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耐药菌防控对策及感染隔离技术,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耐药菌? 对抗菌药物有抗力的细菌 包括:1) 天然或突变产生的耐药 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2.耐药菌是如何产生的?细菌本身因素适者生存能力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医学新技术的推广,4.什么是多重耐药?多重耐药(MDR) :对3种及以上不同类抗菌药物耐药。泛耐药(PDR):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铜绿假单胞菌(PDR-PA)是对7种抗假单胞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中5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5.ICU为什么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点管理区域?1)患
2、者易感性因素: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如手术、意识障碍、营养不良、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2)医源性因素: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ICU环境清洁消毒、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等,二、关注多重耐药菌,V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ESBL(超广谱-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社区获得性,HA-MRSA: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备注:1.CA-MRSA所占比例逐
3、年增高; 2.年龄构成:CA-MRSA患者平均年龄小于HA-MRSA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多无基础性疾病,ESBLs,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易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主要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也同时具有耐药性。由于ESBL是质粒介导的,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转移等方式传递而造成耐药菌流行,控制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可有效抑制ESBLs产生。,全球肠杆菌科产ESBL率的变化趋势 SMART 研究(20032007),aCefepime and cefepime/clavulanic acid used to dete
4、rmine ESBL status; ceftazidime and cefotaxime with/without clavulanic acid were used 20052007.Adapted from Badal R, et al. Poster presented at: 48th Annual ICAAC; 2528 October 2008.,Prevalence of ESBL-Producing Strains Among 18,845 E. coli, K. pneumoniae, and K. oxytoca Isolates,2004a,Prevalence, %,
5、Asia/PacificLatin AmericaMiddle East/AfricaEuropeNorth America,0,45,40,2003a,2005,2006,2007,35,30,25,20,15,10,5,PDR-AB/PA,P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PA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来中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检出率很高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也在逐步上升 有时甚至处于无药可救的尴尬境地,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直接/间接)人人传播,尤其是手 接触污染的环境呼吸道飞沫环境被呼吸道飞沫污染,耐药菌的演变,抗生素压力,耐药菌散
6、发,高危人群定植,主要经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皮肤,肺炎,血流感染,院内局部流行病原菌,社区病原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
7、重耐药菌的监测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质量万里行,2009年ICU医院感染管理检查 抽查MRSA、铜绿假单胞菌或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消毒隔离情况,考核医护人员对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是否符合要求,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阻断传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11 隔离患者,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
8、指证,1 接种疫苗,2 拔除导管,6 专家会诊,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3 针对性病原治疗,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5 应用当地资料,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防控,1、加强院感监测 耐药菌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质控及置管类操作监测2、诊疗多环节控制,注重细节 人员限制、个人防护、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置管与护理、标本采集、环境卫生等3、制定并落实制度和规范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耐药菌管理规范4、多部门、多学科协作,1.隔离: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
9、考虑进行区域、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多重耐药菌管理操作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感科修订),2.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严格遵循标准预防+接触隔离接触病人必须戴手套可能与病人体液或周围环境有明显接触时需加穿隔离衣,可能喷溅戴防护眼镜离开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洗手或消毒手,多重耐药菌管理操作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修订),医院感染隔离技术,隔离-isolation,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
10、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即称之为隔离(isolation)。隔离的目的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最终控制或消灭感染源。因此,它是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易感染者(宿主)高龄者感染源感染者环境严重基础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AIDS、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接受放疗、化疗者有侵入性操作者,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医院感染主要的传播方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传播。 飞沫传播 :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即飞沫。 空气传播 :即气溶胶传播。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
11、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其它:虫媒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污染的液体),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主要见于病毒的传播);或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如疥疮。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传播。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多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医院内多重耐药菌如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C.difficile(艰难梭菌)等可通过此途径传播。,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呼吸飞沫的产生: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或是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气管镜检
12、查,气管插管或是翻身、拍背等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产生。 飞沫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但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通过飞沫传播的病原体:流感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支原体、A组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等,空气传播,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气溶胶)。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专一的空气途径:结核杆菌、曲菌。经多种途径,但以空气传播为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经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气管插管/切开、开放性气道吸引)通
