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2583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犯罪心理学》练习册及答案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选题 1.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 下列著作中的 ( C) A. 犯罪心理学论 B. 精神疾病的责任 C. 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 D. 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 2. 犯罪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产生和发展基于其 ( B) A. 普遍性 B. 特殊性 C. 矛盾性 D. 科学性 3.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是一门 研究犯罪主体( C) 。 A. 心理 的学科 B. 行为 的学科 C. 心理和行为 的学科 D. 心理和行为及犯罪对策 的学科 4.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 A)学科 A. 综合性 B. 复杂性 C.单一性 D. 统一性 5. 我

2、国犯罪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和形成是在 ( A)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夏商时期 C. 西周时期 D. 秦 朝 6.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行为、心理以及( D) A. 犯罪动机 B. 犯罪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C. 犯罪后的心理学问题 D. 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 7. 在心理科学体系中,犯罪心理学属于( C)的分支。 A. 实验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8.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为了( B)。 A. 及时缉拿并惩罚罪犯 B. 预防、控制和减小犯罪 C. 教育并改造罪犯 D. 威慑其他人不要犯罪 9. 犯罪心理是指犯

3、罪人在( D)的心理状态。 A. 犯罪时 B. 犯罪前和犯罪时 C. 犯罪时和犯罪后 D. 犯罪前、犯罪时和犯罪后 10. 有的学者认为,对犯罪心理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始应以 1872 年德国精神病科学家埃宾出版的( C)为标志。 A. 犯罪心理学 B.犯罪心理学概论 C. 犯罪心理学纲要 D.西方犯罪学史 11. 有的学者认为,应当把奥地利犯罪学家( A)作为当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 格罗斯 B. 龙勃罗梭 C. 埃宾 D. 莱比锡 12. 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和形成是在( ?)。 A. 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 B. 盛唐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宋朝时期 二、多选题 1.犯

4、罪心理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BC) A. 反社会性 B. 社 会危害性 C. 隐蔽性 D. 直接性 E. 间接性 2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是( ABC) A. 精神分析学理论 B. 精神病学理论 C. 正常个性心理学理论 D. 异常心理学理论 E. 社会心理学理论 3.西方心理学主要的研究特点为( ABCD) A. 研究趋向科技整合 B. 研究方法趋向综合与实证 C. 注重对犯罪生理因素研究 D. 注重实践应用 E. 注重理论研究 4.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现状表现为( ABCD) A. 研究成果突出 B. 建立了学术队伍和学术组织 C. 学科与课程建设逐步成熟 D. 实践

5、运用效果突出 E. 研究水平领先 于世界 5、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它兼有( AC)两门学科的性质。 A、生物科学 B、环境科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6、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 ABD)的一门学科 A、心理 B、动机 C、行为 D、目的 7、 犯罪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产生和发展,犯罪心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C)。 A、 反社会性 B、社会危害性 C、普遍性 D、隐蔽性 8、 犯罪心理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CD)。 A、 犯罪心理一旦形成,必然会以态度、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B、 犯罪心理具有普遍的传染性 C、 犯罪心理形

6、成后易导致行为人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D、 行为人一旦形成某种犯罪心理,其社会功能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9、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到 ( ACD )的各方面。 A、 分析犯罪 B、预防犯罪 C、惩治犯罪 D、矫 治犯罪 10、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点包括( ACD)。 A、 社会危害性 B、反社会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法惩罚性 11.有研究者对现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方向逃概括为( ABCD)。 A、精神分析学理论 B、精神病学理论 C、正常个性心理学理论 D、社会心理学理论 三、简答题 1. 简述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 (1)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2)犯罪心

7、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3)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特点的学科 2.犯罪心 理学的概念 答: (1)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行为以及犯罪对策3 中心理学问的一门学科 四、论述题 1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答: (1)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 P7-P8) 第二章 当代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单选题 1.( A)认为许多青少年犯罪都与同一性危机有关,这些青少年的逻辑是,与其做个不伦不类的人,不如做个臭名昭著的人。 A 埃里克松 B 阿德勒

