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忽视的“软件”摘要:随着冷战结束,各国档案大量解密,冷战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关于冷战起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本文就其中一个常被人们提及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对峙而作简要分析,强调该“软件”在冷战起源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由来已久。二战后,双方更是利用这个工具不断扩大、巩固自己的阵营,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阻碍了正常交流,恶化了两国关系,从而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关键词:意识形态 冷战起源 作用 美国 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苏由热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冷战时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由于单一的原因所酿成,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2、。在冷战起源的诸多原因中,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制度的截然对立,至为关键。 一、历史上意识形态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有两个与二战后以苏美为首的东西方对抗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原子弹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前者是进行冷战的软件,后者是形成和保持冷战状态的硬件。这里,主要涉及前者,试图从它在历史上曾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寻求其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首先应明确意识形态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谓意识形态,指的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构成要素,即任何一个社会所具有的宗教哲学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其他社会意识。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与社会存在相区别、相关联,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重要领域的范畴,必
3、然与国家对外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意识形态对美苏关系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最初西方各国对苏联表现的都是敌视和孤立态度。后来随着苏联政权的巩固,西欧各国相继承认了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然而,作为对欧洲事务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美国,却长期拒不承认苏联。美国认为苏联打着阶级名义,剥夺私人财产,压制言论自由,废除民主选举,奉行一党独裁和暴力同志,是一种罪恶。从威尔逊(1913 至 1912 年在任)开始,直到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才最终放弃不承认主义。但即便如此,它也并非在思想上认可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而是因为大势所趋和当时法西斯猖獗造成的一种国际政治上的需要。在众多美国人看来,共产主义
4、是一种不符合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不道德的社会制度和统治形式。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一般的美国人,即使在与苏联人处在同一战线的时候,其在意识形态上也依旧保持着反感和警惕态度。 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二战后国际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严重的意识形态对立限制了联合国的作用,阻碍了国际间的交流,使得国际体系的过程是不和缓的” 。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当时生活在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欧国家)的人民,有着一种社会正处于全面崩溃的危机感。在二战结束后,人们想弄清楚的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他们想要创造出一种更适合于自己的生活道路,以摆脱自己所处
5、的困境。当时,在人们面前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一条是共产主义。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利用意识形态来扩充自己的阵营,最终导致冷战的形成。 二、美苏两国对意识形态的利用 美苏利用意识形态谋取国家利益,一方面表现在周围建立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政权,作为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是把意识形态作为舆论的宣传工具。 第一,利用意识形态来谋取国家安全利益,在国家周围建立缓冲地带,这一点在苏联表现得尤为突出。苏联是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区的国家,西部是开阔的平原地带,缺乏自然的屏障,如“大洋、崎岖的山脉,连绵的沼泽以及不可逾越的森林” ,所以它容易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攻击
6、。历史上俄国的确曾多次遭遇波兰、法国、德国从西部侵入。战后苏联在两极格局中又属于相对弱势,战争中的创伤也未愈合,因此在西部建立一个对苏友好的波兰政府,始终是苏联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斯大林在1945 年 2 月雅尔塔会议中就公开声明,波兰问题对苏联“不仅是一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同时在东欧建立共产党政权,在东德建立民主共和国,保证苏联西部的安全。帮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进军朝鲜半岛北部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它们成为苏联在远东的缓冲国。 第二,利用意识形态来动员国内力量,争取民众对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军事势力急剧膨胀,并且手中掌握着原子弹,杜鲁门认
7、为美国具有独立领导世界的能力,不再需要同他国合作,而苏联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成为美扩张的障碍。他认为要扫除障碍必须用武力威胁迫使苏联让步,然而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必须获得公众和舆论的支持。但战后大部分美国人仍将苏联视为“盟友” ,因此通过夸大“极权主义”的威胁,杜鲁门政府竭力使人们相信,苏联所代表的共产主义是对美国成功与发展的重大威胁,苏联共产主义一心要摧毁美国和美国的民主自由,在共产主义的世界里寻求安全的可能性极渺茫。苏联正试图用武力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的统治,除非它受到强大的军事力量的阻止。 大量的反苏宣传迅速转变了民众的态度。1946 年超过一半的美国人认为应该采取措施控制美国的共产党,到
