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中的产权问题 我国中央银行是在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的分析框架支持下,依据事前预测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规划货币供应目标的。至今还没有学者能够就中国M2/GDP比率不断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却保持低水平的现象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余永定,2000)。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02年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16.6%。2002年底中国GDP达10.2亿元,M2达18.5亿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货币化进程,此后则是超额货币的形成过程。但在中国货币化过程结束的转折年限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易纲认为,中国经济在1979年至1984年间中国的货币化过程吸收了大量超额的货币供给,因而通货膨胀率很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货币发行收益。可是1985年以后,中国货币化进程显著放慢,超额货币供给的结果是造成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货币化收益也下降了(易纲,1996)。张杰则认为这一折点是1988年(张杰,1997)。谢平则认为是1992年,因为在1992年,中国的货币化到达顶点(谢平,)。麦金农则认为是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