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 整体介绍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李爽一、编写指导思想二、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三、 道德与法治 教材框架及说明(一) 道德与法治 教育主题构成(二) 道德与法治 中生活领域话题与年级分布: 由分散走向 相对集中(三) 道德与法治 框架内在逻辑(四) 道德与法治 框架及说明一、编写指导思想研发、编写一套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 ,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 ,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 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 有中国气派的教材 ,落实 “ 立德树人 ” 的教育任务,是我们的编 写 目的。(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
2、价值观念 , 培养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是教材编写的根本方针。为实现这一目的,特确定以下几个基本指导思想。(二)促进小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教材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三)依据教育中 “ 以人为本 ” 的原则,聚焦儿童的生活与成长,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内容的 “ 原材料 ” 。(四)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模型:对话。二、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教材编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处理多方面、多维度的矛盾与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中理清编写思路,形成教材特点。(一)编出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二)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三)编出循情、据
3、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四) “ 利学易教 ” 的教材。(五)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一)处理好教材的体系化要求和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编出 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 。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沿着儿童生活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逻辑展开。首先,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其生活是 整体性 的。(多重的生活空间、多重的生活角色)其次,儿童是成长中的人,随着其身心的发展,所涉及的生活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丰富,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更加复杂。另外, 教材的构架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生活的主导性 、多 向度和它的发展层次,凝练出相应的生活主题,展示比较典型的生活事件,构成相互联
4、系的主题域,对每个主题域的学习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二)处理好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发展的关系, 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1在教材的编写中,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性,要精心设计好各种自主性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2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发展他们的道德自主性,德育课程教材也必须有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 。如 :通过陈述道德生活的故事,历史文化事件,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习惯、传统,乃至告诉学生他们所能理解的道德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法则等等。(三)处理好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
5、、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引导学生理解 : 着急、不安, 这就是对妈妈的爱和关心;而在我们自己生病时,妈妈也是同样在着急、同样在不安,这就是家人间血脉相连的亲情。通过教材的引领 “ 照亮 ” 孩子对生活经验 的 感受。举例:(四)处理好 “ 教本 ” 与 “ 学本 ” 的关系, 编出 “ 利学易教 ” 的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 “教本 ” 。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 “ 学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