8、 C 弗 洛伊德 D 沃伦 2. 弗洛伊德运用( C)、性发展障碍所引起的人格异常来解释犯罪与犯罪行为的原因。 A. 本能 B. 性本能 C. 性压抑 D. 人格 3.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与( B)的相互作用。 A. 价值观 B. 环境 C. 需要 D. 意识 4. 特拉斯勒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 A)作用学会的。 A. 条件反射 B. 自我调节 C. 模仿 D. 遗传 5.艾森克提出 ,犯罪行为 一个交互作用的结果,交互作用的双方是 特定的环境与个体的( D)。 A. 需要 B.道德 C. 自由意志 D.神经系统特征 6.以下心理学学派属于心理学三大势力之一的是( A) A. 精神分析学派

9、B. 刑事古典学派 C. 认知心理学派 D. 社会心理学派 7.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 C)于 19 世纪末创立的。 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8.精神分析学派 既是一种精神症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也是一种( A)心理学体系。 前意识 B、潜意识 C、意识 D、认知 9.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残酷、自杀、谋杀及攻击都受其( C)的驱使。 自我本能 B、内心冲突 C、死亡本能 D、动机 10.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罪恶感的观点认为罪恶感是犯罪的( B)。 结果 B、动机 C、反应 D、目的 11.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于 1911 年创立了影响深远的( C)。 精神分析学 B

10、、自我同一理论 C、个体心理学 D、人格成熟理论 12.( B)理论认为,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形成的。 4 A.自我同一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犯罪学习理论 D、个体心理学 13.以皮亚杰 为代表的道德和认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其( B)造成的。 认知能力差 B、到的发展水平低 C、功利主义导向 D、自我本能 14.形式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人( D)的产物。 A、 自我本能 B、模仿他人 C、习得态度 D、自由意志 15.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处理人际冲突的图示和脚本少,容易引发( C)。 理性思考 B、侵犯行为 C、暴力侵犯行为 D、情绪失控 16.艾克森的人格

11、理论特别强调了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 B)素质。 A.心理 B、遗传 C、传染 D、社会影响 17.犯罪人格理论认为人的所有 行为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强调行为人的( C)及其在犯罪行为的 。 偏见、缺乏思考 B、鲁莽、缺乏思考 C、偏见、错误思想 D、鲁莽、错误思想 第二章 单选: 1、 C 2、 A 3、 C 4、 B 5、 C 6、 B 7、 B 8、 D 9、 C 10、B 11、 C 12-17.BBDCBC 二、多选题 1.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一百年来,被视为现代心理学三大势力 的是 ( ACE) 。 A. 精神分析学派 B. 构造心理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格式塔心理学派 E

12、. 人本主义学派 2.精神分析法解释犯罪,强调了 在犯罪行为中的重要性 的 ( BD)。 A. 理性 动机 B. 非理性 动机 C. 意识 动机 D. 无意识 动机 E. 性本能 动机 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两个重要控制系统是( BC)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力比多 E. 性本能 4. 行为潜在性的强度取决于( AB) A. 预期 B. 观察 C. 模仿 D. 强化价值 E. 条件反射 5.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中影响犯罪的四个高阶因素( ABCD) A. 一般智力 B. 外倾性 C. 神经质 D. 精神质 E. 可能性 6、 弗洛伊德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去犯罪,是因为人格

13、中的( CD)是人行为中的两个重要控制系统,人们会根据现实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约束和控制自己。 5 非我 B、本我 C、自我 D、超我 7、 阿德勒认为犯 罪是由以下( ABD)三类因素引起的。 A、 个人的自卑感 B、低劣的社会经济条件 C、个人情绪的发泄 D、错误的家庭教育 8、 差异交往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犯罪行为的发起来自( BC)两个因素。 A、 人的本能 B、习得的态度 C、特殊行为的模仿 D、外界的刺激 9、 形事古典学派中存在( AC)理性选择观。 A、 功利主义 B、自我保护 C、报应主义 D、避免惩罚 10、 功利主义的选择观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犯罪人之所以选择 犯罪是因为

14、( BD)。 A、 情感波动的刺激 B、犯罪过程对他而言是快乐的 C、犯罪结果对他而言无所谓 D、犯罪结果对他而言是快乐的 11、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通常采用( ACD)三种途径来减少不协调。 A、 改变行为 B、改善环境 C、改变态度 D、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12、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 AC)中的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人之推断出另一个认知时产生的不舒适、不愉快的 情绪。 A、 行为 B、思想 C、态度 D、心理 13、 艾克森提出,犯罪行为是( BC)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A、 个体的心理动机 B、特定的环境条件 C、个体的神经系统特征 D、个体对环境态 度的

