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文精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创建和谐校园风貌国务院前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讲过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文?文化=人-动物性。 而现实却让人们不无忧虑:人们拥有信息但没有文化,拥有知识但没有理想,拥有技术但没有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没有人文情怀。 而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化积淀成人格,让人文精神融入生命。 教育已经不再是什么工具,而是现代人追寻人生意义与追求人生幸福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感受人类文明幸福的场所,而不是承受重压的牢;应该成为生成文化的绿洲,而不是精神的荒漠。 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文化理念,营造文化氛围,植入人文因素,创设文化载体,培
2、育文化品位,提升管理水平,创建和谐校园风貌,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下面,就此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就是营造文化氛围,植入人文因素。 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我曾经给老师们讲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只长了癣的狗走近你,你是怜悯的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上梯?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是搀一把,还是只管自己过去?你怎么接过卖菜小贩找来的零钱?你独处时做什么,怎么做? 就在大家不由自主地陷入思考时,我进而提到: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有没有人文,表现在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上。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不会看不起职务低、文化低、能力差、生活穷的人。一个有
3、文化的人,它会处处体现出对他人、对纪律、对规矩的尊重。在公共场所,他会尽量地不让人注意他的存在,他不会大声喧哗,旁若无人。在上课、开会,听人讲话时,他不会让他的手机乱响,干扰会场或课堂。所以在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们的学校也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学校、有人文追求的学校。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就是氛围,文化氛围、人文氛围的营造。 我对老师们讲,凡是在我们一中工作、在一中做事,应该不需要太多、太繁琐的“领导督促” 、 “领导检查” ,更多的应该是老师们凭着自己的境界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情感做事,说白了,就是一种价值不可估量的“职业自觉”! 而这种职业自觉来自哪
4、里呢?答案是:氛围。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一中老师做事的心理标准通常是:必须把事情做好,做不好,总觉得一中这种“氛围”极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 其次,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升教职工的精神状态,一句话,注入激情。 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首先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和其他。比尔.盖茨说过:“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 教师要有激情。教师自己没有激情就不可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教师自己没有激情就不可能点燃别人的激情之火。 在师德建设中突出抓一个字, “爱” 。 看老师是否爱孩子。不爱就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爱,即
5、使对所教课程不十分了解,孩子也会因你的爱,受到激励,而自发学习,不会厌学。阿莱霍.西松在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一书中写到:“爱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品牌形象,更是道德资本。 ” 圣经里也有一句话:“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徒有其声。 ” 所以有人说过,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已。 真爱,教育的第一秘诀。 在我们学校,一直提倡“抱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提倡真爱,提倡爱满天下。 理想、人格、事业心的锻塑。 教师要有理想,不能做桃花源中人。要有“欲栽大木拄长天”的追求; 教师要有人格,公生明,廉生威。要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的胸怀; 教师要有事业心,乐业,敬业。要为学生一生负责,要心无旁骛,要一生做一件事。 最后,还有校园文化的建设。 重视习惯的养成。 到学校学习就是学习好习惯。 伊顿公学的校长威廉?约翰逊?科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艺术与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以及要学会判断,学会鉴别,增强精神上的勇敢无畏,并保持头脑清醒。 ”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 所以有句著名的话,所谓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
7、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在锡林浩特一中,确定如下在校生的行为习惯: 1.墙壁无脚印及涂、画痕迹;2。无迟到、早退现象;3.无踢门、乱刻画课桌等破坏公物行为;4.无长明灯、长流水现象;5.无讲脏话、粗话、打架、斗殴、侮辱人格的行为;6.无吸烟;7.考试无作弊行为;8.无奇装异服及化妆现象;9.无喧哗怪叫、无理取闹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 倡导阅读。 人之患在不好读书。谁读书多,谁的世界就更广阔更深刻。 胡锦涛总书记说: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读书,是一种永恒而又鲜活的精神行为,但是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与功利,无论是国民的读书还是藏书,都陷入一种消极与沉重、尴尬与脆弱。至于中小学生远离经典,热衷于卡通与动漫,也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锡林浩特一中倡导阅读,就是为了滋养心灵,脱离蒙昧,走出无知,产生思想,形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