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2587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国际关系史(高教版,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 1 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 1500 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 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 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

2、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 1500 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 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穆斯林 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

3、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 欧 洲秩序是指 1500 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

4、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 ,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西欧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 1)文艺

5、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 14-16 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 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分裂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 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

6、 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2 ( 3)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 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经济扩展

7、主要体现在农业产量的提高、封建人身束缚的减弱、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黑死病的创伤已经痊愈,长期的战争也告一段落,西欧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的发展和农民得到人身自由为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松散的社会和易流动的人群。而技术的发展成为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技术和海军装备等方面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使欧洲人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世界各大洋的主人。伴随技术进步,商业事务 新技术被发明与改进,标准货币、银行、合股公司等 的出现使金融、投资等活动活跃起来。这一切使 15 世纪以后西欧开始了蒸蒸日上的时代,使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兴起在物质基础上确立了对欧亚大陆其他部分的优势。另外,新

8、兴的民族国家渴望着海外殖民利益,新教徒由于受到交汇的迫害也向往一个新的自由世界。在这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地理大发现开始了。 在宗教的热情鼓舞和巨大财富的吸引下,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出欧洲。 1498 年葡萄牙的达 ?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 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首先发展和增强了欧洲的 商业精神,许多西欧国家都力图在世界抢夺一块商业市场;重商主义成为欧洲最流行的学说,是许多西欧国家的基本国策,商业精神几乎弥漫了整个西欧大地。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霸权时代的开始。第二,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发展的历史即将结束,全球时代逐渐来临。第三,

9、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暴露了扩张的野心和攫取的贪欲,开始了殖民帝国的扩张。第四,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文明横向比较更为容易。总之,欧洲人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制度,展开了最早的商业战争,缔造了最早的殖民帝国,使海外利益第一次成了国 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出现、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正是凭借这些因素逐渐地确立了它在全球性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尼德兰革命及其影响 尼德兰处于欧洲的西北,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继承,后由腓力二世继承归西班牙统治,是欧洲

10、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商业比较发达,因而对西班牙独占海外贸易不满。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利益 ,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加之在民族感情上尼德兰视腓力二世为外国人,对大量驻扎的西班牙军队十分反感。当时新教传入尼德兰,为西班牙所不容,它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惩治新教徒。尼德兰各省害怕宗教裁判所的设立会威胁到它们的自治和自由,由一群贵族上书腓力二世,要求关闭宗教裁判所。以此为导火线,在 1566 年 8 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被称为“破坏圣象运动”,新教徒劫掠教堂,破坏圣象,各阶层也都参加了起义。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前去镇压。阿尔瓦达斯屠杀起义者,征收新税,没收了一批贵族的

11、地产。恐怖政策使大量技术工 人逃到国外,尼德兰繁荣的商业遭到摧残。尼德兰各省联合起来,在奥伦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向西班牙展开了海战,进行了独立斗争,并得到了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很大帮助。 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西班牙实行分化政策,尼德兰南部 10 省又回到西班牙统治下,北方 7 省则坚决抵抗,并于 1581 年正式宣布独立,称为尼德兰联合省(荷兰共和国),随后英国军队开赴荷兰。 1588 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向英国,遭到毁灭性打击。腓力二世去世后,双方于 1609 年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到 1648 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许多信仰新教的富商和新

12、教徒纷纷来到荷兰以享受宗教自由。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大都会和西欧的金融中心。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开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过程。 17 世纪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黄金世纪”。 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独立后,西班牙更加衰落了,它开始逐渐沦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它的海上贸易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所取代。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15-16 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

13、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3 必需的基本要素,如现代民族过家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等等。即将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欧洲人,要向全世界发起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冲击。与欧洲不同的是,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东方各封建大国,尽管规模庞大、组织有序,但却囿于停滞 保守的怪圈难以自拔,变革竭蹶,更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全球变局。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开拓,为国际交往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也使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步入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后,先期的西班牙、

14、葡萄牙,后来的荷兰、英国、法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至此,曾经遥远的、彼此相对孤立分散的世界终于被联系在一起,开始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交织着战争与和平、混乱与秩序、革命与反动、争霸与反霸、贫穷与富裕、东方与西方、殖民与独立、发达与不发达和多极 与单极等人类社会的悲喜剧。 国际关系史(高教版,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 2 掷出窗外事件 ( 1)背景:波西米亚于 1526 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 1419 年“胡斯战争”后,在 16 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 1609 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

