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相对而言比较独立的学科,在整个高中的教学中有重要的教学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至于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和各类人才的质量及数量。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素质教育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为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2、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物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得物理知识、观念、思维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使学生机械性地模仿和记忆,不能够使学生将物理知识真正地理解和消化,当然,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2)教学中不能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物理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本。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合作者和交流者。 (3)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
3、以及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其次,不能很好地运用物理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将学生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 (4)不能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物理教学中总是放不下教师的架子,学生一旦出错,就会非打即骂,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越来越差,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2、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以至于陷入越难越不想学、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的恶性循环。 (2)初中物理基础差,以至于和高中的物理知识脱节,在高中物理学习上觉得非常吃力。 (3)对于物理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只局限于教材上知识的运
4、用,不能将物理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学以致用。 二、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1、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很多高中物理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课程设置都充满了兴趣,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包括物理课程在内。大部分学生在初次上物理课时都表现得十分活跃,且由于刚开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认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差不多,难度可以接受。因此教师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初期,就要采取措施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对于物理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告诉他们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初中物理,是有一定难度
5、的,要做好思想准备,课上要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注意学习方法的改进;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告诉他们高中物理虽然复杂、抽象,但是只要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可以得到进步。如果一味地强调高中物理难学,那么学生们很容易对高中物理“望而却步” ,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先失去了信心。 其次,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使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被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用新的
6、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对于学生不好理解的相关概念及方法,可以先回顾学生先前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找准切入点把新知识放到旧知识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在进行知识迁移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通过简单的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层次。 2、重视物理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且物理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定义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高中物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沿用传统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干巴巴的理论讲解只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学起来枯燥、无味
7、,听起来云里雾里,激不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物理课堂没有必要每节都在实验室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废物利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研究探究物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物理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还加强了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德育培养,即环保意识。 3、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引导,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
8、素养。但是教师在讲课时如何引导,怎样把握课堂内容,讲到什么程度,怎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是很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把握不好,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学生面对教师的讲解目瞪可呆,面对教师的引导启发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做到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何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方法有很多,比如课后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听取他们对老师授课方式的想法与感受;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映,认真分析他们回答问题的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认真审批学生作业,通过作业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课堂上所讲的解题方法,根据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注重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或者借助一些物理小实验进行讲解,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启发学生思考。 参考文献: 1柏莉侠.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体会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7) 2靳丽芳.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 2011(06) 3周涛.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12)