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517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技巧研究如何搞好生物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成绩,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也有些心得与体会及一些教学的小技巧。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处理课本图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生物教材以大量生动、鲜艳的图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复习教学中,在巩固学生知图、填图、画图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本人注意引导对课本上的图像加工处理,形成以图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那么,如何处理课本的图像呢? 1.注释:让学生在插图旁边注明各部分名称、重要功能,主要特点及有关变化数据等,使图文并茂,促进知识形象化。例如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

2、物细胞图旁,标出原生质层结构名称、条件、主要变化等;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下方注明染色体、DNA、染色体组的数量变化;在达尔文、生长素发现实验的示意图边上,简要写出试验现象和结论。图注时,要简洁、准确。 2.发掘: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图中包含的各种知识,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块,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例如对动植物显微结构图进行发掘:(1)双层膜、单层级膜及无膜细胞器;(2)蛋白质合成运输、加工与分泌;(3)DNA 的载体;(4)细胞中各种色素;(5)纺锤体、细胞板的形成与作用;(6)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之间的关系等等相关知识。 3.扩张:指导学生以图为核心,促进知识的活化和发

3、散。例如对细菌模式图进行提问:(1)细菌细胞与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细菌通常以何种方式增殖?(3)硝化细菌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分别是什么?(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根、炭疽杆菌与人分别是何种关系?池塘淤泥中的细菌分解复杂的有机物,他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有什么功能等等。 4.比较:让学生把课本前后有关联的图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区别与联系,使图成为知识比较和发散的载体。例如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图:(1)各部分名称;(2)主要成分与酶的分布;(3)各自产生 ATR、 【H】 、H2O 的生理过程等:结合检索法比较有丝分裂后期图、减 I 分裂后期图与减 II 后期

4、分裂图。 5.增加:复习时引导学生增加某些图中的知识容量,加大图的载负量,促进知识的融洽。例如对果蝇染色体图解,可以联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四分体数、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等;可以常染色体和 X 染色体标上等位基因联系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及伴性遗传等方面知识;在池塘生态系统分析其中的食物链、食物网和自动调节能力情况,并加入水污染包括有机型污染(水变黑发臭)和无机型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内容。 6.改造: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发散的需要,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本上的一些图形加以改造,或由复杂变简洁,或由立体变平面,或由单一变综合等,促进图与知识的内化:例如把 DNA 复制、转

5、录、翻译过程画到一个细胞中,形成信息流和表达的“流水线” ;为突出光合作用的场所,可一次画出一株绿色植物、一片绿叶、一个叶肉细胞和一个放大的叶绿体。 二、做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可操作、演示、评价、把握的一项课堂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与方法,把握好这个“度” ,要恰到好处。下面就提问技能实施的要点谈几个方面: 1.提问设置要“巧妙” 。课堂提问的设置要从知识的重难点处;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理解知识点密切相关处;“铺路架桥”处;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入手。 2.提问要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提问要使学生产生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以达到提高思维的能力。提问

6、的语言要有启发性,例如“叶绿体有哪些适应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或问“叶绿体为什么能顺利地完成光合作用而其他细胞体却不能?”教师还可以再提问解疑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问后的停顿便于学生思考;学生答问后再稍停数秒,又可引出该生或他人更确切的补充。 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今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题、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这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1.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切入

7、点,精心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情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生活实际、生产实例设置情境;(2)通过故事、成语、俗语、谜语设置情境;(3)通过发展的历史设置情境;(4)通过设疑,揭露矛盾设置情境;(5)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设置情境;(6)通过实验、野外考察设置情境。 2.设计问题。能否设计好的问题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它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实现创新的条件。好的问题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向学生的智力挑战;(2)可以是一

8、种情境,其中隐含的问题能够由学生自己去提出并做出解释;(3)各种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做出回答;(4)解决它往往伴有个人或小组的教学活动。好的问题不一定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甚至可以是一个很简单或人们生活中相当熟悉的问题。 3.自主探索、尝试解决。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真正地解决问题,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的条件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上学生能看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做到不讲和少讲;(2)鼓励学生大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必要时可以从观念和方法角

9、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策略和模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入口;(3)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和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4.合作交流、形成共识。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构建知识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这个环节教师应集中精力做好下面三项工作:(1)营造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倡思维无“禁区” ,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2)鼓励学生敢疑、敢想、敢说、敢讨论,使课堂出现“信息传递与反馈畅通,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情境。 5.总结构建、拓展延伸。这是师生的思维相互融合的阶段,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抓准时机,做“问题解决”后的提炼和拓展:(1)帮助学生概括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体系;(2)帮助学生提炼思想观点,明确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方法;(3)引导学生将问题向不同方向拓展,尽可能地把问题和以前的问题结合起来,将问题对接,以使其进一步延伸。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俗话说, “千个师傅千个法” ,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技巧,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