 108.9 120.4 125.31 144.67 147.95 153.91 特色产业(亿元) 16.0 18.3 20.2 23.59 28.89 31.32 31.88 优势特色产业比重( %) 65.46 67.30 67.51 67.8 73.9 70.3 67.9 2、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推进了农业
5、产业化进程。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农业专业示范村和农业特色村等措施,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 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目前 全市已命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82 家(其 中省级 37 家、国家级 3 家),带动农户 30 万户,连接市内外基地 343 万亩。 二是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 到 2008 年 全市 培育 农民专业合作 社 850 家。 三是 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专业村。从 2002 年开始,我市着手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到
6、2008 年,累计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329 个、面积 59.43 万亩 ,带动农户 30.45万户 。 3、 延伸产业,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 一是 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和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各地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到 2008 年底,全市已建成开放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当品 位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点)和农家乐旅游村 285 个,从业人员 1.5 万余人 ,投资规模超 28 亿元; 2008年接待游客量 1120 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 7.3 亿元。 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实现了农业一产向三产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 加工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亿元以上农产品
7、加工企业已达到 56 家。以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工能力不断扩大,推动了产业基地的集聚和提升,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共吸纳农村劳动力 41705 人,每年从企业中得到的总收入超过 4.0 亿元,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4、 打 造品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 一是 提升质量形成品牌基础。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整治,推广生态模式和技术,推行农业标准化,强化质量安全控制,将品牌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其他质量管理认证( QS、HACCP)紧密结合。 2008 年全市新建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110个、面积 20 万亩。新认证的“三品”农
8、产品 141 只,累计达到 910 只。 二是 依3 托特色保护传统品牌。 形成了一批如西湖龙井茶、径山茶、雪水云绿茶、鸠坑毛尖茶、塘栖枇杷、千岛湖有机鱼等全国著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 培育企业做强著名品牌。通过整合 提升,突出重点 ,做大做强品牌,逐步形成一带一区域一品牌。培育一批通过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认定的品牌。截至 2008年底,我市已有 116 个农产品获市级以上著名商标称号;有 170 个农产品获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 7 只产品 获得 浙江名牌农产品称号,杭州“贡牌”西湖龙井茶叶和千岛湖“淳牌”有机鱼荣获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二 、 杭州市 现行 农业科技
9、创新体系 存在的问题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备 , 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首先是 农业科研 、推广 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不够明确 ,在创新主体的认识上存在 偏颇 ,过度地强调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事实上, 农业 科技 有其 特殊性 和 规律性 ,属公共产品具 纯公益性的特征 。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其次是 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力量分散 , 整体合力形成不够。由于体制限制 , 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 , 科技资源按行政区域或部门配置 , 地区间 、部门间的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和流动 , 地区 、部门之间 科研力量联合协作不够紧密 ,服务于农业主导产业发
10、展的集成创新明显不足 , 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第三是 农业科研与推广 “ 两张皮 ”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机构设置和工作职 能定位上存在 科研和推广脱节 的问题 , “ 两张皮 ” 现象依然存在, 科研单位大多采用“ 立项 研究 成果 评奖 再立项 ” 的 模式 ,忽视了成果的应用, 科研与生产、农民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同时 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与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紧密联系 , 在管理上农科教仍然相互独立 , 市、县、乡各成系统 , 系统之间缺乏相互协调 , 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2、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与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特点不相适应。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
11、季节性、地域性以及对特定环境条件的依赖性与科研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相互渗透,形成了农业科研 周期长 、 限制因素多 等 特点。 现行的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与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特点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 立项脱离需求, 政府部门 发布立项指南,农业科技人员根据指南申报项目 ,导致科研和生产脱节。 二是实施时间短, 据中国农科院的统计 分析 , 农业科研成果的 平均研究周期 5-7年,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平均在 104 年以上 ,而我市目前的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时间一般为 2-3年,甚至是 1年, 农业科科技人员且每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申报项目、争取经费 ,
