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突显,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术界能否健康发展,同时也是研究生培养建设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现今日渐严重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已有博弈论相关知识与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现状相结合,以研究生、学校及用人单位为博弈局中人进行了建模博弈分析,提出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博弈分析;局中人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中,并且日趋严重。研究生学术道德越轨行为对学术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阻碍了我国学术进步的步伐,给我国科技的
2、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利用博弈论对研究生、学校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进行建模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概述 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意识形态,学术道德的定义为学术研究及相关活动过程中主体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学术道德的从本质上来讲是指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人的道德,因此研究生学术道德可以定义为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为了处理好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由于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为目标,因此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成绩主要以其所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成果为评价标准。由于学业以及社会竞争的压力,导致在研究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
3、,更容易出现学术道德不端的现象,也更容易出现忽略学术道德的情况。研究生学术问题之所以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因为部分研究生并没有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学术道德失范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的严重性。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即一些人、团队或者机构组织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者多次,从各自的行为或策略范围内选择相应方案,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本文以罗伯特?奥曼教授对博弈的定义为理论基础,即博弈就是策略性的互动决策。博弈论由美国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于 20 世纪 40 年代建立,博弈论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可以说,博弈论研究即针对
4、博弈行为中博弈双方是否存在最合理方案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任何一个博弈均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局中人、策略及局中人可能得到的赢利。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并不是由单一的局中人造成的,而是涉及纷繁复杂的局中人,因为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主体为研究生本身、学校、用人单位、学术期刊等。在研究生和学校、用人单位及学术期刊之间的博弈中,各类局中人的得失分别表现如下:研究生是否能够顺利获得学位毕业,学校是否能够维持教学水平,用人单位是否能够招聘到理想人才,学术期刊是否能够收录高质量的学术期刊。由于博弈中的各类局中人均需针对自身利益进行博弈,因此在策略制定过程中,不道德现象难免发生。 (二
5、)研究生与学校间的博弈 目前,学界主要以高校的科研水平作为学校排名的重要评价指标,而研究生的发文量、发文质量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水平及自身科研水平的评价。因此,学校基于自身和研究生的考虑,都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学校必须找出一个在保证论文发表量的前提下,仍能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方案。针对该问题建模如下。 1. 模型假设 以研究生及学校性质和关系为基础,在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条件下,可以先做如下基本假设。 假设 1:这个博弈过程只包括两个局中人,即研究生和学校。研究生只有两种策略,要么诚信(遵守学术道德) ,要么不诚信(学术道德失范)。学校针对研究生的行为也有两种策略,要么检测(对研究生学
6、术道德进行严格规范) ,要么不检测(放任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 。 假设 2:整个博弈过程是以完全理性经济人为假设的,所有的博弈局中人为设定为完全理性经济人,同时其他局中人的策略被看作是给定的,研究生及学校的决策并不影响博弈中的其他局中人,研究生和学校在做决策时完全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决定。每次博弈都是独立的。 假设 3:研究生发表论文所付出成本与学校的名声学术收益一致(且与研究生所得学术收益也一致,建模时不考虑) 。 假设 4:存在学校处分,如学校制定相关规则对学术道德不规范者进行惩罚,研究生如果学术不端,它将得到一定惩罚。 假设 5:研究生、学校双方在做出决策之前对彼此的行为互不知晓,即认为他们
7、的行为是同时进行的。 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前文提到的模型假设及现实情况,可以将研究生、学校博弈看作是一次完全信息下的混合策略博弈,这个博弈中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现在,假设研究生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从两种纯策略选择一种作为他的实际行动,学校同样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自己的纯策略是检测或不检测。假设 a 表示研究生发表论文给学校带来的收益,c 表示学校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进行检测的成本,F 表示学校检测出研究生学术道德不规范时研究生所承担的后果(且与“学校对研究生学术不断进行处分后,研究生改过给学校所带来的收益”一致) 。p 为学校选择进行检测的概率,(1-p)为学校不进行检测的概率。
8、q 为研究生选择不诚信策略的概率,(1-q)为研究生选择诚信的概率。双方的混合策略博弈得失矩阵见表1。 双方的混合策略分别为 学校:1=(A,B;p,1-p) 研究生:2=(C,D;q,1-q) 已知研究生不诚信的概率为 q,则学校如果进行检测,学校的收益E1=(a-c+F)*q + (a-c)*(1-q) ,学校如果不进行检测,学校收益 E2= a(1-q) 。 已知学校检测概率为 p,则研究生如果诚信,则研究生的收益 E3=-a,研究生如果不诚信,则研究生的收益 E4=(-a-F)*p。 由上可得,研究生的总收益函数为 U1(p,q)=q*(a+F)*a/(a+F)-p-a。 学校总收益为