8、 1947 年初,共产主义及其“现实的化身”苏联,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眼中已经成了威胁民主与世界和平的“邪恶力量” 。正是有了这种民意的转变,才使杜鲁门政府敢于将对苏联“强硬政策”公诸于众。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 4 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不仅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而且还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此时的苏联因在战争中力量大大削弱,非常注重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拒绝和排斥外来的一切,把它们统统斥为资本主
9、义的糟粕。斯大林一直强调:“战争表明,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是从人民中间生长起来并受到人民极力拥护的真正的人民的制度,苏维埃制度是有充分生命力的和稳固的社会组织形式” , 苏维埃比任何别的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 。1946 年 6 月,苏联前任外交部长马克西姆?李维诺夫告诫美国国务卿不要作出让步,因为紧张关系的根源是“这里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即共产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让步只会导致“西方将面对越来越多的要求” 。 事实证明,意识形态在动员国内力量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苏联在国力相对弱小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宣传能够更好地动员大众并增强国内凝聚力。而美国作为一个强社会弱
10、政府国家,政府的权力相对而言十分有限,很自然地利用意识形态作为外交政策合法化的工具,有利于动员国会和大众的支持。 三、意识形态的对峙和冷战的开始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影响了美苏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正如前面提到,意识形态的问题由来已久。当二战结束后,共同的敌人不再存在,战时的友好协作关系也烟消云散,于是两国领导在重新审视对方时很大程度上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把对方的每一个行动都认为是对自己的威胁,这必然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战后苏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和发展,希望避免与西方国家发生冲突,甚至动员法国和意大利的共产党放弃争权斗争,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但美国统治集团中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估计苏联
11、的国际行动动机。他们认为苏联推行的是沙皇俄国的扩展政策,要在全世界壮大共产主义力量。如二战临近结束时,美国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劳伊曾到欧洲去调查当地的情况。他在回国后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整个中欧存在着一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全面崩溃与解体的情形,这种危机所达到的程度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 ”。而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则已把苏联视为美国面对的最大危险,是美国必须遏制的对象,客观上促成了美国统治集团形成基本一致的对苏认识。类似的报告在当时可谓汗牛充栋,所反映的则都是在欧洲和亚洲所出现的可怕的社会崩溃的前兆,并由此激起了不少人对苏联和共产主义“威胁”的恐惧。 同样,苏联领导人对美国行为的认识也有主观的、
12、偏离事实的地方,由此产生对美国的不信任和猜疑。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斯大林非常害怕美国侵略,1945 年他就担心美国军队跨过德国军事分界线,担心美国可能派军队到捷克斯洛伐克,并恢复资产阶级政府,也担心在美国扶植下兴起的西德会带来新的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等等。同时,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的长电文与“八千字电报”相类似。电报指出,杜鲁门继任总统,贝尔纳斯出任国务卿以及商务部长华莱士辞职等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民主党内“最反动集团”逐步控制了美国对外政策。诺维科夫声称,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 ,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总之,由
13、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美苏对对方的认识都有偏离事实的地方,夸大了对方对自己的威胁,这就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在冷战期间,美国很难理解苏联,认为后者就像是一个暗箱。美国领导人只能看到进出暗箱的东西,却不知道暗箱里面发生的事。美国同样也让苏联人难以理解。美国就像一个发出噪音的机器,它产生的背景声音太多太杂,很难让人听清真正的信号。之所以会这样,意识形态的不同占很大的因素,它往往作为一种超然无形的东西而长期潜移默化。而今,回眸冷战,人们似乎可以透过弥漫着恶劣气氛的意识形态对立,感觉到为之所掩盖的美苏两个大国维护自己利益、以己为首的集团利益的争夺与较量的实质以及两国不同的文化
14、相互碰撞出的火花。 综上所述,冷战形成时期,美苏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确实起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它,既不能否认,也不能将其夸大为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玉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 (2). 2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苏萨纳柯耶夫,崔布列夫斯基.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Z.北京:三联书店,197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下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美威廉?陶伯曼.赫鲁晓夫全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张小明.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杨婧宇(1988) ,女,湖北当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2011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