12、 加上当中检查、总结、验收、成果鉴定等 , 使科研人员真正潜心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 , 还 容易产生 “ 成果割青 ” 、 “ 急功近利 ” 等浮躁风气 , 很难出可转化应用、生产需要的好成果。 三是竞争性项目过多,美国各洲竞争性农业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大约为 15%,固定拨款仍是主要经费来源,我市竞争性项目几乎达到了 100%。 3、 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 科技的支撑和引领 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从 市、区(县、市) 两级农业科研 推广部门科技人员 的学科和人员结构看 , 学科结构 、 专业设置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 ,
13、 全市农业科技人员中, 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员比例较高,占到总人数 的 40%,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的人员比例偏小,只占 1.3%;占种植业产值第一位的蔬菜的科技人员只占总人数的 2.6%,果树也只有 2.5%,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所急需的农产品加工方面几乎没有科技人员。 而且 重产中 、轻产后 , 偏重于单项技术及其育种等产中环节的技术研究 。二是 缺乏经常性的经费保障 , 综合配套的种养技术跟不上生产需要 。 因苦于长期以来有关课题立不上项、争取不到研究经费 , 而忽略 轻视养殖业、作物栽培、土肥、植保等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公益性强的科研项目的集成创新与研究 。三是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还不
14、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 农业科研院所兼具科研、转化、示范的优势 , 但与推广体系的联合协作不紧密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的潜能还没有有效发挥 , 缺乏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建立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 对农业结构调整中急需的产前信息技术服务、产中新型种养技术服务、产后加工、贮藏等技术服务明显不足。 4、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 强度 不够 , 尤其缺乏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 一是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投入不稳定。近年来 , 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 但有关部门忽视农业科研的特殊性 , 将农业科研项目完全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组织实施 , 使有限的研究经费没有完全用在 农业科研上
15、 。 据调查 , 有不少企业 和大专院校拿到农业科研经费 , 实际没有很好用在农业科研上 。二是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结构、方式欠科学。真正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农民受欢迎的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的栽培技术研究经费很难争取 ; 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防灾减灾、5 农业资源环境等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 , 也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 , 作为社会公益类的农业科研单位 , 履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职能 , 缺少示范推广经费的支持 , 这与不断增多的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等投入需求相比较 , 显得不相适应。由于科研项目申报时间长 , 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科研经费往往到年底才 下达 ,给项目执行 、 财务运行及审计等带
16、来难度。 三是 科研条件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欠缺,除市农科院具备相对比较完备的试验研究条件外,其他推广机构普遍存在实验条件差的问题,仪器设备匮乏,特别是区(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连走基本的实验条件都不具备,仍停留在田间观察试验的层面上,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原始。 5、 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素质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 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尚需优化。 主要 表现为专业单一 , 高层次人才紧缺。虽然近几年 通过人才培养引进 , 人才的素质、结构有了优化 , 但还 是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二是 综合性农业应用技术和示范推广人才缺乏。提高农业效益需
17、要良种加良法的配套 , 要求科技人员既是一名业务上的专家 , 又是一名能示范、又能推广的多面手和实践家。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经费支持和相关的政策激励 , 科技人员从事示范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加上专业知识单一 , 知识面太窄 , 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 也很难满足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需求。 三是 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难引进。受经济条件与待遇的限制 , 加上高房价和人才公寓建设滞后的实际情况 , 新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经费、住房及家属安 置问题 , 已成了农业科研单位的一大难题。再是 农业科研、推广机构 用人缺乏自主权 , 人员编制受到人事部门的限制 , 逢进必考,却招进了许多的考试专业
18、户,影响了农业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中央及地方 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建设情况 2005 年 1 号文件正式提出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随后 农业部等部门开始 着手研究怎样在国家现行体制下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007 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以解决现行科技创新体系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 下,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全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以产品为单元,6 以产业为主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19、、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就是要通过因需设岗,一人一岗;因岗聘人(团队);将项目经费变为稳定的工作经费;解决一个问题时各岗位分工等措施解决部分体制性问题。通过以技术用户的需求立项,确定任务;工作细则约束;公开、透明的管理;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作为考核标准;建立决策、执行 、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等措施解决机制性问题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在组织 体系构架包括首席科学家、 功能研究室和聘任的 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 。给予定额的经费资助,其中 首席科学家每年管理费 30 万元,每个岗位科学家研发费 70 万元,每个综合试验站 30 万元 。目前国