9、 U2(p,q)=p*(a+F)*q-c/(a+F)+(1-q)*a 研究生的目标是 U1 越大越好,因为学校的混合策略已经设定为(p,1-p) ,所以研究生的最佳反应函数是 q=R1(p) =1 当 0p 同理,学校的最佳反应函数是 q=R2(q) =1 当 c/(a+F)q10,1 之间任意数 当 p=c/(a+F)0 当0qc/(a+F) 现在可以做出研究生与学校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图,如图 1 所示。在以 q 为纵轴、p 为横轴的直角坐标系中,把研究生和学校的最佳反应函数都画出来,两个反应函数重合的地方就是这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由此,得出了研究生与学校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点 NE,它
10、是p=a/(a+F) ,q=c/(a+F) ,即纳什均衡是学校以 p=a/(a+F)的概率选择检测,研究生以 q=c/(a+F)的概率选择不诚信。 可以看到,局中人的策略都是对方相关函数,F 越大,即当研究生选择不诚信时,学校对它的惩罚越大。研究生了解到这个信息,就可以认为研究生要选择不诚信的几率就会变小,从而学术道德问题现象就会有所改善。另外,降低学校进行学术不端检测的成本 c 也可以降低研究生不诚信行为的概率,从而更好地净化学术环境。 (三)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博弈 对于现今的用人单位而言,由于人才的良莠不齐,用人单位把人才的教育水平作为一个信号,用来帮助他们挑选更有才能、更有追求和更能干
11、的职员,并且认为具有一定学术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能够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研究生为了符合用人单位这一要求,纷纷走入捷径,促使了学术道德问题的不断严重化。用人单位与研究生之间也存在着以下博弈:如果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是通过学术不端等行为实现的,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工作中也会导致不能合理完成工作的道德风险。在这一方面,用人单位与学校的立场一致,即应当尽量避免学术道德问题的发生。由上述分析可知,用人单位与研究生之间的博弈与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博弈类似。 (四)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整个博弈中,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着相应的博弈。总体来讲,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利益趋于一致。学校渴求将研
12、究生培养成能为社会服务的高水准人才,而用人单位则渴求能招聘到拥有真才实学、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因此,学校与用人单位需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在研究生道德问题的控制方面做出努力,从而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并且净化研究生学术风气。 三、学术道德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 研究生们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 充分认识到尊重科学事实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科研能力,才能在个人所处的科研领域有所作为,学有所用。另外,研究生们也应该提升个人学术研究的独创性、批判性、质疑性,坚持学术自由、学术独立、学术平等、学术民主,强调求真致用、学术积累、学术创新,从而促进个人的不断进步。(二)加强
13、学校监管力度,保证信息公开、对称 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大学校对研究生学术不端的惩罚力度及降低学校进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术道德不端现象的发生,让研究生逐步自觉形成自我创新科研的意识。另外,学校应保证研究生每次发表论文的公开性,并且经过学校审核才能进行投稿。同时,学校针对研究生学术科研的评价不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论文数量上,也应该注重论文的质量。 (三)用人单位加强招聘审核 用人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今学术界的风气,加强自身对应聘者学术成果的了解及筛选,以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用人单位也可以加大对不诚信应聘者的处罚程度,如签订诚信协议,一旦发现应聘者情况
14、不属实,则可以索取一定的赔偿。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应该仅仅以文凭、证书、论文等为指标,应当考虑研究生的个人综合能力。 (四)学校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 由上述博弈分析可知,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利益一致性,因此两者需要不断加强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的监控力度,从而减少不道德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研究生能够更好地获得就业信息,减缓了其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研究生的科研压力。 四、结语 通过利用博弈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研究可知,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将其纳入研究生教育的必修环节。这不仅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素质具有
15、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培养我国高质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除了上述策略,整顿学术出版界风气、建立学术监督机构及大力弘扬创新文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行为。本文利用博弈论知识,以一个新的视角对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研究,模型尚存在不完善之处,笔者将在日后不断修正。 参考文献: 1刘健,杨惠敬,高艳,于静.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11(03). 2费小燕.基于博弈论的网络团购研究J.当代经济,2011(07). 3马晓辉,黄富峰.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1(02). 4杨公安.从博弈论角度看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3). 5汤清,付阳.C2C 电子商务中的博弈论分析J.特区经济,2006(06). 6徐菁,徐立勋.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J.时代经贸,2006(S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