15、仰自由权。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 2) 1618 年 5月 23 日,布拉 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 20 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 3)“掷出窗外事件” 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三十年战争 ( 1)导火线: 1618 年 5 月 23 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 2)四个阶段: 波西米亚阶段( 1618-1623) 丹麦阶段( 1625-1629) 瑞典阶段( 1630-16

16、35) 瑞典-法国阶段( 1635-1648) ( 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 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 1648 年 10 月 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经过“三十年战争”的

17、 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七年战争 ( 1)时间: 1756-1763 年 ( 2)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英法斗争的 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德意

18、志的领导权上。 ( 3)英法、普奥德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英国与普鲁士结成联盟,法奥也签订条约结盟,不久,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同盟。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 ( 4) 1756 年 5 月,双方开战,战争持续了七年,被称为“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地战场两条战线。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法国最终战败。 1763 年,法、西语英国签订巴黎 和约,法国失去了北美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法、奥也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确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等于确认

19、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 4 ( 5)评价: 不仅在欧洲进行,也在美洲和印度进行,因而是一场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欧洲战争。 是一次属于英法争霸性质的战争,其他参战各国虽抱有各自的目的,但都受到了英法争霸的制约。 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 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与此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逐渐成为美洲和印度的主宰,它通过对殖民

20、地的巧取豪夺,进一步增强了七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法国则损失惨重,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主地位,一步步衰落下去。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实力大大削弱,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先地位。普鲁士虽付出了巨大 的战争代价,但毕竟得到了西里西亚,加入了列强行列。俄国借此时机扩张了实力,成为主宰东北欧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一员。 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法国对战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复仇,英法尖锐对抗的状态没有大的改观;奥地利收回失去的西里西亚的愿望与普鲁士争霸德意志的计划水火难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1) 1648 年 10 月 24 日签订。是在新

21、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主要内容) ( 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 30 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 家

22、主权平等。 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乌得勒支条约 ( 1)背景: 1701-1713 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 1713 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 2)乌德勒支 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

23、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航海条例 ( 1)背景:英国在资产阶 级革命后,特别是吞并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把矛头指向海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到 17 世纪中叶,英荷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转入了大规模军事斗争。 ( 2)当时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如果不能结成坚固的联盟,那么

24、两国就兵戎相见,直至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根据这一政策的基本思想, 1651 年英国提出航海条例。 ( 3)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 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5 败,于 1654 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 1)背景: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

25、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的遗产。 1700 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 国皇帝的儿子继承。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 ( 2) 1701-1713 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最后交战双方在 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 3)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

26、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 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 3)评价: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这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

27、国际政治 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1973 年 9月 3 日,英美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美国独立后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依旧很严峻,它的北面、西面被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着,边界(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问题)、密西西比河航运、纽芬兰捕鱼权、贸易特惠等问题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问题。因此,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 了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政策。 ( 1)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

28、基石,是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其目标是摆脱欧洲列强的控制和影响,巩固美国独立的成果,其实质“只是一个抵制欧洲干涉、实现国家自我利益的策略口号。”(该思想的产生过程) 孤立主义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三个基本特点是: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争端。所谓“孤立”,实际上主要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孤立不是绝对地与外界隔绝,也不等 于在经济上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经济上的孤立与资本主义的外向性要求相抵触。刚刚独立的美国一方面由于国力弱小、羽翼未丰,无法与欧洲列强搞实力外交,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与欧洲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以便在与欧洲列强的竞争中保持

29、行动自由。 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而对于美洲和亚洲则是积极的干预和扩张。孤立主义在以后的美欧争夺中常常成为美国排斥欧洲列强的工具,它不只包括消极的战略防御,也包括积极的战略进攻。在美国漫长的对外政策史中,孤立主义常常与“不结盟”、“中立”、“不卷入”、 “不干涉”、“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号联系在一起。 ( 2)扩张主义 扩张是贯穿美国队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美国独立不久后就开始了它对外扩张史上的大陆扩张时期( 1775-1897)。 1803 年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 1810 年和 1813 年进占佛罗里达等事件是美国独立后大陆扩张时期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 驱

30、动美国向外扩张的动力是早期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和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商业精神与重商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独立后,为了维护本国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 ,争取海上自由、发展中立贸易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使来到北美的盎格鲁 ?撒克逊人自认为血6 统高贵,他们以“上帝的选民”自居,相信他们征服落后民族和落后文明是上帝赋予的使命。美国人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与刻苦勤俭的清教主义结合在一起,锻造出了美国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统一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美国对外扩张的历程中不时闪现。 结合 17、 18 世纪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1618-16

