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生物物理学 专业代码:07101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坚实的生物物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 动态,能 够从事生物物理学有关 领域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 、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 辐照技术与辐射物理化学(生物光谱技术、材料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辐照物理技术);2. 辐射与环境健康(辐射损伤遗传机制、环境遗传 毒理、 环境生物监测、辐射医学物理、 );3. 离子束生物工程(离子束与生物相互作用、植物诱变与基因克隆、微
2、生物发 酵);4. 强磁场生物效应与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5. 生物信息三、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生物、化学、物理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学 分细胞分子生物学 80 4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原理 60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80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60 3辐射化学 50 2.5辐射防护与剂量学 40 2生物有机化学 40 2学科基础课分子光谱
3、80 4生物医学工程若干前沿 40 2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实验 40/30 3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40 2分子免疫学 40 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80 4神经药理学与毒理 60 3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 40 2生物大分子波谱学原理 80 4实验动物学 40 2免疫学技术原理与应用 40 2生物材料 40 2固体化学 60 3生物无机化学 60 3环境科学进展(1) 60 3学位课学科专业课生物信息学 40 2纳米技术基础 40 2非 污染控制化学前沿 40 22材料有机化学 40 2水环境科学技术前沿 40 2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40 2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80 4核科学与技术概论 80 4环
4、境生物技术原理 60 3学位课跨学科课程 2-4六、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生物物理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生物物理学 专业代码:07101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 系统的生物物理学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了解并掌握生物物理学 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 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做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3育发展的需要,具有进取、创新、唯实、 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 辐照技术与
5、辐射物理化学(生物光谱技术、材料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辐照物理技术);2. 辐射与环境健康(辐射损伤遗传机制、环境遗传 毒理、 环境生物监测、辐射医学物理、 );3. 离子束生物工程(离子束与生物相互作用、植物诱变与基因克隆、微生物发 酵);4. 强磁场生物效应与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5. 生物信息三、招生对象具有硕士学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按照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有关规定。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2、学科 基础课和专业课由 博士生指导小组或导师,根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
6、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生物物理专业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设置,报研究生部 备案。学科基 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应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以综述性前沿讲座为 主,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学科前沿,结合研究 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和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新方法等。六、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本专业要求必须在 SCI 源 I 或 II 区杂志上发表(含接受)一篇研究论文或在 SCI 源 III 区杂志上发表(含接受)二篇研究论文方可授予博士学位。具体如下: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满 足以
7、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 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在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至少 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SCI 论文的界定以 SCI 光盘版为准。(2)研究生取得 1 项发明专利成果(排名第一, 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 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可视为 1 篇 SCI论文,但同时应发表至少 1 篇 SCI 论文。(3)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 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在 SCIII 区期刊上发表 1 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4)以共第一作者(限定为两位)、我院 为第一署名单位在 SCII 区期刊上发表 1 篇研究性学术论文。关于(
8、3)条的要求,有以下说明:() 如果指导教师是我单位正式在编职工, 发表的论文必须以我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同时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也必须是我单位。() 如果指导教师是来自正式与我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内外研究单位,招收的研究生正式纳入我单位招生计划,发 表的论文可以我单位作 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 为了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有正式批准的国 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国外教授(包括国家杰出青年 B 类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 家)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为我单位,国外教授可为通讯作者,SCI I 区论文可 视为一篇 SCIII 区论文。() 以共第一作者发表(共第一作者限定
9、为两位)在 SCIII 区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可由共第一作者分享,各按一篇 SCI 论文对 待。() 在影响因子非常高的 SCI 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可以由学位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由多位博士研究生分享学位申请。() SCI 期刊的分区以当年可检索到的最新资料为准,发表论文的分区确认以论文刊出时间为准。() 发表论文时,如果导师为第一作者, 研究生可以为第二作者。() 如出现特殊情况,由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4附:攻读学位期间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1.离子束生物技术引论,余增亮2Radiobiology for
10、 the Radiologist, Eric J. Hall3. 生物工艺学(华东理工大学主编、出版)。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生物物理学 专业代码:07101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 坚实系统的生物物理学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了解并掌握生物物理学 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 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做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具有进取、创新、唯实、 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5二、研究方向1. 辐照技术与辐射物理化学(生物光谱技术、材料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辐照物理技术);2. 辐射与环境健康(辐射
11、损伤遗传机制、环境遗传 毒理、 环境生物监测、辐射医学物理、 );3. 离子束生物工程(离子束与生物相互作用、植物诱变与基因克隆、微生物发 酵);4. 强磁场生物效应与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5. 生物信息三、招生对象本单位在学的生物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四、学习年限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半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半。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其中博士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博士生指导小组或导师,根据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的要求, 结 合等离子体专业和博士
12、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设置,报研究生部备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设 置应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以综述性前沿讲座为主,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学科前沿, 结合研究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和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新方法等。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学 分细胞分子生物学 80 4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原理 60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80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60 3辐射化学 50 2.5辐射防护与剂量学 40 2生物有机化学 40 2学科基础课分子光谱 80 4生物医学工程若干前沿 40 2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实验 40/30 3计算机在生物学中
13、的应用 40 2分子免疫学 40 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80 4神经药理学与毒理 60 3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 40 2生物大分子波谱学原理 80 4实验动物学 40 2免疫学技术原理与应用 40 2生物材料 40 2固体化学 60 3生物无机化学 60 3环境科学进展(1) 60 3生物信息学 40 2博士生基础理论课 40 2学位课学科专业课博士生专业课 40 2纳米技术基础 40 2污染控制化学前沿 40 2材料有机化学 40 2水环境科学技术前沿 40 2非学位环境监测新技术导论 40 26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80 4核科学与技术概论 80 4环境生物技术原理 60 3课跨学科课程 2-4六、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