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以扬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10对外汉语 陆晓娟 王淼 周远扬 朱静前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最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际和谐、快乐幸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生存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按照心理学的界定,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