31、48 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到了 18 世纪初,欧 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崛起。它们成为 18 世纪欧洲外交舞台上的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交思想。欧洲大陆中心地带的发、奥、普渐成三足鼎立之势,维持着一种均势。欧洲侧翼的两各国家 英国和俄国在努力确保欧陆均势的情况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这一时期“均势”具有以下特点: ( 1)欧洲大陆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欧陆几大国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隔海相望的英国扮演着制衡者的角色。 ( 2) 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

32、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 ( 3)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 ( 4)各大国各自发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 5)这时的“均势”原则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换句话说,此时的“均势”格局只是欧洲大国权力关系和结构的一种反映,“均势”原则也只是欧洲大国间制定和遵循的外交游戏规则,并不适 用于世界其他地方。 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英国的对外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是维持欧陆的“力量均衡”,即平时通常置身

33、事外,只在关键时刻关键之处实施关键一击来左右事态的发展。英国采取“力量均衡”政策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它无力在欧洲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以在众强之中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它干脆不在欧洲谋求任何势力范围而只在大陆维持一种势力范围的大致均衡。 第二,任何一国的强大都将对英国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它反对一切 霸权的原因。 第三,英国的经济发展使其在自足性和扩张性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是欧洲各国当中惟一不需要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家最高利益的国家,因此它成为对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此外别无他求的惟一一国。 1701 年 -1713 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

34、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金钱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纷争,使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在战争末期,由于眼看法国就要失败,奥地利的野心却再次膨胀,甚至出现了奥地利与西班牙再次合并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可能, 于是英国将自己的力量撤出欧洲大陆,不再支持反法同盟,以取得势力的平衡。在 1713 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这就使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该合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英国获得了海上的主宰权。 1814 年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并于 1815

35、 年签订最后议定书,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直到一战 之前其霸权地位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其他国家的威胁。英国越发感到只有在欧洲大陆维持稳定的均势才能真正保障英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利益,因而它自觉地在国际关系中扮演起制衡者的角色。在之后的近百年中,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 1)西班牙: 国内因素: 第一,由于宫廷挥霍无度,封建传统浓厚,社会经济发展日益

36、凋 敝。 第二,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阻碍了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大量财富只被用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上,没有用于发展生产。而其大量金银的涌入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生产成本提高,反而丧失了与别国工业的竞争力。 7 国际因素: 第一,不断卷入欧洲霸权争夺,到三十年战争时,其殖民霸权已经衰落。由于长期在欧陆上与法国,在海上与荷兰激烈竞争,征战不断,财力消耗巨大。广泛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使西班牙的国力不堪重负,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无可奈何地从霸权的巅峰跌落下来。其中,尼德兰革命 的爆发是这个殖民帝国的急剧衰落的标志。 第二,欧洲其他国家与之竞争,其中经济竞争最为重要。 17 世纪初的西班牙已经不再是第

37、一流的欧陆大国和海上强国了。 ( 2)荷兰: 在第一次英荷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敏斯特和约使荷兰海上大国地位受到削弱;之后又荷兰又经历了三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经过这些战争,荷兰衰落了。荷兰的海上霸权至此已彻底丧失,再也不是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荷兰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英法相比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而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 上。 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 1)是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一个体系,并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 2)加剧了德意志和欧洲的分裂,削弱了当时几乎成为欧洲主宰的哈布斯堡王

38、朝的势力,促成了一种多元整治格局,为欧洲建立了多极体制和均势,但却未能给欧洲带来和平。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的战争和频繁变换的结盟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常态。现实政治和利益成为各国付诸战争或联结同盟的主要出发点,而不再是跨国利益和宗教信仰。 ( 3)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 力量对比,但欧洲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大国间的战争已经开始影响到它们的海外殖民地,并对殖民地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 4)其形成代表着欧洲走出中世纪的步履,事实上促成一场全球变局。 国际关系史(高教版,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3 提尔西特条约( Treaty of Tilsit) ( 1)背景: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于 1806年

39、7 月建立莱茵联盟,欧洲列强更感受到法国的过分强大师对自身安全的威胁。随着拿破仑对德意志野心的显露,普鲁士向英俄寻求保护。 1806 年 10 月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之后普法交战,法军大败 普军,拿破仑乘胜进逼俄国。 ( 2) 1807 年 7 月 7 日法俄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两国结成同盟,俄国牺牲盟友普鲁士换取自己的利益,英国的反法政策反而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孤立了。 7 月 9 日,普鲁士也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接受了领土变更和赔款的惩罚条件。 ( 3)提尔西特和约的缔结宣告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大陆封锁体系( Continental System) ( 1)背景:由于海外贸易的竞

