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六 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酶法测定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一. 目的要求,了解血清甘油三酯酶法测定的原理了解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掌握酶标仪测定法的原理和操作,二实验原理,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是血脂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采用酶法测定。酶法又分为:一步终点比色法和两步终点比色法。两步法的主要优点是消除了游离甘油的干扰。脂蛋白脂肪酶(LPL)可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在甘油激酶催化下,生成磷酸甘油,后者在磷酸甘油氧化酶(GPO)催化下,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 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催化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ESPAS(3-乙基-N-(3-
2、磺丙基)-3-甲基苯胺)反应生成紫色醌亚胺染料。形成的醌亚胺染料色泽强度与样品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成正比。测定标准样品溶液和待测血清样品反应生成的醌亚胺染料吸光度(A)值,即可求出待测血清样品中甘油三酯的浓量。,二实验原理,反应如下:,甘油三酯(TG)3H2O,甘油ATP,甘油-1-磷酸O2,H2O2 4-AAP ESPAS,目前,TG测定试剂盒多根据以上原理配制,用一步终点法测定。,甘油3RCOOH(脂肪酸),甘油-1-磷酸ADP,磷酸二羟丙酮H2O2,醌亚胺 染料 4H2O,三器材及试剂,1器材: 酶标仪,酶标板,37度恒温箱,移液枪。2. 试剂:一步法:Tris-HCl缓冲液(pH7.6,浓
3、度为150mmlo/L),LPL或脂肪酶(3000u/L),甘油激酶(GK)(250u/L),ATP(0.5mmol/L),磷酸甘油氧化酶(GPO)(3000u/L),过氧化物酶(POD;辣根)(1000u/L),胆酸钠(3.5mmol/L),硫酸镁(17.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4-AAP)(1mmol/L),4-氯酚(3.5mmol/L),Triton X-100(0.1g/L)。,四操作步骤,取酶标条1个(每个样品2个重复),按下表操作:,37保温5min,空白调零,550nm处测定各孔A值。,五计算,(标准液浓度=2.26mmol/L),(mmol/L),正常参考值:0.5
4、61.7mmol/L,老年约为:2.26mmol/L。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对空腹TG水平分解线的修订意见为(1993年):TG正常:4.5mmol/L胰腺炎高危:11.3mmol/L,六注意事项,试剂出现红色不能再用,试剂空白吸光度A550nm0.05;两步法37 4分钟能完全排除游离甘油;GPO纯度不高时,因其它氧化酶的存在而产生额外的H2O2,使得结果偏高;温度控制、吸量的准确度对结果影响较大;甘油三酯增高常见于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糖原沉积症、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随年龄而上升。降低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功能严重低下。,七临床意义,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血浆
5、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定义:,来源:,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七临床意义,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饮食脂肪在小肠被吸收,吸收部位:,吸收方式:,七临床意义,消化吸收和内源性合成的脂酸,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较少,大多数以酯化的形式存在于甘油三酯之中而存在于体内。,(二)甘油三酯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一)甘油三酯是脂酸的主要储存形式,1. 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2. 甘油三酯是机体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男性:21%,女性:26,1g TG
6、 = 38kJ,七临床意义,(三)甘油三酯是3分子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四)甘油三酯增高常见于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糖原沉积症、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随年龄而上升。降低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功能严重低下。,八思考题,简述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原理。正常人空腹血清TG浓度是多少?说明TG的测定的临床意义。,酶法测定血清中的胆固醇,一. 目的要求,了解血清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的原理了解血清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巩固酶标仪测定法的原理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