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 读 麦 事刘作芳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薅草 ( 2) 攥紧( 3)连枷 ( 4) 洋芋 ho zun ji y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扣紧时间,瞅准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收成天,乡民们几家聚众或者打单帮用雪亮的镰刀和晶莹的汗水逐块清洗麦地。( 2)北方,小麦是主产是庄稼地里的宠儿,往常如是,未来也将依然如是。这里指农民们趁着好天气认真细致地收割麦子。这里指在北方麦子是特别受农民喜爱的农作物。 3、本文语言质朴生动,浓浓的生活气息包含着真挚的感情,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得捏紧时间抢工时啊,地里熟透了的麦子犹如安放在人们心中的定时炸弹,觉也睡不
2、安稳。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 “熟透了的麦子 ”比作 “安放在人们心中的定时炸弹 ”,形象生动地表现抢收时的紧张心理,表达出作者对农民惜时抢收、热爱生活的赞美。(共 4分手法 2分,表达效果 2分 )4、本文采用 “一线串珠 ”结构,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作者围绕 “麦子 ”回忆了哪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畅游麦田 夏日抢收 打麦储藏 磨粉做食(共 4分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5、本文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有何关系?看似朴实语言的背后,你能读出作者的那些深情?( 3分) 首尾呼应。 憧憬收获是惬意的,收获劳动是艰辛的,储藏收获是劳累的,但享受收获又是
3、快乐幸福的。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麦事的怀念、赞美之情和欣赏品味农村麦事的快乐、幸福之感。 (共 3分,第一问 1分,第二问 2分 )6、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文章那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摘录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3分)能够恰当地举例并加以阐释即可。示例 :我在打麦储藏这个部分中感受到 :生活是艰辛并快乐着。例如 :“直打得人汗流浃背,灰尘、麦芒黏合在汗液里,手上、脸上、脖颈上及至浑身燥热、奇痒难耐 呼呼大睡。 ”虽然劳动又脏又累,但是储藏自己的收获,安稳踏实,睡觉是香的,相信做梦也是甜的。作者生动细致的场面描写使这一主题的表达更为形象深刻。(共 3分,举例 1分,观点
4、 1分,理由 1分 )7、本文既有收获生活的艰辛,也有享受生活的温馨,可作者对此并未平分笔墨,请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3分)相比之下,作者详写 “夏日抢收 ”和 “打麦储藏 ”这两部分,略写 “畅游麦田 ”和 “磨粉做食 ”这两部分。如此安排详略,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努力去创造生活和收获生活,才有条件去享受生活 即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这一主题。(共 3分,阐明详略部分 1分,归纳概括作者写作意图2分 )8、 “ 民以食为天 ” ,可以说人们将 “ 食 ” 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 “ 食 ” 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 “ 食” 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
5、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本文所写的几样平常的麦食小吃,简单却有丰盛,寡淡却又醇厚,它折射出人生的体味和社会的变迁。请你以自己喜爱的美食为题材,用优美的文字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活、对家人或师友的感怀。( 5分)示例 :微醺的夏风暖暖拂过,红烧肉的香气在母亲的笑脸旁萦绕。我带着这点香气和暖意走进考场,一张张试卷,试题密密,铅字麻麻。紧紧握住手中的钢笔,像剥茧抽丝一般,小心翼翼地解开每一个谜团。试卷,一页页翻过 ;钢笔,一点点挪动 ;红烧肉的香气,在心头一点点弥散。红烧肉的记忆,润滑我枯涩的大脑,舒缓我紧张的神经,就仿佛是母亲在香气氤氲中微笑地看着我。尽管考试的压力重重,但是,只要有母亲,只要有那一缕令人回味的幽香,有一顿足以慰藉期待的红烧肉,似乎一切都可以暂时放慢、延缓、忘却 (共 5分,能够紧扣 “ 美食 ” 2分语言表达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