15、认知 14、 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指以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问题的理论或学说,主要有( ACD)。 A、不同预见理论 B、差异交往理论 C、中 和技术理论 D、漂移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犯罪人格对犯罪的影响?( P33P35) 答: (1)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2)人格成熟理论 (3)Yochelson 和 Samenow 的犯罪人格理论 第三章 犯罪心理研究方法 一、单选 1、下列关于犯罪心理的研究类型,按研究性质划分的是( D)。 A.描述研究 B.解释研究 6 C.探索研究 D.应用研究 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的方法是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C)。 A

16、.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3、晤谈法是指( A)。 A.访问调查 B.问卷调查 C.网络调查 D.匿名调查 4、对盗窃犯罪人的数量特征变化的研究属于( A)。 A.描述研究 B.解释研究 C.探索研究 D.观察研究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 则( B) 。 A.客观性原则 B.简易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二、多选题 1、从研究目的划分,犯罪心理研究可以划分为( ABC)。 A.描述性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应用研究 E.理论研究 2、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个案法

17、 E.实验法 3、犯罪心理研究中的变量有( ADE)。 A.社会经济地位 B.犯罪率 C.被害人数 D.年龄 E.性别 4、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 AB)。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答问题 D、评价问题 E、延伸问题 5、犯罪生物学研究范式包括( ABCD)。 A、犯罪人家庭史研究范式 B、双生子研究范式 C、收养子女研究范式 D、染色体研究范式 E、罪犯人格剖绘范式 6、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 ( B) A 调查 B 假设 C 观察 D 实验 三、简答题 1、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P49) 答: (1)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3)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

18、相结合 (4)自然实验法和准实验设计的应用 2、常用的犯罪心理研究范式有哪些?( P54) 7 答: (1)犯罪生理学研究范式 (2)犯罪心理与行为重构范式 (3)罪犯人格剖绘范式 (4)犯罪心理实验研究范式 (5)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 四、论述 试论 述客观 观察法的优势与缺陷。 答: (1)客观观察法的优势表现: P45 (2)客观观察法的缺陷表现: P4546 第四章 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 一、 单选题 1 .一个人从小养成偷窃的习惯,尽管自己努力改变,但是一遇到合适的对象就会情不自禁实施偷窃,这属于( C) . 防卫反应与避险反应 . 应激反应与激情反应 . 习惯性反应 . 变态

19、反应 2.在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预谋性的基本模式是( C ) . 突发式 . 机遇式 . 渐进式 . 预谋式 3.犯罪情境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 犯罪分子 . 侵害对象 . 现场条件 . 现场气氛 4.产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是( C ) . 不良道德 . 价值观错误 . 不健全人格 . 缺少爱 5.在心理学上,人的活动动机最初阶段是?( ) . 意向 . 想象 . 追求 . 合理 化 6、犯罪心理形成的几种基本模式中具有明显的预谋性的是 (A) A 渐进式 B 突发式 C 机遇式 D 胁迫式 7、最常见的突发式犯罪心理是由( A)引起的 A 人际冲突 B 特定气氛 C 诱惑刺激

20、 D 天气气候 8、根据内外化机制理论,产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是 (C) A 不良的交往和模仿 B 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C 形成不健全人格 D 价值取向偏离 9、既是内化过程 的结束又是外化过程的开始,是指 (A) A 犯罪意向 B 犯罪动机 C 犯罪行为 D 犯罪诱因 10、有利于进行犯罪活动的各种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是指 (C) A 犯罪情境 B 犯罪环境 C 犯罪机遇 D 犯罪诱因 11、 犯罪过程中哪种心理互动状态对被害人只有消极有害的影响 (C) A 激情状态 B 应激状态 C 分心状态 D 激愤状态 8 12、 不同犯罪者犯罪决意的时间有长到短分别是 (B) A 机遇型犯罪人 冲动

21、型犯罪人 预谋型 犯罪人 B 预谋型犯罪人 机遇型犯罪人 冲动型犯罪人 C 冲动型犯罪人 机遇型犯罪人 预谋型犯罪人 D 机遇型犯罪人 预谋型犯罪人 冲动型犯罪人 13、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按顺序是 (B) A 个性化阶段 定型化阶段 职业化阶段 B 定型化阶段 个性化阶段 职业化阶段 C 个性化阶段 职业化阶段 定型化阶段 D 定型化阶段 职业化阶段 个性化阶段 二 、多选题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BDE) . 服从 型 . 渐进 型 . 抗拒型 . 顿悟型 . 反复型 2.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BCD ) . 个人恶习太多 . 不良诱惑的刺激 . 非法欲望的满足 D. 惩罚