13、过微小气溶胶传播:天花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等。 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接触传播,预防病原体传播的基本要素,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功能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网络微生物实验室的支持医疗安全的文化员工对感染控制指南的依从医院感染的监测医务人员、病人和家属的教育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预防病原体传播的基本要素,预防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的操作规程患者的安置患者的转运环境的清洁卫生与必要的消毒诊疗护理用品的管理衣物的清洗与消毒废物的处理饮食供应与餐饮用具的处理,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面罩帽子防水围裙防护服手套一次性的防护服复用的防护服,个人防护用品,关于手套清洁手套:接触病人手可能被污染时或接触
14、病人的粘膜、血液、体液时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手术操作时、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使用,关于手套脱手套或更换手套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诊疗活动结束或手套破损时及不同的病人之间应更换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护理同一个病人,从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需要更换手套一次性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关于口罩N95口罩:能过滤95%0.3um颗粒,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层,可阻隔90%的5m的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棉纱口罩:口罩防病毒效率低,并且
15、厚重、闷热、与面部密合性差。,滤过率可达90%,滤过率仅达20%,隔离技术,普通隔离:普通隔离包括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技术,其中标准预防适用于对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过程中。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指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接受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的感染预防措施。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治应遵循两种隔离预防技术。,隔离技术-普通隔离,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中:1)接触感染物品后立即洗手2)尽可能应用不接触技术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和污染物品时戴手套4)脱手套后立即洗手5)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应特别小心6)立即清洁感染物品的溢出物7)保证病人护理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
16、污染后的被服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灭菌8)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隔离技术-普通隔离,额外预防: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技术,隔离技术-普通隔离中的标准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这些物质以及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感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感染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隔离技术-普通隔离中的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包括: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时,应戴手套。在接触同一病人污染部位后如需接触清
17、洁部位,应更换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或面罩,穿防护衣;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隔离技术-普通隔离中的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手卫生PPE(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帽子等污染物品的及时、正确地处理小心处置锐器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正确地处理医疗废物,隔离技术-普通隔离中的额外预防,额外预防-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隔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主要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飞沫隔离,普通隔离中的额外预防接触隔离,接触隔离的基本方法患者的隔离:最好安置于单独的房间,如条件不允许,
18、可以床边隔离手套/手卫生 :接触患者或其有传染性分泌物、排泄物应考虑戴手套,不管是否戴手套进行操作,脱手套后均需要洗手防护眼镜/面罩: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应根据可能溅污的部位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穿戴随时清洁/消毒:污染的环境应及时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口罩:并不一定需要,如果有溅污的可能,则应佩戴,MDROs隔离技术SOP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的预防措施。隔离对象或指征:MDROs感染者和/或定植者,可向周围散播MDROs时。隔离措施:患者安置:
19、MDROs感染者最好住单间,如果没有单间房,需要评估安置的位置,保证床旁隔离效果。如果病区内有多例MDROs阳性患者,可以将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将此类患者与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MDROs隔离技术SOP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诊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医疗废物:MDROs阳性患者住的单间房内不允许堆积临床废物,当废物袋内废物达3/4时,应封扎。室内卫生: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单独进行,患者出院后,应彻底清洁。餐具处理:无特殊要求。,MDROs隔离技术SOP
20、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MDROs交叉感染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论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手套、围裙),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要洗手。如手无可见的污垢,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标识:在MDROs阳性患者床头、病历夹内贴相应的隔离标识(红色)。患者转移:如患者需要转科或到别的部门检查,应通知接收科室患者的MDROs状况,使其作相应准备,采取接触隔离措施。,MDROs隔离技术SOP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患者衣被处理:清洗无特殊要求,送洗衣房的袋子应扎
21、口;更换下来的床单、被套应在患者床边装好、封口。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容器用流动水初步冲洗后,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次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个人防护:接触血液或体液、处理污染敷料和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手套。并不需要在所有的直接接触中戴手套,但接触后必须洗手。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对预计可能被含MDROs的感染性物质污染的部位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MDROs隔离技术SOP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探访者:不要求探访者穿围裙和戴手套,但必须在离开病区前用快速手消毒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每个病床只能允许2个探访者。
22、监测与报告:微生物室分离出MDROs菌株,应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收集MDROs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情况。隔离解除: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MDROs。,普通隔离中的额外预防飞沫隔离,防护与清洁消毒防护眼镜/面罩: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应根据可能溅污的部位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穿戴随时清洁/消毒:污染的环境应及时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普通隔离中的额外预防飞沫隔离,患者的转移避免不必要的患者转运如因特殊需要进行床位的调换或患者的转运,应在限制的范围内和指定的路线进行运送,并且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尽
23、量减少转运途中的飞沫传播病原体。,关于手足口病,传染源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传播方式 :接触和飞沫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易感人群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
