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个途径,阐述你的 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一、抓关键词,确定观点与思路“ 作文一定要按任务要求写,自己在要求下面划线 ” 。当然许多同学也会这么做 先说本则材料与写作要求中的 关键词1.“ 语文素养 ” 与 “ 三条途径 ”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
2、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 语文素养” 这个关键词组是不必解释的,学生一般也难以解释清楚,它也不是写作重点。写作重点,是根据 写作任务 确定的。写作任务是 “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 这一句,这里没有提到 “ 语文素养 ” 。2.三条途径。三条途径是 “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 。“ 语文素养 ” 与这 “ 三条途径 ” 是什么关系呢?是目的关系。即 “ 三条途径 ” 是实现 “ 提升语文素养 ” 这个目的的手段或者方 法
3、。3. 确定全文观点。先看材料,材料已经表述了命题人的观点: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再看写作任务: “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 。 “ 看法 ” 即观点。 “ 理由 ” 是写作的主体,即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2.三条途径。三条途径是 “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 。“ 语文素养 ” 与这 “ 三条途径 ”是什么关系呢?是目的关系。即 “ 三条途径 ” 是实现 “ 提升语文素养 ” 这个目的的手段或者方 法。3 那么应如何确立观点呢?“ 根据材料 ” ,说明考生的观点必须根据材料确定,
4、而材料已表明观点。表明命题人已经给考生确立观点了,不要考生再拟出其他观点了,否则会走题。“ 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 ” 来 “ 阐述 ”“ 看法和理由 ” ,表明考生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给命题人的观点寻找理由。 虽然有 “ 你的看法 ” ,考生能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意以上 “ 三条途径 ” 或其中一条两条呢?显然是不行的,这是公理或者常识。根据以上分析,观点肯定就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4.确定写作思路上面说了,写作任务是 “ 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 ” 来阐述观点。在 “ 三条途径 ” 与“ 语文
5、学习体会 ” 两个信息点中,显然 “ 三条途径 ” 是构成分论点的基础。尽管写作要求还说了 “ 选好角度 ” ,似乎可以只谈其中一条途径,但写作任务明确规定了 “ 比较 ” 三条途径,你能放弃其中任务一条不谈吗?如果你只写其中一条,那就是违背了写作要求,因为没有 “ 比较 ” 三条途径。论述三条途径可以有详略之分,但绝对不能放弃其中一条,否则就是偏离题意。这三条途径如何转换为分论点呢?都要联系目的来组合成分论点。即: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能提升语文素养。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加强社会生活实践,能提升语文素养。分论点下,要 “ 联系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 ”,来阐述某条途径的正确性。以上是写作思
6、路。二、阐述观点:看似容易最奇崛按照上面的三个分论点来写,似乎是容易的。相信多数学生也会这样写。但高明的写法还是能参透命题者关于 “ 比较 ” 一说的本意(比较三条途径的不同的作用),尽管命题不严谨。即可以这样提出分论点:一是从语文教学的作用来看,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方法。二是从学习语文的规律来看,课外的大量阅读可以实践课内的方法,还可以为提高语文素养打下雄厚的基础。三是从学习语文的原则来看,课内学习语文要联系直接和间接的生活体验;课外生活实践也离不开语文更要用好语文。一般可能从下面角度进行论述: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能提升语文素养;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社会生活实践,能提升语文素养。然后在论述过程中列举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用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历来论述以上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学生得用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来证明以上观点的正确,也就是要说明理由。现在学生最大的通病,就是可以大量举例,但不会说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论述时先要想一想, 在观点前面加个 “ 为什么 ” , 比如 “ 为什么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