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辨析摘要: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重要质量特征。本文先介绍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内涵以及两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而从会计准则制定与具体操作层面对两者的权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 可靠性 相关性 一、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内涵 (一)可靠性 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与偏差,并能真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即指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会计信息给予充分信任。而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第 2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可靠性的主要标准包括反映真实,可核实性和中立性。真实性就是指与事实相符,与经济实质相符,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保持一致或吻合,即客观性
2、。可核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的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物加以处理,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旨在减少会计人员的偏差,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而无偏差地使用所选择的方法。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方态度应该不偏不倚,在处理、生成会计信息时不受他人指使、歪曲会计信息。任何被蓄意或恶意歪曲的会计信息都是不可靠的,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相关性 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质量特征。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
3、当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通过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进而得出决定相关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即预测性、反馈性、及时性。预测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经济事务的未来发展;反馈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与预期结果;及时性是对会计信息提供与披露的要求。若会计信息提供不及时,决策者掌握时已经失去价值,对其决策没有任何帮助,此时会计信息就不具备相关性。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的联系 首先,可靠性与相关性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二者统一于会计信息有用性原则。会计信息不可靠、不真实
4、,却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参考的,这样的会计信息就会对使用者产生误导,使其做出错误选择,同时也会降低甚至丧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可靠的会计信息却不是使用者所需要的,对其决策毫无帮助,即使再准确无误,再真实可靠也无意义。其次,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来的。无论可靠性还是相关性都有一个相对的主体信息使用者。可靠性是指使用者有理由相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核实以及中立,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相关性是指使用者所使用的信息有助于自己做出决策。最后,可靠性与相关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不是说信息越精确无误就越有利,还要考虑成本代价问题。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 首先,可靠性是面向历史的,
5、它要求如实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如资产负债的确认,必须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要求,就是为了保证资产负债的真实可靠,符合一定的经济实质。而相关性更多的是面向未来,强调会计信息的预测性、反馈性和及时性。采用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所得有关资产的会计信息是面向历史的、过去的,对预测未来帮助不大,因此,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提高可靠性,则相关性就会受损,此时,可靠性与相关性是对立的,存有矛盾的。其次,可靠性要求数据的真实准确,如上所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会计数据都能取得可靠的原始数据,精确度高。但同时随着持续经营,时间的推移,历史数据就不具有现实意义,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矛盾的相对性 可靠
6、性与相关性既有联系又有矛盾,二者并非总在同一方向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矛盾是相对的,它们又必须尽可能的统一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之下。如上所述,在选择不同计量模式的情况下或选择同一计量模式、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并不能同时得到绝对的保证。但是无论是计量模式的选择,还是会计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抑或是在不同的会计目标理论基础上导致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矛盾,都是相对的矛盾。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而提出的,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是对于信息使用者决策来讲,二者的相对重要性也是由使用者来确定。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7、对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需求及要求程度也不相同。例如:股东特别是社会上分散的小股东,他们并不能对公司的经营投资等决策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股东们必须对是否投资进行决策。所以需要利用该公司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对其未来状况进行预测,这样他们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管理层在进行有关经营、投资、筹资决策时,要掌握公司实际现状,需要反映公司真实现状的会计信息,所以管理层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协调 (一)会计准则的宏观侧重 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的发展,不同的会计环境催生了不同的会计目标观,进而影响会计准则对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不同侧重。 就我国情况看,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以及资本市
8、场的完善程度、监管体制等都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侧重有所影响。以计量模式为例,2006 年之前以历史成本计量,会计准则侧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要素市场日益完善以及加入WTO 之后,我国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为了与国际接轨,2006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运用说明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心已向相关性倾斜。但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成熟。虽然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但只是部分采用,有限引入且使用条件严格,并没有全面使用公允价值。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很严重,因此,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
9、计量模式是较好的选择,会计信息以可靠性为主,不忽视相关性;提高相关性,保证可靠性。以可靠性为主,不代表相关性不重要;提高相关性,不代表可以损害可靠性。二者在不同的环境,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共同提高,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二)各方人员的具体权衡 最理想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愿意提供、审计能够验证又是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是提供方、验证方及使用方三方的交集。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信息是提供给决策者使用的,其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侧重程度完全由使用者来判断,把握好“度”很重要。而面对众多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他们的需求不同, “度”的把握不同,众口难调。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参与者会计人员,就必须提
10、供满足大部分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会计信息,而这就对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会计人员要从公司主体的利益出发,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公司谋利。其次,提高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判断力。面对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既定会计准则赋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职业判断和自主选择权。在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等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信息使用者又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求,如何满足大部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何灵活运用准则赋予的权利,来进行会计原则的选择,选择的“度”如何掌握,这又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所以,会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会计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职业判断力,这样在处理不同
11、性质的会计交易或事项时,才能保证所选择的计量模式、处理方法等会计原则的合理性。 2.加强审计的监督保证力度。审计验证是理想会计信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依靠会计信息提供方的自律以及市场自发治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保证,因此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与保证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已有关于对公司会计的相关监督规定,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第三方尤其是审计人员要能够充分理解并合理利用会计及审计的相关规定,提高自身执业技术水平,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甚至要高于会计人员。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二者进行权衡。 3.提高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的能力。会计信息是供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
12、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度”是由使用者判断的。而使用者对信息的分辨力理解力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进行,特别是对于社会分散的投资者,他们缺乏对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严重影响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因此,针对提供方提供的经第三方审计验证过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也只有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才能采集到最理想的信息。 四、结论 可靠性与相关性既紧密联系又存在矛盾与冲突,而矛盾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在会计理论尚未有新突破,尚无法彻底解决可靠性与相关性矛盾时,要利用矛盾的相对性,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会计环境对二者有所侧重,同时,在具体实务操作中,会计人员要把好第一关,审计人员要做好监督与保证,信息使用者要提高自身使用信息的能力,三方共同来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权衡与协调。Z 参考文献: 1.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J.会计研究,2008, (01). 2.高翠芳.浅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J.中国总会计师,2012, (07). 作者简介: 李瑜,男,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贺华磊,女,延安大学 2013 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