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哲学类文本阅读 ( 测试时间: 40 分钟,总分: 50 分 ) 班级: _ 姓名: _ 座号: _ 得分:_b5E2RGbCAP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 你饱览大自然 巧夺天工 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 望尘莫及 了。 他在学习上坚持 博学审问 ,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 充耳不闻 ,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
2、批评。 p1EanqFDPw 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 左支右绌 ,狼狈得很。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 温文尔雅 的节目走 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DXDiTa9E3d A B C D 【答案】 A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 截至 12 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 40 多次 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 90 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RTCrpUDGiT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5PCz
3、VD7HxA C 我国传统的“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jLBHrnAILg 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xHAQX74J0X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项,结构混乱,应在“是建院 90年来”前面加上“这一年”。 B 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使得”一词。 D 项,搭配不当,“录取”“名额”不能搭配。故选 C。 LDAYtRyKfE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 5 分) Zzz6ZB2Ltk 如果说领土、领海、领空是有形国土,那么, ,爱国情感高低直接关系民族生命力的强弱。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 ,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新形势下,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报国志向。 ,树立正确 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dvzfvkwMI1 【答案】 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 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了 (意思对即可
5、,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rqyn14ZNXI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EmxvxOtOco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 。 【答案】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解析】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
6、所给文段,明确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句是针对“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可以得出答案。 SixE2yXPq5 5 依照下面的示例,以“诗”为话题,仿写一句话,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 6 分) 示例: 怀古诗是古城墙下的一位老者,颓墙、老树,萧索、荒凉,让人叹惋又感怀。 送别诗是十里亭前的一位挚友,绿柳、孤舟,依恋、伤感,让人留恋又无奈。 【答案】 示例:思乡诗是月夜楼头的位游子,乡音、故园,温馨
7、 、遥远,让人惆怅又凄婉。 6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 10个字。 ( 4 分) 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6ew MyirQFL 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kavU42VRUs 为防 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尤其在木材表面形成 坚韧的 保护膜,能起到很好
8、的防护作用。 【答案】台基高,出檐大。 内部可通可隔。 构件艺术美观。 涂有油漆以防腐。 【解析】解答该题,应当认真分析题目所给文段,从文段中提取主要信息,最后概括答案。要分别抓住每段中的“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 屋顶”“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房屋的各种构件 往往会对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漂亮、美观”“ 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 ”等内容,根据这些压缩语段,即可得出答案。 y6v3ALoS89 7 2016 年 11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结合语境,从下列节气名称中
9、选出相应的内容填入文中画线处。( 4 分) M2ub6vSTnP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霜降 大雪 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白露, 折桂月华天。枯山寒露惊鸿雁, 芦花红蓼滩。 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0YujCfmUCw 【答案】 立秋 秋分 霜降 立冬 8 下面是“ 2017 年 春季白领跳槽意愿”调查图。请用一段话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信息。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 100个字。 ( 5 分) eUts8ZQVRd 【答案】示例:调查显示,近八成白领正投入在找新工作之中,其中一成多正在办理离职或入职手续,六成多已更新简
10、历正在求职。此外,还有近两成白领表示有跳槽意向,明确表示暂时不想跳槽或肯定不会跳槽的白领不足半成。 sQsAEJkW5T 【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根据图示,可以将白领简单地分为 “正在找工作的”和“不跳槽的”两类,然后再细致分成小类,如“正在找工作”的白领中的哪一小类人正在做什么。 GMsIasNXk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 的题目。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节气是 “ 天时 ” ,是纯粹的自然时间,节日是 “ 人时 ” ,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 “ 天人合一 ” 观念在清明
11、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 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 却 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 TIrRGchYzg 清明是踏青郊游、珍重生命的节日。清明时节,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与踏青原来分属寒食与清明,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这就是后来清明兼并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 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
12、态顺应。踏青、蹴鞠 、 秋千、拔河、放风筝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7EqZcWLZNX 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宋代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此时的寒食不仅收容在清明节下,清明踏青习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史称 “ 四野如市 ” , “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清明上河图就更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清明时节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图景。 lzq7IGf02E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踏青与护佑生命 的仪式行为。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显示出其生命
13、力的强旺。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它有着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贾岛 “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 的诗句大概吟诵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功用。齐民要术有 “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 之说。这就是 “ 三月清明门插柳 ” 习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节已“ 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 ” ,说是可以 “ 明眼 ” ,也就是能明辨鬼 邪,看住家门。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 “ 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 zvpgeqJ1hk 戴柳是指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
14、头上,民谚曰: “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 。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的挽留, “ 留青 ” 也就留住了 “ 红颜 ” , 留住了生命。 NrpoJac3v1 (摘编自萧放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分) A “ 天人合一 ” 观念在清明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是由于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而节气是 “ 天时
15、 ” , 节日是 “ 人时 ” 。 1now fTG4KI B 唐代以前的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二者各有自己的主题,前者为怀旧悼亡,后者为求新护生。 C 清明后来之所以能够兼并寒食,是因为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内在文化依据: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 D 清明时节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等户外运动 有助于阳气发散,这是人们对时气的主动顺应。 【答案】 C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5 分) A 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宋代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 , 武学一日,这表明生活已经日趋都市化。 B 宋代人们的踏青习俗前所未有 地 兴盛起来,这与这个时代民俗向娱乐方向
16、发展的潮流密切相关。 C “ 四野如市 ”“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的描写和记载,证明了宋朝清明踏青习俗的兴盛。 D 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清明时节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图景,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宋代的清明文化。 【答案】 A 【 解析】 A 项, “ 这表明生活已经日趋都市化 ” 表述错误 。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分) A 古代民俗节日的生成一般既依据节气,但又与节气时间不相重合,立春、新年,夏至、端午等都符合这一规律。 fjnFLDa5Zo B 人们把插柳或戴柳当作清明踏青与护佑生命的仪式行为,是因为柳树具有生命力强旺和得春气之先的特性。 C “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 的谚语,表达了人们希望用清明时青青的柳枝来留住青春,留住 “ 红颜 ” 的期盼。 tfnNhnE6e5 D 人们借助清明戴柳、插柳对春夏之交季节性的疫病侵袭预先进行 禳解,这是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所在。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