20、家层面已经启动了 50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 涉及 34 个作物产品 ,11 个畜产品 ,5 个水产品 ,遴选了 50 名首席科学家, 建立了 231 个功能研究室,聘请了 945 名岗位科学家,在全国建立了 970 个综合试验站 。 2008 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 9.675 亿元。 在启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同时,农业部等部门还出台了 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地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目前已经有 20 个省开始了地方创新团队的框架设计和方案起草,6 个省已经落实了经费, 北京、福建、四川等省市已经启动以农业创新团队建设为主要形
21、式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表 二 )。 浙江宁波、河南郑州等地也相继启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郑州市还给予每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80 万元的经费支持。 表二: 部分 省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情况 省市 体系架构 选拔范围 经费 备注 北京 首席专家 北京市技术推广站 30 万 /年 /人 已经启动果类蔬菜、生猪、观赏鱼 3个团队 岗位专家 北京市的教学科研单位和在京的中央科研教学单位人员 70 万 /年 综合试验站 区县农技推广站 、 企业 30 万 /年 /站 农民田间学校 在主产乡镇和较大村设置 5 万 /年 /校 福建 首席专家 省农科院和农业大学 60 万 /年 /人 已经启动水稻
22、、生猪、茶叶 3 个团队 岗位专家 省农科院、农大、省推广站 30 万 /年 /人 综合试验站 县农业局、农技推广站、企业 20 万 /年 /站 7 四川 首席专家 省农科 院和农业大学 20 万 /年 /人 已经启动 水稻、马铃薯、茶叶、生猪 4个团队 岗位专家 省农科院、农大、省推广站 30 万 /年 综合试验站 农民培训、高产创新、科技入户等示范县 从国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一年多的 实践 表明,产业技术体系抓住了农业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的国情特色,是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机制的重大创新。 建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打破 了部门区域学科界限 , 凝聚
23、了农业科研力量, 统筹布局科研力量补齐技术支撑 “ 短板 ” , 提升了整体实力,产学研结合,使农业科研力量优 化整合 。 创新了科技管理方式,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在选题立项上紧紧地把握产业需求 , 解决了科研生产脱节问题 ; 管理方法上重点考核技术应用效果和技术服务能力,经费支持上实行 “ 以需求定项目,以任务定经费 ” 的方式持续稳定支持一批优秀专家,是科技支撑产业进步的创新 。同时还 促进了科研人员深入一线,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 ; 加强了应急科技服务能力 ; 支持了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 四 、 杭州市建立产业体系的基本设想 (一) 基本原则 1、优势 特
24、色产业 优先原则 。 杭州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了全市农业 总产值的 70,占有绝对的优势。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进行构建,在 农业产业和 产品选择上 ,必须 坚持优势 特色产业优先的原则 , 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为重点,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实现国家体系与地方体系的对接、互补。 2、 依托现有资源的原则。 充分依托现有科技资源, 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 形成条块结合,稳定、持续和高效的现代农业 产业 技术体系 ,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不打破现
25、有管理体制,基本建设支 出和人员基本支出由各依托单位按现有渠道解决。 3、资源共享原则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坚持成果、设施及项目资源共享的原则。体系内科研人员须积极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项目、科研设施资源,充分利用体系建设平台,集中力量对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与共性技术进行攻关集成,确保产业发展不断获取科技支撑。 8 4、强化协同原则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分工坚持协同原则。按照全市 一盘棋的思路, 建立专门协调机构,负责体系建设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和协调管理, 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协同配合。全市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要打破体制和机 制上的障碍,协同攻关,共同参与 现代农业产业
26、技术体系建设 。 5、优选人才原则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队伍建设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选拔和聚集一批优秀骨干人才,通过制度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长期稳定、精干高效、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 目标和任务 1、 总体 目标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按照 杭州 优势 特色 农产品区域布局,依托具有 全市现有 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 、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
27、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总体要求。 一是要以产业为主线,促进科技 人才的有效整合和设施条件的合理配置,着力解决部门分隔问题;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着力解决科研与推广脱节,研发与需求脱节问题;三是充分考 虑 体系本身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体系在建设中应注意与目前的体制改革进行有效衔接,避免与现有体制发生重叠和产生冲突。 3、 主要 任务 。 一是突出研究重点,突破技术瓶颈。以提高区域性农业科技自主 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解决产业技术瓶颈为根本目标,努力在产业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二是着力组装配套,推进集成创新。着力对国内外、省内外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最新成果进行集成、组装
