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心学简答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 (河南新乡)A.学记 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2. 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浙江省)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 (安徽省)A.针对性 B.逻辑性 C. 知识性 D.创造性
2、4.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 (云南省)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5.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浙江省)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6.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 )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九江市)A.复杂性 B.示范性 C. 创造性 D.长期性7.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
3、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湖)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 (昆明市)A.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 (浙江省)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0.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浙江省)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1.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 (浙江省)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4、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12.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 。 (湖北省黄石市)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3.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 (浙江省)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14实施义务教育( ) 。 (沈阳市)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 B C D15. 现有一个
5、目标(目的) ,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 (贵州省)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人的通行证。 ”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这是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安徽省)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 ,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 (湖北省)3.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点培养学生的_和_ 。 (广州市番禺区)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_和_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湖北省黄石市)5. 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 (湖北省黄石市)6.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_。 (海南省)7.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_ 、_、_。 (南昌市)8. 清华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 “干粮”指_ , “猎枪”指_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吉林省)9
7、._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云南省)10. 教师法从公民地位、思想品德、_、教师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师资格,这是国家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浙江省)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教育国家化(浙江省)2. 发散思维(河南省濮阳市)3. 意义学习(贵州省)4. 教学模式(广东省)5. 班主任(浙江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广东省)2. 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浙江省)3. 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应注意什么?(
8、江西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 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浙江省)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海南省)六、案例分析(15 分) (郑州东区)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
9、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1.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 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真题汇编(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
10、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3.【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4.【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答案】B。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1、”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6.【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7.【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8.【答案】D。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
12、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9.【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10.【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11.【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12.【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3.【答案】B。解析:
1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14.【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对应国家,对应家庭,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 D。15.【答案】C。解析:手段 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
14、的方法。A 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 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 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二、填空题1.学会共处 2.理论联系实际 3.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教育者;受教育者 5.人本主义学习论 6.探究学习7.学校;地方;国家 8.知识;学习方法 9.教育目的 10.教师职业素养三、名词解释1.教育国家化: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
15、家教育制度。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3.意义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即理论依据、教育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5.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
16、、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2)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3)教学内容正确与否;(4)教育方法是否恰当;(5)教学结构是否紧凑;(6)教学组织是否合理。2.【答案要点】(1)帮助家长组成家庭教育合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2)帮助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超过实际的目标。(3)帮助家长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4)帮助家长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5)帮助家长把积极健康的社会信息纳入家庭教育轨道。3.【答案要点】(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基本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
17、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1)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2)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3)聘任制的功能:第一,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国家在教师职务条例中,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明确规定。政治思想缺乏和业务能力低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由于实行的聘任制,采用的是评审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既要评审
18、教师的学术水平,又要考核教师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并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的原则,因而,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第二,实行聘任制,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岗位结构比例、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三个方面。岗位设置是教师职务聘任的基础。 教师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确要求,这是教师聘任制在学历条件上的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仍应有相应提高,以便与国际接轨。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聘任制来促进教师提高学历,否则就不具备聘任资格。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未来趋向。学校可以通过聘任制,鼓励
19、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实现高级职务教师年轻化,增强队伍活力,使教师队伍在各个年龄段上呈有序分布状态,保持教师队伍的持续后劲。第三,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这是关于教师考核结果效力的法律规定。应当说,教师聘任制促进了考核制度的实行。2.【答案要点】(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六、案例分析1.【答案要点】材
20、料主要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
21、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2.【答案要点】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
22、的前提。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能够正确及时地解决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教育学原理简答题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知道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3、(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却绝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借鉴
24、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考虑人口状况。5、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2)教师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者;(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6、教师必备的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3)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4)良好的教育理论素质与教育能力素质;(5)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7、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充分的准备、外表、站的位置、会与学生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建立兴趣、养成好习惯。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
25、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9、当代学生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10、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教学科目、学科开设的顺序、哥们学科的教学课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11、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发展观。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规律;(3)
26、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13、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生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14、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 (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1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挥学生相互之间影响的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缺点: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
27、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16、中小学教师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17、备课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有关教学参考书。 (2)了解学生。(3)考虑教学方法。18、一堂好课的特点: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表达清晰。19、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
28、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22、班集体的一般特征:(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班干部队伍。(3)具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3、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24、中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
29、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25、怎样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1)抓好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2)制定严格的班规与操行评分细则;(3)确立班集体奋斗的目标;(4)适时开展活动,形成健康的班风。26、怎样进行个别教育?(1)先进生的教育。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后进生的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27、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
30、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28、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1)想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2)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我国现存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时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3)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4)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教育心理学原理简答题1、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前人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2)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的特点。(3)学生学习是按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连续地进行。(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5)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
31、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激发需要;(2)培养学习兴趣;(3)明确目标;(4)设置榜样;(5)了解学习成绩;(6)积极鼓励;(7)适当地开展竞赛;(8)期望与评价;(9)成功的满足。4、学习兴趣的培养:(1)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2)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和对教师产生好感;(3)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增长技能;(5)量力而行;(6)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5、培养和训练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2)培养学生与注
32、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3)培养学生稳定、广泛的兴趣;(4)使学生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1)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迁移提供有利条件;(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3)在巩固和熟练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再转入下一步的学习;(4)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5)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7、怎样使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积极的观察态度;(3)充分的知识准备;(4)观察的计划性与系统性;(5)观察结果的整理和总结。8、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2)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33、;(3)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9、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3)培养学生发现和识别问题的能力;(4)掌握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5)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0、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1)创造意识的培养与创造性教育。 (1)创造人格的培养。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创造方法的培养。11、道德意志的培养:(1)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2)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严格要求自己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4)按学生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
34、地进行锻炼。12、评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自我防御机制。(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5)正常健康的交往。(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1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分四类:(1)学习方面的问题;(2)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3)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4)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14、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学习和升学压力导致过度焦虑;(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
35、突;(4)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5)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15、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5)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卫生的知识;(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6、课堂教学的维持功能:(1)维持班集体的优良班风和学风;(2)机智地缓和、公平合理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巩固班集体;(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新异刺激物和适应环境的变化;(4)创设愉快和谐的气氛,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紧张和焦虑,改变外部
36、施加的压力。17、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训练有如下功能:(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的内化;(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产生情绪安全感。18、如何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19、如何维护和发展教师威信:(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20、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