24、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基本信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
25、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于室温可存活数天,4可存活数周,冷冻下可存活数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环境,很快就会失去活性;耐受酒精,对干燥敏感,含氯消毒剂可杀灭病毒。,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2. 传播方式:接触和飞沫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
26、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隔离技术1. 病人隔离原则:根据卫生部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要求,对手足口病病人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留观或住院治疗。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病人,重症病人应单独隔离治疗。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如情况许可,应配戴一次性外科口罩。2. 手足口病的留观与收治病区,应限制陪护人数。疾病流行期间,谢绝探视。3. 轻症手足口病不需要治疗的病人,应提倡居家隔离观察。4. 隔离预防技术:根据该病的传播途径,
27、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技术。,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消毒与废物处理1消毒原则:应同时按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对手足口病病人诊疗过程中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2. 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人可接触到的物品表面,留观室、病区的床头柜、床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1:100消佳净稀释液 )擦拭;小件物品可采用浸泡15min,然后清水冲洗。通常每天2次,污染时随时消毒。,3如果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1:50消佳净稀释液 )作用后清理。4.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应擦拭消毒。每次使用
28、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15min后,清水擦洗,减少含氯消毒剂的腐蚀性。5. 其他: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浸泡于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15-30分钟,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压舌板用后密闭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6. 终末消毒(1)手足口病患者病人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病人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2)消毒方法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后通风或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物体表面和地面: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7. 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
29、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下述方法进行清洗、消毒:(1)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应确保运送过程中不渗漏),送洗衣房清洗消毒。(2)口罩应当与防护服分开清洗与消毒。(3)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用500 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干燥后备用。,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8. 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1)我院设有污水处理系统,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直接排入下水道。(2)便器、便盆等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后清洗干燥备用。9. 废物处理:可能污染病人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品均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SOP,手卫生按照
30、标准预防的原则,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前后应进行手的清洁或消毒,由于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建议接触病人后尽可能在流动水下洗手。对于实在不方便洗手时,建议接触不同病人时使用含醇类快速手消毒剂(茂康牌手消毒剂)擦手,或者在不同病人之间更换手套,方便洗手时立即洗手。此非最佳方法,因为通常建议换手套还需要洗手。,普通隔离中的额外预防空气隔离,手套/手卫生:接触患者或其有传染性分泌物、排泄物应考虑戴手套,不管是否戴手套进行操作,脱手套后均需要洗手防护眼镜/面罩: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应根据可能溅污的部位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操作时如果有传染性物质溅污的可能时穿戴随时
31、清洁/消毒:污染的环境应及时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普通隔离的基本要素,必要的气流控制:没有负压病房,以通风代替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手卫生废物的正确处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感染患者监测与管理,隔离技术-保护性隔离,由于接受保护性隔离的患者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把该类患者安置在有空气净化装置的环境中。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治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建议,并以保护患者不受污染为原则。,隔离技术-保护性隔离,主要的措施包括:病人安置:有高效过滤装置的正压病房内。诊疗护理:应有计划的集中进行,减少出入室的次数。注意口腔、会阴部清洁卫生,定期口腔和会阴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采取能
32、够保护患者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口罩、帽子、清洁的隔离衣。工作人员患感染性疾病期间,不得进入隔离室。,隔离技术-保护性隔离,主要的措施包括: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室。病人因诊疗需要离开具有空气净化装置的保护性环境时,如果病房周围正在施工、装修或其他可产生粉尘的工作,应配戴N95口罩以保护患者免受环境中的真菌孢子的入侵。家属及访客尽量不进入隔离室内探视,如要探视,应做好手卫生,并戴口罩。疑患感染时,不得探视病人。不得携带鲜花、宠物入室。对室内环境进行严格擦拭消毒。,常见的错误的消毒、隔离方法,消毒剂喷雾消毒空气门口的消毒脚垫进入ICU更衣、换鞋却不洗手戴很多层的口罩器械先消毒再清洗,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口
33、罩,外科口罩佩戴方法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将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上方。或将口罩环带扣在耳后。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根据颜面部形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口罩,N95口罩佩戴方法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
34、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吸气。如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套,清洁手套应用指征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 接触污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物品。注意事项 诊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要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进行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套,无菌手套应用指征:医务人员进行手术;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戴手套的方法 打开手
35、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带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脱手套的方法 一手捏住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隔离衣/防护服,应用指征有可能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时,如护理大面积烧伤病人、骨髓移植病人以及大创面换药。对感染性病人如传染病人、特殊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等实施隔离。,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隔离衣/防护服,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方法穿法:无论是连体还是分体防护衣,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带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分体防护服脱法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