40、争,英法长期对立。法国大革命后,英国又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且在战争中英国从没有遭受过法国军队的打击,总是保持着良好的实力 与法国抗衡,拿破仑把征服的目标瞄准了英国。但军事征服英国是不可能的,于是拿破仑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开始推行“大陆封锁”战略。其目的是希望利用法国在大陆上的优势消解英国的海上优势,以陆上力量去和英国的海上力量角逐。 ( 2)建立过程: 1806 年 11 月 20 日,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为大陆封锁体系奠定基础; 1807 年 1 月 7 日,英国宣布实行反封锁,拿破仑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的先后两次颁布“米兰敕令”,强化了“柏林敕令”的规定;1810 年 10 月又颁布“枫

41、丹白露敕令”,以立法手段完成了“大陆封锁体系”。 ( 3)拿破仑的 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它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最终难逃失败命运。而法国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反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陆联盟体系。 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 ( 1)背景: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1813 年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迅速崩溃,如何处理战败的法国成了争论的焦点,拿破仑又拒绝接受“法兰克福提议”;为了最终打败拿破仑,在英国提议下,反法同盟各国就战后欧洲安排问题进行了会谈和协商。 8 ( 2) 1814 年 3月 9 日反法同盟各国签订肖蒙条约,规定 了对法作

42、战的条件和对欧洲未来疆界与政权的安排。该条约缓和了同盟各国内部的分歧与矛盾,加强和巩固了同盟对法作战的团结,同时也反映出列强恢复欧洲旧秩序的企图。它的基本原则后来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了贯彻和确认。 ( 3) 1814 年 3月 20 日,反法同盟攻入巴黎,波旁王朝复辟, 5 月 30 日,同盟国与波旁王朝签订了一个法、奥、俄、英、普的和平条约,称第一次巴黎和约。这是维也纳会议前的一个重要条约。在条约中,同盟各国的目的是让欧洲回到拿破仑以前的状态,而没有对之采取报复和惩罚的措施,没有割地和赔款,甚至拿破仑从欧洲各国掠去 的艺术品仍被保留在巴黎。该条约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失败,但并不意味着

43、法国的失败。竭尽全力打败拿破仑的大陆各国也和法国一样衰弱,只有英国和俄国没有遭到严重削弱,它们逐渐掌握了欧洲的主导权。同盟各国无意引起法国的仇恨,对法国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同时由于均势原则的微妙作用。法国被保存为一个强国而作为对俄国和英国势力的制衡。 第二次巴黎和约 ( 1)背景: 1815 年 3 月拿破仑“百日政变”,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 ( 2) 1815 年战胜国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提出了比以前严苛得多的条件,使法国 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盟国的占领军也给法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最后议定书 ( 1) 1815 年 6 月 9 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44、 (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 3)评价: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 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 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神圣同盟 ( 1) 1815 年 9 月 20 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45、 ( 2)目的: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 ( 3)中心内容: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 ( 4)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 同盟”。到 1815 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俄罗斯和奥地利。 ( 5)评价:神圣同盟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则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安全。它实际上在大国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至于在自

46、相争斗中毁灭。这一想法可以称之为“保守和评论”,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回带来灾难。然而,这一和平以迫害和压制进步力量为基础,必将招致更大的毁灭。 四国同盟 ( 1) 1815 年 11 月 20 日,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 2)主要是针对法国,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统治,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 3)四国同盟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 东方问题 ( 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其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这一专门术语最

47、早是在 1822 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拉问题时使用的。 ( 2)问题的由来:奥斯曼帝国自 1683 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 到 18 世纪,强邻进逼,国势日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 19 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 1821-1829 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9 中心。 ( 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 19 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

48、国和统一后的德国。 1821 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 1827 年英、法、俄与土耳其开展并于 1829年签订伦敦议定书、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腊因此独立。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新的冲突在酝酿着。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 1853-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路易 ?波拿巴 ( 1)路易 ?拿破仑 ?波拿巴( Louis Napoleon Bonaparte,1808-1873),拿破仑的侄子 ( 2)在 1814 年 12 月 2 日的总统选举中利用拿破仑在法国人民中的 影响,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他上台后,企图效法伯父,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帝国。他首先加强法国队周边国家的影响,并准备在不远的将来废除 1815 年维也纳条约。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基础上,企图利用欧洲列强之间尤其是普奥间的矛盾与冲突,扩大法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并伺机扩张法国的边界。 ( 3) 1852 年称帝,即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拿破仑三世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后,开始与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Crimean War) ( 1)背景: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 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