28、配套,形成产业技术集成模式和规范,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三是综合试验示范,熟化科技成果。根据不同产业区域分布特点进行综合试验示范,强化产业技术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四是强化技术培训,加快应用推广。以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培训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开展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五是了解产业需求 ,提供信息服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收集、分析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构建产业信息对接平台,适时向社会发布。 (三) 组织结构。 9 杭州市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 推广 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 1、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包括 一个首席专
29、家岗位 和 若干个专家岗位 , 按照产业内设育种繁育、栽培(饲养)土肥(饲料)植保(防疫)、产后处理与加工和设施设备及产业经济领域 设置岗位,还应包含农业推广专家岗位 。专家岗位主要依托 市 级农业科研 、推广 机构产生。 其主要 职责是:从事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与 集成,解决产业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收集、监测和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和咨询;组织相关学术活动;监管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运行。 2、 推广试验站。 根据每一类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市级优势农业产业带 设立若干个 推广 试验站,每个 推广 试验
30、站设一个试验站站长岗位。 推广 试验站主要依托 区(县、市) 农业 推广机构或有相当技术力量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 乡镇 农技推广机构产生。 其主要 职责是: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 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 (三) 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1、目标任务的形成机制。 各产业技术体系的 任务是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个阶段后而形成的,调研技术需求(自下而上), 面向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推广机构和有关
31、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全面调查征集本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其次是 梳理形成核心任务, 提出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五年的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年度计划,经审核 批准后 再到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试验站(自上而下)。 2、 分工协作的执行机制。 各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根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批下达的任务规划和年度计划,制订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本体系内的每个岗位专家和 推广 试验推广站。在任务执行过程中, 推广 试验推广站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本区域生产实际问题、技术需求和疫情、灾情等动态信息,及时10 反馈到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由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进行会诊并提出意见、建议,
32、报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导有关项目计划的研究成果与体系内的技术活动进行有效衔 接。 3、 年度绩效考核机制。 在首席专家和首席推广专家任职期限内,由监督评估组根据考核指标,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首席专家、 岗位 专家进行不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结果,对未完成任务指标或完成不好的,提出整改要求。每年度由首席专家根据考核指标,组织对专家岗位、 推广 试验站和站长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各产业发展取得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核心指标,每五年对各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综合
33、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综合考核不合格的, 调整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首席专家资格,根据岗位专家、 推广 试验站和站长的考核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五 、对策措施 1、明确各方职责,突出支持重点。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 一个复杂的、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为加强领导和协调,建议设立杭州市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领导小组, 市农办、农业局、林水局、科技局、财政局、农科院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共同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根据杭州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全市农业科技资源的现状,突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优先考虑 建设蔬菜、水产、茶叶、
34、食用菌、粮油、畜牧、干果等产业技术体系。 2、 明晰 农业科技创新 “ 主体 ”,多元主体合理分工。 农业的脆弱性 , 其本身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 , 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 尤其是在我国 。 农业是由千家万户来经营的 , 组织化程度低 , 农业规模效益很难体现 , 既使一些农业龙头企业 , 其经济效益也是很微弱的 , 大多靠政府的补助和政策支持 , 本身不可能承担起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 , 这就决定了不能寄希望于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 , 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仍然是农业科研院所。因此 ,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国情、省情和农 业发展阶段的实际 ,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主体 , 农业龙头企业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 , 农民是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 , 应给予农业科研单位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