22、,改造措施不足 E. 改造措施不足 3.犯罪人在犯罪前采用的合理化投射方式包括( ABC ) . 比拟 . 投射 . 补偿 . 预测 . 计划 4.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 阶段( ABC) A. 定型化 B. 个性化 C. 职业化 D. 合 理 化 E. 主导化 5、根据内外化机制理论,个体犯罪心理的内化过程包括 (ABCD) A 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B 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C 形成不健全人格 D 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犯罪意向萌发 6、 一般来说,犯罪情境包括 (BCD) A 犯罪人 B 侵害对象 C 现场条件 D 现场气氛 7、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的情况有 (ABC) A 显

23、露性心理冲突 B 间接性心理冲突 C 潜在性心理冲突 D 激情性心理冲突 8、 无预谋的犯罪行为的发生一般表现为一下几种情况 (ABCD) A 防卫反应和避险反映 B 应激反应和激情反映 C 习惯性行为 D 变态反映 犯罪人在犯罪前采取的自我辩解方式主要有 (ABCD) A 合理化 B 比拟 C 投射 D 补偿 三 、简答题 1.犯 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答: 1.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 2.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动因 3.要遵循转化规律 2.简述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9 答: 1.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3.形成不健全人格 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5.犯罪意向萌发 四

24、、论述题 1.犯罪心理如何实现良性转化? 答:一、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1.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 2.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动因 3.要遵循转化规律 二、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1.渐进型 2.顿悟型 3.反复型 第五章 个体犯罪易感因素 一、单选题 1.个体的认知偏见、表现在智力方面的分析和推断能力方面缺陷叫做( B )。 A 人格障碍 B. 犯罪认知易感因素 C 智力低下 D. 犯罪易感因素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犯罪的认知易感因素的是( D )。 A 智力、成就和认知活动中的易感因素 B 态度、价值和信念中的易感因素 C 社会认知和人际技能中的易感因素 D 个人成长经历与社会环境

25、中的 易感因素 3.一般认为智商( A )为智力落后。 A 70 以下 B 50 以下 C 25 以下 D 80 以下 4.( C )是指根据既定能力对儿童的期望和实际的教育成绩之间的差异 。 A 学习无效 B 学习能力 C 学习无能 D 学习差异 5.( A )是指关于自己的知识和信念。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认知 C 自我关注 D 自我学习 6.角色采择指个人对自己期望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理解、采纳和承担,是( D )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 A 认知结构理论 B 社会发展理论 C 社会心理学 D 认知发展理论 7.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叫做( B )。 A 知觉 B 情绪

26、情感 C 动机 D 感觉感悟 10 8.人在( A )状态下,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会发生显著变化。 A 应激 B 激动 C 愤怒 D 疲惫 9.一般化犯罪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C ),它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关键变量。 A 自我约束 B 自我克制 C 自我控制 D 自我反省 10.人格由多项要素组成,包括( A )和个性心理特征。 A 个性倾向性 B 个性行为特征 C 个心化行为 D 个性化思维 11.( B )提出了人格的 16 种因素或根源特性,制订了 16 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A 奥尔波特 B 卡 特尔 C 阿勒德 D 埃里克森 12.( B )的人反应性、主动性高,情感和行为动作

27、发生变化的快,意志坚强,果断勇敢。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 C )的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态度持重,沉默寡言,贪污犯罪较多。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 C )是指人的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地影响其社交和职业功能,或者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A 变态心理 B 神经症 C 人格障碍 D 抑郁证 15.( D )的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极强而且固执,敏感、报复心强,自我评价过高, 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等等。 A 爆发型 B 强迫型 C 癔病型 D 偏执型 16.根据( B)提出的犯罪性质理论认为人格与犯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A.奥尔波特 B.艾森克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17.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并对他人情感 做出 反应是( C ) 。 A. 罪恶感 B. 角色采择 C. 共情 D. 移情 18. 一般以为智力在( D )以下为智力落后。 A. 85 B. 80 C. 75 D. 70 19. 下列哪个不 属于 犯罪认知易感因素( )。 A.智力、 成就和认知活动 B. 态度、价值和信念 C.社会认知和人际技能 D.情绪情感 20. 人格特质在接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起着( )。 A. 支配 B. 辅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